2021年9月26日

《閱讀生命政治》書摘:新冠肺炎下的生命政治思想論戰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黃涵榆

※本文節錄自《閱讀生命政治》之思想報導〈新冠肺炎下的生命政治思想論戰〉,(⋯⋯)為編者所加。

全球COVID-19(或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SARS-CoV-2)在進入二○二一年之後,並未有減緩的跡象,中國和歐洲各國都不斷爆發新一波的疫情高峰,多次實施封城政策和其他緊急防疫措施。回顧新冠肺炎自二○二○年一月在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對全球政經局勢已經造成相當劇烈的衝擊,許多汽車大廠(像通用和福特)或是一些知名時尚品牌PradaArmani,都改為生產防護衣、口罩等防疫用品,整個全球產品供應鍊正經歷重組。前所未見的全球大傳染也侵襲專業技能、科學知識和國家地位,模糊了民主與威權政體的界線。各個學科領域都在談疫情,透過病毒重新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提前部署之後所謂的「後疫情時代」。簡而言之,新冠病毒的全球性擴散似乎帶來了病毒論述的過度生產。本文主要目的是要釐清一些和疫情有關的思想論戰,反思疫情衝擊下的生命政治情境。

本書封由春山出版提供

首先發難的是當代義大利最重要的哲學家阿岡本。他於疫情在歐陸(特別是義大利)爆發之際,就在二○二○年二月二十六日義大利文刊物《混成曲》(Quodlibet)發表評論,隨即被翻譯成英文〈大疫的發明〉(The Invention of an Epidemic)迅速在網路媒體流通,引發廣泛討論。阿岡本引述義大利官方機構的資料指出,只有一○%到一五%的感染個案會有嚴重的症狀,絕大部分都屬於輕症。阿岡本對於客觀事實及義大利和整個歐洲後來的疫情發展的掌握是否精準,也許值得再商榷。大體上阿岡本認為整個義大利社會對於疫情過度反應。政府部門的運作已無異於軍隊,為了對抗病毒傳染,以衛生和安全為由採取的緊急措施坐實了例外狀態常態化的治理模式,包括封城、關閉學校和公共設施的緊急措施成為日常生活情境,嚴重侵犯人民的自由。這樣的觀點事實上貫穿了阿岡本長期以來的著作,如同他認為集中營就是現代政治普遍的治理模式,民主與極權體制之間存在著祕密的連結。阿岡本同時也認為這樣的緊急措施和社會大眾的集體恐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彼此相互強化。可惜的是,阿岡本並沒有舉證政府如何挑動人民的集體恐慌,藉此證成緊急措施的正當性。

阿岡本發文隔天,法國哲學家南希立即以〈病毒的例外狀態〉(Eccezione virale)一文作為回應。南希反對阿岡本將新冠病毒傳染「常態化」,視之與一般流行性感冒相同。南希顯然比阿岡本更能掌握醫學上的客觀事實,畢竟新冠肺炎現在尚未有絕對可靠的疫苗,而且它的症狀多變,不同於流行性感冒,對身體各器官功能可能會有不可逆的後果。南希強調傳染病和防疫的問題涉及生物、科學、文化等面向,不能像阿岡本那樣把問題簡化成政府措施。不過南希並沒有進一步具體分析那些複雜交錯的面向。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應忽視個別情境,直接將任何單一的理論模式套用到有關病毒和防疫措施的討論上,不論是傅柯談的隔離措施或是阿岡本的「例外狀態常態化」。

緊接著是另一位義大利哲學家艾斯波西多加入論戰。艾斯波西多認為南希拒絕涉入生命政治是不智的做法,顯示他對生命政治全然負面的理解是一種誤讀。對艾斯波西多而言,生命政治已是無所不在、無法迴避的事實。生物和基因工程介入傳統上被認定是自然過程的生育與死亡、生化恐怖主義、移民管制、乃至傳染病,在在都是生命政治的課題。即便如此,艾斯波西多還是提醒我們必須具有歷史意識,必須關照不同歷史階段的生命政治模式的特殊性,也必須區分近期的事件和長期的過程。醫學的政治化也許是通則,但是當前防疫措施如何透過醫療行為進行社會控制,恐怕還是得有更確切的個案論證。艾斯波西多在文章最後指出,義大利的疫情反映的比較是公共性權威的崩壞,而不是極權主義權力的擴張。這樣的釐清無疑也提醒我們不應該過大誇大阿岡本「例外狀態常態化」和「民主和極權體制的祕密連結」。我們是否也該區分類似集中營裡的那種永恆的例外狀態—也就是再難以想像的違反人性的罪行每分每秒都可能發生—和暫時性的、策略性的,而且是可協商的例外狀態?

思考與書寫方式向來頗為好戰的紀傑克自然也沒有錯過這場論戰,以他一貫的超音速學術生產效率在二○二○年三月底左右就出版了《全球大流行!新冠病毒震撼全世界》(Pandemic! Covid-19 Shakes the World)一書。紀傑克首先指出,包括隔離、停班停課、限制和禁止公共活動等防疫措施導致人們不敢觸碰他人,加深彼此的不信任,也改變了我們和自己身體的關係,任何一點小症狀都可能引發焦慮和恐慌。他認為當下的肺炎疫情帶來的是一種「新野蠻主義」,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基礎。我們不可能把它當成只是一次的意外事件,或者天真地以為等到確診率和死亡率到達一定的高峰,疫情「自然」就會舒緩,我們就能很快回歸常態。相反的,新冠病毒的威脅會一直延續,對全球化市場和國家主權都造成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衝擊。

紀傑克格外關照我們對於疫情的理解如何被「傳染病意識形態病毒」感染,包括各種假新聞、偏執的陰謀論、種族主義等。他甚至認為,想像一種超越民族國家、會自己實現全球團結和合作的另類社會也是意識形態病毒。紀傑克以他慣有的反諷口吻指出,重點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災難才能反思我們所處的社會的基本特性。必須強調的是,紀傑克並不認同上述阿岡本的批判,隔離或其他防疫措施的確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但是病毒的感染與擴散卻也帶動了新型態的地方性與全球性具有共產主義色彩的團結。令人好奇的是,紀傑克在批評另類社會想像的同時,卻把他個人的共產主義願景寄託到事實上已被其他許多國際媒體嘲諷變質為CHO的世界衛生組織(WHO),主張要賦予世界衛生組織更多的執行權。他也如同許多左派學者讚賞中國防疫的成效,忽略或無視中國政府封鎖疫情,壓制關於武漢病毒的調查和研究。他們甚至歌頌中國對外輸出醫療援助,但事實上中國輸出的篩劑口罩和醫療物資大多不符合國際標準,而且並不如他們的大外宣所宣稱的捐贈而是交易買賣。

例外狀態與它的例外

討論到這裡,我們還是要回到先前的提問,哲學家們關於肺炎疫情的論戰,在多大的程度上深化或改變了我們對於當前生命政治情境的理解,乃至於反饋、修正或重塑生命政治理論概念和框架?印度學者杜薇維蒂(Divya Dwivedi)與蒙罕(Shaj Mohan)從宏觀的歷史、複雜化的角度理解「例外(狀態)」,將人類視為「技術例外的製造者」。從他們的觀點來看,包括疫苗注射等人類對生態系統或自然時間性的介入(interventions)都是例外狀態,而當代生命政治論述經常忽略人類與其他物種或生命形式的連結。正當世界各國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而進入封城和限制觀光旅遊的「例外狀態」,也就是當人類為了自我防護避免病毒感染而減少移動與生產活動時,無意之中,數十萬隻海龜游上印度海岸產卵,北極的臭氧層也出現修復現象,這是否可稱之為「例外狀態的例外」?在防疫期間大量使用的口罩、防護衣、酒精、次氯酸水或其他消毒用的化學產品,又會對其他物種生命和生態環境造成什麼衝擊?以自我防護為目標的生命政治措施,該如何能回應其他物種生命對於物質環境的要求?更根本地問,我們的思考是否被某種僵化的生命政治框架所綁架?

生命政治作為一種治理模式不僅在例外狀態也在常態之中運作。我們不僅關注包括隔離的種種防疫措施如何侵犯人權,也不能無視更為隱形、自動化的常態性權力運作。除此之外,英國學者羅倫奇尼(Daniele Lorenzini)也從傅柯的角度強調生物權力(biopower)和種族主義的連結。這樣的連結不論在常態或例外狀態,都顯示在生命政治的治理下,生物的連續體被斷開成不同種族群體的等級,不同的種族接受不平等的醫療照護,也因此暴露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口罩、酒精、各種防疫物資的價格在許多國家都迅速飆漲,而經濟收入較低的族群顯然更受到隔離和停班的衝擊。雖然在亞洲、歐洲和美國也有不少經濟能力較強的人感染,例如在臺灣的疫情初期,確診者最大的族群是出國旅遊者。但是貧窮、人口密度、食物與營養供給、是否為慢性病患者等都是感染風險的客觀因素。普遍來說,低經濟能力階層、貧民窟、移工宿舍等都暴露在較高的感染風險,這點從在臺灣的東南亞外籍移工確診個案不斷增加就可看出。羅倫奇尼所說的差異化的脆弱性涵蓋的層面似乎不限於種族,大眾運輸司機、送貨員、藥師等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群體都暴露在較高度的風險之中,他們是不是也可以被界定為「防疫照護工作者」甚至是「防疫英雄」,醫療權利更應該受到重視?羅倫奇尼最後提醒我們,「危機」可能是一種意識形態圈套,讓人盲目尋求立即性的對策,卻又不願意真的改變既有的生活、生產、旅行等等的方式。

從歷史脈絡來說,自十七世紀早期現代時期以來,健康衛生已然成為國家治理的核心,緊扣著政體的生產能量和戰鬥力。不論是霍布斯、盧梭或孟德斯鳩等共和主義政治哲學家也大多強調,共和政體有責任保護人民免受病原感染。生命政治的免疫力防護一直以來都是要維護地理、生態、物種和物質的界線,但病毒或任何傳染型的微生物讓界線顯得危脆(precarious)。特別在當前的全球化情境中,病毒的擴散和演化路徑愈形複雜、愈不可測,病原與宿主偶發性的連結讓傳染病不斷衍生出新的症狀。

(⋯⋯)

「後疫情」的想像

弔詭的是,在肺炎疫情尚未明朗更別說是減緩或結束的情況下,在慢性病愈來愈普及的時代裡,我們卻同時看到「後疫情」論述或想像正在各種社交媒體、產品促銷、學術活動和公共論壇中急速擴散。主題包羅萬象,涵蓋國際關係、全球產經結構、生技醫療趨勢、城市營造、飲食生活、旅遊、藝術實踐……到世界的樣態。這些論述與想像不乏對疫情衝擊提出全面性評價,作為「疫情過後」全球政治、經濟與公共衛生的政策方針。在當下的情況,「後疫情」的說法其實讓「提前部署」和「延後/長部署」失去區隔。「後」並非真的是時序上的結束,如同在當前的慢性病/病毒時間性裡,並不真的存在或者已不可能談論終點和終結。「後」如同病毒變種和重新組合,衍生出延後、延長、迂迴、擴散等不同含義,一種提前到來的不確定的未來,纏繞著此時此刻的我們,逼迫我們不斷去言說和描繪各種未來的圖像。我們不禁懷疑,當下這股對於後疫情形勢和回歸常態的著迷是否暴露出我們在逃避根本的改變。為什麼北半球諸大國對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反應遠不及於對新冠肺炎的反應急迫?

當我們面對疫情的時候愈是驚慌,我們會更焦急要改變什麼以便快點「回歸正常的生活」。相反的,相信、期望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自然會摧毀資本主義,似乎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逃避主義,畢竟我們已經充分瞭解面對疫情需要針對人力、物資、空間、行動各方面做必要的部署。最根本的問題是跳脫既有的常態與例外狀態、可能與不可能、樂觀與悲觀、主動與被動之間的區隔。從前面的精神分析倫理學的角度來說,如果想像「後疫情」時代有任何意義,不在於「回歸常態」,而在於改變構成我們所熟悉的日常世界的要件,改變飲食、生產、移動、生活的方式,以及資本主義使我們不斷消費、旅遊、享樂的刺激。

且讓我用一個精神分析界流傳已久的笑話為本文作結。一位病人掛號看診,精神分析師先問助理該位病人的狀況是否緊急。助理回答,「不,病人看起來還算穩定,運作的還可以,還能適應現實狀況,不算緊急。」分析師大叫,「那不行,我最好趕快看看他!」

本文由春山出版授權刊登

2021年9月20日

《醫學的張力》譯序:在疫情中面對醫學的張力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李尚仁(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醫學的張力》探討的各種有趣、奇怪或日常的醫療議題,其核心是醫學本身的不確定性。醫學不確定性的原因不少,像是人體的運作、疾病的產生、治療的能力等等都仍有許多科學未解之處。治療的效果也涉及治療者的技能和醫病的互動,人的因素影響不小。此外,每個個體都有其特殊性,同樣的疾病和同樣的療法,在不同人身上的效果有可能不太一樣。這些因素乍看之下似乎頗為抽象深奧;然而,當自己或家人生病,尤其是罹患較為嚴重的疾病時,往往就會直接而具體的面對醫學的不確定性。自「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在2020年初爆發全球大流行以來,醫學不確定性所帶來的緊張與壓力,更以空前的規模直接或間接地衝擊到無數的人。

本書封由左岸文化提供

疫苗知識不確定的由來

醫學不確定性並不僅限於「我是否會染疫」所帶來的的焦慮和恐懼,也出現在醫學知識和實作的層面。例如,本書以扁桃腺切除為例,討論尋常的診斷本身就具有的不確定性,從這角度來看,由於COVID-19輕症的症狀常和一般感冒頗為相似,可想而知這會對第一線醫師在鑑別診斷上帶來的挑戰。當然,碰到疑似案例可以採檢,尤其實驗室的PCR檢驗準確度很高。然而,疫情第一年台灣各界不同專家關於普篩、快篩、偽陽性與偽陰性乃至貝氏定理(Bayes' theorem)的廣泛討論與爭辯,顯示醫學的不確定性也內建在檢驗之中,尤其是在盛行率低的情況下,做法上以及資源配備上都必須考量此一問題。

疫苗是扭轉疫情的關鍵利器,這場大流行爆發之初有不少人擔心不見得能成功研發出疫苗。傳染病沒能研發出疫苗的例子所在多有,例如,上世紀晚期出現的愛滋病就沒能研發出有效的疫苗。此回百年大疫讓人驚嘆與振奮的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陸續發展出好幾種效果優良的疫苗,研發速度遠遠快於過去的疫苗。疫苗的問世為疫情的控制帶來曙光,但也帶來不確定性問題,其中包括疫苗接種後的疑似不良反應以及罕見的副作用。

《醫學的張力》將醫療知識的基礎分為兩種,一種是醫學已經了解疾病的「特定的個別原因」(specific individual causes)乃至其病理機轉,如書中所舉骨折治療的例子,或是特定的細菌感染就以特定的抗生素來加以治療;另一種醫療知識則是來自「人口平均試驗」(population average testing),例如本書多次討論以隨機控制試驗來確定某些療法或新藥是否有效。Covid疫苗的研發固然是以冠狀病毒如何感染人類細胞的知識為基礎,但關於新疫苗有效性與安全性的知識仍有許多是來自「人口平均試驗」,包括臨床試驗以及大量施打後的後續追蹤研究。

就以AZ(Oxford-AstraZeneca)與嬌生(Janssen)等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血栓副作用,以及莫德納和輝瑞-BNT等mRNA疫苗的心肌炎副作用為例,這兩種副作用是如此地罕見,以至於三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送審緊急授權時,即便已經有三萬名左右的受試者也沒能觀察到,是後續大量施打後才發現的。然而,為何是這特定的極少數人會發生這樣嚴重的副作用?要如何精確辨識出這類人?截至這篇序言寫作時,醫學對此仍所知有限。透過統計我們知道某些群體發生這些罕見嚴重副作用的機率較高,如年輕女性施打AZ的風險較高,年輕男性施打mRNA疫苗的心肌炎風險較高,但這樣的了解主要仍是種「人口平均試驗」的知識。能做的則是避免某些風險行為,例如打mRNA疫苗至少一週內避免劇烈運動,過去有血栓病史者避免打腺病毒載體疫苗等。

至於台灣之前沸沸揚揚關於施打疫苗後發生疑似不良反應,甚至施打後猝死的案例,原因的釐清更是困難而大費周章,往往需要對死者進行解剖檢查。猝死是否和疫苗有關?還是接種者有慢性病、年齡大身體太虛弱以致對一般人並不嚴重的常見副作用卻讓他們身體無法負擔?這些都是困難的問題。至於指揮中心指出疫苗接種期間猝死案例數量並未超過「背景值」(數量並無異常增加),更是典型的「人口平均試驗」推論。如此看來,疫苗就像本書引用的猶太民間故事的精靈「科倫」,它力大無比在危急時可以提供重大的幫助甚至拯救性命,但它也有笨拙的一面,必須細心審慎以對待,包括事先審慎評估疫苗接種者的身體狀況,對疑似不良反應進行深入仔細的追蹤研究。

個人選擇和群體風險的翹翹板

台灣媒體對於疑似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報導方式,頗類似本書所描述英國媒體對麻疹、腮腺炎與德國麻疹的三合一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accine, 簡稱MMR疫苗)引發兒童自閉症所做的控訴:雖也為了「平衡報導」採訪了專家看法,但重點通常放在家屬的悲傷、懷疑與指控,甚至煽情地渲染悲劇之驚人可怕。也如同本書描述國外這類案例一樣,台灣這段期間也出現相關的假新聞與陰謀論,透過口語、網路與社群媒體傳播,期間還不時夾雜著政治攻防。這樣的狀況也不意外地帶來一些人對疫苗接種出現觀望、懷疑與拒絕的態度。此外,由於資訊的發達乃至於假新聞的流傳,以至於選擇與等待特定品牌疫苗的現象在台灣頗為常見。例如,有些人不想打AZ疫苗想等他們心目中更好的莫德納或BNT疫苗。其實根據英國公共衛生當局在實際施打後的研究,AZ和BNT疫苗的防止重症的能力相距甚微,而這樣的選擇與等待卻有可能延緩疫苗施打的進度,增加個人染疫的風險以及傳染給別人的機會。

這個現象正好可對照本書第八章後半部作者柯林斯與平區的爭辯。平區夫婦決定不讓他們新生的女兒接種美國公衛當局所提供的白喉、破傷風、百日咳三合一疫苗,因為他們閱讀文獻發現日本常規使用的百日咳為「非活性疫苗」,其副作用要小於美國三合一疫苗中的百日咳疫苗,因此他們改為先讓女兒接種白喉與破傷風的二合一疫苗,然後再接種設法取得的百日咳非活性疫苗,這樣一來推遲了平區女兒的疫苗接種時間,也讓他們夫婦與女兒的醫師關係陷入緊張。柯林斯批評平區夫婦此舉延誤了疫苗接種的時間,增加自己女兒與社區兒童染疫的風險;平區則辯稱他們並非反疫苗人士,而是認為他們居住的社區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原本染疫風險就很低,而且他們是積極搜尋並運用科學知識來為女兒爭取施打更好的疫苗。況且美國政府後來也決定改採用平區夫婦選擇的百日咳非活性疫苗,顯見他們關於副作用的見解並無錯誤。

平區曾訪問台灣,私下曾透漏這場爭辯讓兩位長期合作、交情深厚的彼此鬧得頗不愉快,甚至差點導致此書無法完成。由此可見疫苗施打是何等切身而能引發強烈情緒反應之事。譯者相信不少讀者會認同平區夫婦積極為女兒福祉進行理性謀劃的父母心,而覺得柯林斯未免太不近人情。然而,經歷過台灣這場挑疫苗和等疫苗之亂之後,或許有些讀者會和譯者一樣對這段插曲產生不同的感想與判斷。

疫苗猶豫或許出於個人的恐懼,或許出於個人對於風險的理性計算,但從集體的角度來看,此種決定卻會增加疾病在社區中傳播的風險,還有可能導致疫情警戒級數無法下降,連帶造成集體的社會問題與經濟損失。本書在第八章以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概念和賽局理論「囚徒兩難」的邏輯來說明此種個人決策的後果。群體免疫也是這次疫情經常聽到的字眼,從早先英國政府被懷疑打算讓疾病流行、感染相當健康人口以便達成群體免疫,到疫苗問世後出現不少關於需要多高的覆蓋率才能達成群體免疫的討論,此一概念在過程中引發不少爭議。

然而,這次疫情也突出了本書關於群體免疫的討論所未觸及到的議題,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於冠狀病毒(SARS-CoV-2)的持續突變,從最初引發疫情的武漢株、在台灣造成疫情的Alpha變異株到目前肆虐許多國家的Delta變異株,在演化過程取得主流地位的病毒株的傳染力越來越強,讓群體免疫的門檻變高而越來越難達成。另一方面,許多人期待演化適應會讓病毒的毒性降低,但迄今的Delta株都沒有出現這樣的結果,也不確定日後是否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病毒突變帶來疫苗保護力降低的風險也是令人極為憂心的問題。本書並未討論到演化會成為醫療不確定性的來源,這點或許是從本書出發可以進一步思考的議題。

疫情下,科學界挑戰「醫學的張力」

《醫學的張力》強調安慰劑效應是醫學不確定性的核心,而臨床試驗所使用的雙盲隨機控制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簡稱RCT)則是醫學科學用來因應此種不確定性的方法。然而,RCT也是個巨大有力但有點笨拙的科倫。國產疫苗以免疫橋接取代第三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來申請緊急授權(EUA)所引起的爭議,恰好能說明這一點。比起以病患作為受試者的治療藥物臨床試驗,疫苗臨床試驗的規模往往更大。

為什麼疫苗臨床試驗需要更多的受試者呢?這是因為疫苗臨床試驗需要「未染疫」的受試者透過雙盲隨機試驗,比較疫苗組與安慰劑組染疫狀況的差別,以確定疫苗是否有足夠保護力。然而,即使選擇疫情嚴重的地點進行試驗,在試驗期間內受試者當中會染疫的仍是少數,因此需要招募數量甚大的受試者才能取得統計上有意義的數值,更何況受試者必須有足夠代表性(不同年齡層、慢性病患者等),所以Covid第三階段的臨床試驗往往需要三萬人甚至更多的受試者。

如此規模的研究需要龐大的資金與豐沛的人力與技術資源才能進行,往往只有大藥廠乃至富裕國家政府的支持才能進行。假如能夠透過免疫橋接的方式在實驗室測量中和抗體的價數來判斷疫苗的保護力是否良好,那不只可以節省許多的研發經費,也有機會縮短疫苗開發的時間,而且讓更多國家與機構有能力投入疫苗研發,將大有助於疫苗普及和全球健康平等。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積極研討是否能以此進行疫苗試驗的原因之一。

兩位作者認為以「特定的個別原因」的知識取代「人口平均試驗」的知識代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以免疫橋接取代三期臨床試驗雖不盡然是這樣的轉變,但其方向近乎如此。然而,世衛組織數度召開專家會議,迄今仍未能訂定出一套免疫橋接的標準。台灣國產疫苗採用這樣的EUA審查標準,則引起相關專家巨大分歧和激烈爭論。這場爭議充分顯示訂定新的試驗標準所涉及的困難、不確定性與爭議性。熟悉科技與社會研究(STS)的讀者對這樣的現象不會陌生。拉圖(Bruno Latour)對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研發炭疽病疫苗的經典研究【註1】,就強調要將實驗室的結果轉譯到廣大的真實世界場域涉及到許多面向的工作,而謝佛(Simon Schaffer)對電阻單位歐姆(Ohm)之訂定的經典研究,也說明了標準化過程所涉及的巨大努力【註2】。新的試驗方法與標準能否成功也是個高度不確定的過程,從提出到受到廣泛接受往往是個投入大量心力資源且激烈爭議、各方角力的漫長過程。

疫情下,病人個別罹病經驗可能的貢獻

當各位讀者讀到第七章,會發現兩位作者在討論八○年代愛滋病藥物臨床試驗時(可參考馬修麥康納主演的《藥命俱樂部》),他們十分肯定病患團體的貢獻,也認為在不涉及科學資源與公共政策時個人應該擁有選擇另類療法的自由,不過他們(尤其是柯林斯)似乎在個體與集體的張力天平上似乎更傾向於集體優先,在知識判斷上認為人口統計的證據優於個別患者的經驗,而主流專家的見解也優於病患團體的意見。這次疫情卻也提供機會讓讀者重新思考病患倡議團體與病人個人經驗的重要性。「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這次疫情有不少感染者在感染結束後仍苦於某些身體症狀,尤其常見嚴重的疲勞,而根據美國疾管署網站的資訊,其他相關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關節痛、胸痛,乃至於俗稱「腦霧」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憂鬱、肌肉痛、頭痛、心悸等。罹患者因此受到很大的困擾。這種情形被稱為「新冠長期症狀」。以英國《衛報》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報導的個案為例:蘇格蘭的家庭科醫師史莫(Amy Small)身體一向健康,每星期慢跑五千公尺三次。她在二○二○年四月染疫,六星期後她覺得身體好多了,決定帶小孩到公園走走,結果一段上坡路讓她累到躺了好幾天。六月份史莫醫師恢復上班,結果看診半天導致她接下來臥床十天,甚至有一整天累到無法講話也幾乎沒力氣喝水。

本書的讀者會注意到「新冠長期症狀」和本書第五章〈雅痞感冒、纖維肌痛以及其他受到爭議的疾病〉所討論的「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高度爭議性疾病有其相似之處。不少醫師與專家也注意到這點,《衛報》引用美國傳染病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的說法:「許多人的後病毒症狀(post-viral syndrome)和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驚人的相似,這很不尋常」。第五章提到早期曾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是感染艾司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所導致,而當時美國疾管署的調查對此沒有定論,日後醫界更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不是種「具有生物學原因和病理機轉的身體疾病」,而是和心理因素有密切關係的身心症。病患倡議團體則強烈反對這種看法,主張這是種起因於病毒感染、免疫系統受損的真實身體疾病,因此他們使用「肌痛性腦脊髓炎」一詞,而不使用「慢性疲勞症候群」。對疾病性質認知的分歧造成醫界和病患倡議團體嚴重的緊張關係。就此,本書作者似乎較為怪罪病患團體的態度。然而,「新冠長期症狀」的出現卻有可能為「病毒感染說」重新帶來科學的助力。

另一個「新冠長期症狀」值得注意的案例是利物浦熱帶醫學校的流行病學專家迦納(Paul Garner)。他在罹病後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網站部落格撰寫的病人誌提到主流醫學知識和患者個人經驗的脫節。他患病後馬上查詢以嚴謹標準收錄優質醫學文獻的資料庫「考科藍圖書館」(Cochrane Library),卻發現用處不大,即使當年他是創立該資料庫的推手之一。他的感想是「文獻回顧顯示主流醫學和我的個人經驗嚴重脫節」。迦納反而發現「肌痛性腦脊髓炎協會」這個病人倡議團體成員的解說對他有所幫助。醫護人員的高染疫風險是這次疫情的重要特徵,連帶有不少「新冠長期症狀」的患者本身就是醫療專業人員,這讓本書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爭議中病患常民與醫學專家的簡單二分變得更為複雜。實證醫學專家在自己生病後,回頭重新肯定病患個人經驗和病患倡議團體的觀點,此一插曲令人深思。

本書中譯本在疫情中發行新版,這場百年大疫則提供了許多的議題與機會來檢視書中提出的觀點。這本書的論點和洞見能否幫助我們思考疫情中出現的爭議現象以及個人醫療決定的難題?身為譯者當然期望也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此,誠如兩位作者所指出,幾乎所有人都會生病(或是面臨親人生病的狀況),都會需要醫學的幫助,也都有機會面對醫學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難題與抉擇,譯者誠心希望當讀者承受醫學的張力時,這本書能成為有用的思想輔助工具。

【註1】Bruno Latour著,林宗德譯,雷祥麟校訂,雷祥麟導讀,〈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全世界〉,收入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STS讀本一科技渴望社會》(台北 : 群學,2004);Bruno Latour著,伍啟鴻、陳榮泰譯,《巴斯德的實驗室:細菌的戰爭與和平》(Pasteur: guerre et paix des microbes)(新北:群學,2016)。

【註2】Simon Schaffer, “Late Victorian Metrology and Its Instrumentation: A Manufactory of Ohms,” in Invisible Connections: Instruments, Institutions, and Science, ed. Bud and Cozzens (Bellingham: SPIE, 1992)。

*本書初版為《科倫醫生吐真言: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新版內容經過重新編修、收錄新譯序。

本文由左岸文化出版授權刊登


2021年9月15日

這樣算不算安樂死?死亡機器Sarco帶來的倫理緩解與挑戰(下)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國立高雄大學黃鈺淳(法律學系)、宋雨宸(東亞語文學系)、劉崇志(電機工程學系)、蕭郁庭(物理學系)、高詠鈞(電機工程學系) 


本文修改自109-1通識課程「科技與工程倫理」之期末報告,並獲得2021全國專業倫理個案競賽優等(第二名),感謝指導老師洪靖的修改建議與寫作協助。文章上篇參見:〈這樣算不算安樂死?死亡機器Sarco帶來的倫理緩解與挑戰(上)〉。


3. 死亡機器Sarco

3.1 Sarco的發明

Philip Nitschke是一位出身澳洲的人文主義者兼內科醫師,創辦了推動和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國際非營利組織「解脫國際」(Exit International)。4】在澳洲北領地通過了全球首部安樂死合法化的法律—〈1995年末期病患權利法》(Rights of the Terminally Ill Act 1995)—後,Philip Nitschke1997年成為世界第一位合法透過注射藥劑來執行安樂死的醫師。然而,在Euthanasia Laws Act 1997發布後,安樂死又成了違法行為,因此他最後仍然遭到撤銷醫師營業執照的處分。


這促使他與荷蘭工業設計師Alexander Bannink合作,開發出了使用3D列印打造出來的死亡機器—Sarco5】Sarco試作版模型的初次亮相是在20184月的阿姆斯特丹喪葬產業博覽會(Amsterdam Funeral Fair)(圖一),首次發表在大眾面前後旋即受到了許多關注,陸續於各大展覽展出模型機,同時也不斷進行測試、改良。直到20208月,Sarco官網發布了最新機型:Sarco X是新一代的死亡機器,距離實際投入使用更近一步,且即將進行到最後階段測試,但因為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而不得不延後。6】


圖一:Philip NitschkeAmsterdam Funeral Fair (2018) 首次向媒體披露死亡機器Sarco/出處

這樣算不算安樂死?死亡機器Sarco帶來的倫理緩解與挑戰(上)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國立高雄大學黃鈺淳(法律學系)、宋雨宸(東亞語文學系)、劉崇志(電機工程學系)、蕭郁庭(物理學系)、高詠鈞(電機工程學系)


本文修改自109-1通識課程「科技與工程倫理」之期末報告,並獲得2021全國專業倫理個案競賽優等(第二名),感謝指導老師洪靖的修改建議與寫作協助。文章下篇及參考文獻參見:〈這樣算不算安樂死?死亡機器Sarco帶來的倫理緩解與挑戰(下)〉。



Sarco device,取自Wikimedia Commons

2021年9月14日

「收聽如何重返潮流:Podcast自媒體經營與社會溝通」講座紀錄

BY YMSTS IN , No comments

主辦單位:臺北大學社科院臺灣發展研究中心、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主持人、講者:
陳韻如(Podcast《臺灣人臺灣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副教授)
與談人:
蔡宇哲(Podcast《哇賽心理學》、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鄭人豪(Podcast《逆食NEWS》、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專員)
記錄者:郭昱琳(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學士生)、陳重安(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社會學家尼爾.波茲曼早在1985年出版的《娛樂至死》一書中提到,印刷術主導的文字中心時代已逐漸被圖像中心思考所取代,圖像取代文字成為人們理解世界的主要途徑,當時正是電視在美國社會蓬勃發展的時期。而我們也可以從現今發達的影音平台或網路社群見證波茲曼的預言。然而,在這個被稱作「沒圖沒真相」的時代,收聽Podcast卻蔚為一股潮流崛起,也有愈來愈多人投入Podcast創作,這與前述圖像中心思考的社會生活型態有所不同。

為了瞭解以聲音為主要傳播形式的Podcast如何興起,臺北大學社科院臺灣發展研究中心、臺北大學社會學系主辦這場講座,邀請3位Podcast創作者:《台灣人台灣事》陳韻如老師、《哇賽心理學》蔡宇哲老師、《逆食News》鄭人豪專員,以線上講座的形式來與大家討論Podcast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對Podcast產業的想法和觀察,並開放參與者提問。

本文就「為什麼想做Podcast」、「Podcast的優勢和特色」、「持續經營的挑戰」及「產業觀察與未來展望」,整理講座的內容與討論過程。

收聽Podcast於近期掀起一股潮流/圖片來源

為什麼想做Podcast

主講者韻如老師就自己觀察,將Podcast經營者的創作動機分成3大類:

1. 提升知名度與流量,增加受眾。這類經營者通常是自帶流量的名人或品牌。

2. 傳遞理念與知識。這類經營者多為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宗教領袖。

3. 記錄生活,出於興趣。

韻如老師提到《台灣人台灣事》的誕生,是想為自己創造一個說台語的機會,內容主要談一些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包含性別、人口生育政策和台灣女性故事。不過,擅長的題材和點子很快就用完了。因此,後來從日常找尋靈感提問和答案,將內容與歷史、文化、時事等廣泛連結,這種做中學的新經營模式,帶給他可以長期經營的收穫和樂趣。

與談人宇哲老師提到《哇賽心理學》的製作動機,是出於專業知識的生產者,向大眾傳遞科普知識的社會責任;而對人豪專員來說,《逆食News》除了是媒觀工作的一環,同時也出自個人自大學時期以來,對媒體議題和廣播節目的興趣。《逆食News》如同過去媒觀製作的電台節目,都是將基金會的理念與想法傳達給大眾的管道。

有趣的是,雖然網路上流行稱Podcast創作者為「Podcaster」,但講者們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名Podcaster。韻如老師認為,雖然Podcast創作既彈性又有趣,但它並不像一般工作或職業能提供穩定收入,或代表某種社會地位,因此他個人的身分認同才會難以和Podcaster連結,而Podcast也並非滿足創作動機的唯一選擇。這不禁令人好奇,Podcast究竟擁有什麼不同於其他管道的優勢而能吸引許多人投入呢?

講者與其經營之Podcast節目/擷取自講座海報

Podcast的優勢和特色

韻如老師認為,製作Podcast不會影響既有的生活安排,讓他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作息下創作。在製作Podcast時,所使用的設備開銷並不貴,而是花較多的時間在網路學習剪輯、錄音等軟體服務教學。此外,Podcast是個門檻相對低且開放的產業,對軟硬體設備、專業知識、技術、資金等都沒有太嚴苛的要求,基本上只要願意花時間學習、製作,人人都有機會加入創作的行列。

相較於影像,Podcast製播門檻較低/圖片來源

宇哲老師與人豪專員則認為,比起文字或影像,聲音也有能留住觀眾的優勢。宇哲老師認為文字的優點是向外傳播速度快,但閱讀時間較短,以致對概念和脈絡的沉浸時間較少。調查顯示,人們普遍不會花超過2分鐘的時間停留在一篇2000字的文章。而Podcast節目雖需要較多的時間,但他發現有6成的觀眾會好好地將約30分鐘的《哇賽心理學》聽完,這對知識脈絡、理念的深化是更有效的,因此Podcast更有助於幫觀眾帶入情境,成為一項傳遞資訊的優勢。

除此之外,比起中性的文字,聲音這種具個人特質的傳播方式,更容易讓聽眾對知識產生連結感與親密感。宇哲老師認為這項特點同時是一把雙面刃,一旦聲音不符個人喜好,就不容易吸引聽眾。他曾遇過有聽眾覺得與主持人的聲音不對頻,而不想收聽他們的節目。在這之下,更需要努力以內容品質來取勝。

人豪專員認為,Podcast的優勢是有更高的受眾黏著度。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群媒體通常較強調與觀眾的互動,因此經營者得不斷產出內容,而受眾也多是被動地接收演算法帶來的資訊,然而這樣快速且單向的運作邏輯,其實並不適合知識累積與富知識密度內容的生存。相較之下,Podcast更像是聲音版本的部落格,受眾通常會需要主動尋找偏好的節目內容,而非被動地接收資訊,也因此受眾黏著度往往更高。

談到Podcast的功能和定位,韻如老師認為Podcast就像其他媒體,是與大眾溝通、傳遞訊息的工具。宇哲老師認為,Podcast的出現是科技發展與大眾既有需求的必然,因為大眾過去透過電視、報紙雜誌、廣播等滿足閱聽的需求,而現在隨著科技發展,影音串流平台、社群媒體、Podcast等逐漸成為我們滿足需求的方式,觀眾相較以往掌握了自主權,能自由決定要在任何時間、地點接收到想要的內容。此外,許多人收聽Podcast是在通勤、休息、跑步或在做家事的時候,這也呼應人豪專員指出,Podcast擁有不需與其他傳播形式競爭眼睛注意力的優勢。

持續經營的挑戰

雖然Podcast展現出另類的優勢與特色,但創作者在實際製作節目及永續經營的挑戰,也是講者和在場參與者的關注重點。在講座中,講者們皆指出創作者與聽眾社群互動的重要性。

首先是「創作者如何兼顧自身理念、興趣與受眾點閱率的平衡?」儘管創作者重視節目傳遞價值和理念興趣的意義,但也在乎節目是否得到更多關注和成長。韻如老師提到經營過程中,不曉得內容是否受聽眾喜愛,曾有聽眾留言好評但卻與後台點閱數據不符,也從數據發現聽眾對某些節目題材有較多或較少的興趣。不過,韻如老師認為媒體經營是個雙方反覆互動磨合的過程,並非單方面地只從創作者角度去建立個人品牌,或只從受眾角度為他們量身訂做節目內容而已。對個人特質強烈的文化產業來說,即便有清楚的受眾設定,也難以完全迎合聽眾,而這就得仰賴雙方大量的媒合與互動,才能找到其中的平衡點。

唯有透過大量互動才能找到平衡/韻如老師簡報 

宇哲老師認為Podcast聽眾在平台上,往往採取較主動的角色,因此節目名稱、主持人資訊、節目簡介、架構及主軸等資訊或關鍵字清楚的話,會更容易被聽眾找到。就知識型節目而言,即便是逆風、不符合社會共識的節目也有必要性,安排上可以與大眾喜愛、流量高的節目穿插播出。如果定位清楚,可以得到黏著度高的聽眾支持。

另外,關於「創作者如何在起步過程中持續經營,克服放棄念頭?」除了前述的做中學,韻如老師也提到聽眾的回饋帶給他很多的動力,包含自己台語文能力的提升,以及節目的性別價值和理念,得以傳遞給過去未曾接觸相關議題的人的感動。例如有60幾歲男性聽眾寫信反映只知道女性在家庭付出很多,但透過節目才知道原來女性在歷史中有這麼多貢獻,讓韻如老師很感動。也有年輕聽眾在節目中發現長輩智慧與談話的趣味,讓年輕人也想要回家與長輩對話。人豪專員也說,收到聽眾說節目受用,是持續創作節目傳遞理念的動力之一。 

產業觀察與未來展望

Podcast做為一種產業,如何有獲利和更多商機?韻如老師認為其實大家還在摸索階段,但這個階段讓較少技術、資金的素人在Podcast有更多的發揮機會,現在也能在市面上看到愈來愈多Podcast周邊服務,包含麥克風、收音平台、聲音轉換成逐字稿的軟體、後製剪輯服務等。

人豪專員呼應韻如老師的看法,並提出未來趨勢值得關注的事情,包含若Podcast未來產業專業化,是否會像現在的Youtube,提高新進和業餘創作者參與和生存的門檻?各平台因競爭推出節目獨家專屬內容,會對創作者與聽眾造成什麼影響?以及Podcast節目訂閱付費機制的出現,對創作者是否會有正面效益?

有線上參與者提問,Podcast若有血腥或暴力言論,未來是否可能會有像Facebook的言論管制機制?宇哲老師認為現在技術上較難管制,因為各播放器是向Podcast託管平台拿訊息,即便播放器可以管制在其平台上流通的內容,甚至將特定內容下架,但這些不被接受的作品仍可能在其他的播放器平台上傳播。而法制上的管制更困難,因目前政府無法規範國外平台,節目仍可以放在國外平台,只能先靠群眾力量和創作者的自制力,並觀察國外就這方面的做法。人豪專員說道,社群媒體有許多影響兒童健康的內容,但台灣目前沒有監理網路的法律,很多時候要仰賴平台,但平台比較不箝制言論,主要考量的是如何處理公關危機,比起法律,商業平台對創作者有更大的影響。

 內容監管機制仍未能跟得上聲音產業的崛起/圖片來源

小結

綜述整場講座討論,Podcast興起顯示聲音做為傳播媒介,在視覺中心主流中展現出另類定位和優勢。Podcast不競爭視覺注意力,能吸引特定情境下的受眾社群收聽,而聽眾的回饋及與創作者的互動,不僅呈現出Podcast的高黏著度,也不斷供創作者思考和拉扯節目內容的安排。素人創作者以較低的參與門檻開始創作,透過Podcast傳達價值理念,有較高的機會吸引外界注目和競爭,同時,亦以各自興趣或者是定位策略做經營,反映Podcast在臺灣尚在摸索和發展中的面貌。Podcast平台的崛起與潛力,值得我們更多的關注。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

2021年9月8日

捨近求遠?公費到英國進修中醫藥史的動機、機遇與申請

BY YMSTS IN , No comments

作者:陳柏勳(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記得我2019年準備留學申請與獎學金考試,《俗女養成記》電視劇的這段話:「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讓我下定決心認真準備,無論如何都要申請到國外學校與獎學金,出國進修。

「有必要出國研究中醫藥嗎?」

2020年夏天,當我跟病人告知我將拿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簡稱公費留獎)出國進修博士,病人與家屬們多半會問我「有必要出國研究中醫藥嗎?」這樣的問題,而這也是我準備申請國外學校和108年公費留獎考試前,一直問自己的問題。

我於2015年自長庚大學中醫系取得中西醫雙學士,同年秋天就讀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簡稱STS),並於隔年任職於家鄉的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在南北通勤下取得碩士學位,2020年秋天開始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醫健康學院「科學、技術和醫學史研究中心」進修博士學位。

校園一隅/作者提供

校園一隅/作者提供

大學時,我曾以為未來的職涯就跟系上學長姊一樣,畢業後進入醫院工作或是自行開業,從沒有想過我會出國留學。直到就讀STS研究所期間,大量閱讀歐美人社領域學者研究傳統醫藥的文獻,以及每年一次的國際研討會交流,點燃我想出國留學的動機。具體理由有二:首先,我們通常將現代醫學歸於歐美,傳統醫藥視為東亞(臺灣、中國、日本與韓國)的特色,卻忽略歐美也曾有使用傳統醫藥的時期,而了解歐美的傳統醫藥如何進入現代社會,將對政府思考中醫藥現代化有所啟發;其次,臺灣中醫藥界不斷提倡全球化,卻少有反身性地思考中醫藥全球化?國際社會如何看待台灣的中醫藥發展?

除了上述我在學術上的動機外,當然,希望有機會在國外生活一陣子,體驗異國文化和不同生活態度,以及暫時脫離繁忙的職場,讓自己靜下來、慢下來,簡單生活,有時間好好思考未來生涯規劃,也都是我出國進修的原因。

申請出國的準備:不期而遇的貴人

雖說STS所畢業前已有出國進修的想法,但旋即的替代役讓我暫時將申請學校的計畫擱下。2018年八月底剛到服役單位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還在熟悉業務的我,僅利用替代役制度允許的兩個補習晚上,到臺南市區報名英文檢定的加強課程。在替代役制度與補習班開課時間的考量下,我選擇雅思課程。雅思課程結束,我也協助將新營醫院中醫負責醫師(類似住院醫師訓練)訓練計畫送出申請,便於聖誕節前考了一次雅思英文檢定。

記得替代役服役過了半年,我才開始認真準備出國留學的申請。2019上半年,有位我在臺南醫院認識的病人(H女士)的丈夫(L先生)跟我說,他在美國的兒子將回國一陣子休年假,我如果想出國讀書,可以跟他兒子聊聊。話說我跟這對夫婦的認識,緣於我2016年剛到臺南醫院不久。H女士中風後從醫學中心到臺南醫院接受中西醫的復健治療,我當時協助她的主治醫師執行醫療處置。後來病人家屬因住家與臺南醫院距離較遠,H女士住院期滿後就改到離家近的醫院繼續復健。H女士在臺南醫院時,我較有空閒便常跟L先生聊天,記得有一次他拿著他兒子在英國劍橋大學的畢業典禮照片跟我分享,我才知道他兒子臺大碩士畢業後,到劍橋大學念免疫學博士,畢業後又到John Hopkins做博士後研究,2019年已在州立大學附設醫院當研究員。

回到L先生說他兒子回臺休假的事。2019年228連假後,兒子陪著父母來到新營醫院的針灸治療區,我便向他請教申請留學和英美兩國的學術訓練差異。他聽完我的情況後,鼓勵我說:如想出國進修,申請英國的話就勇敢直接寫信去問教授。」申請英國的博士班,簡單來說,申請者需要清楚未來博士研究的方向與題目,接著再跟相近研究領域的教授聯繫,詢問教授是否願意指導,待教授同意後才送出申請。正式送出申請時,除了個人履歷(CV)與讀書計畫(Statement of Purpose)之外,還必須擬好可獨立執行且有學術貢獻的研究計畫(proposal)。

2019年三月四月之際,我從STS學群的老師們口中得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醫健康學院「科學、技術和醫學史研究中心」的主任Pratik Chakrabarti將訪台演講,並宣傳他大作的中譯本新書。我先閱讀《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看現代醫學的誕生》,認為他的學養能指導且協助我完成我想研究的議題,所以,我寫了那本中譯書的中文評介【註】,並在書信往返時向他表示我有出國進修的計畫,獲得他的正面回覆,而雅思的成績也符合生醫健康學院的申請門檻。我後來也在新書發表會臺南成大場跟作者見面,在初次談話中,他歡迎我到曼大進修,但也說明學校的博士獎助金申請很激烈,希望我能帶著獎學金去念博班,我才開始認真規畫申請事宜與準備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考試,最後在退伍前夕將博士班申請資料送出。

Pratik Chakrabarti 教授訪台演講/作者提供

關於研究計畫的寫作,我是將碩士論文的議題予以擴大延伸。2019年初,我不自量力地打算在新營醫院中醫科評鑑前的空檔,嘗試把碩士論文的部分內容改寫成英文投到英文期刊。當然,拙文很快就被退稿,當時我的確蠻沮喪的,但因為訪查評鑑在即,忙到沒時間難過,文稿就壓在電腦資料夾裡。直到我後來申請英國學校需要繳交proposal,以及撰寫公費留獎面試時的出國研究計畫,便將那篇被退件的文稿拿來擴寫並加入新的想法,分別完成中英文兩篇稿件。很幸運地,兩場面試的口委們願意接受我的研究提案。

在此補充一下跨領域研究者如何選老師或校系的重點。2019年十月底我帶一位來臺灣訪問的年輕學者(MIT的STS博士)導覽臺南古蹟與小吃,閒聊中,他聽完我的研究興趣和方向,他說(大意):

「你要區分你的研究題材和研究主題,這對你申請歐美學校或是之後的研究很有幫助。中醫藥是你的研究題材,但這個題材可以跟許多抽象概念的研究主題連結,像是:現代化、在地化、跨文化、全球化、殖民、醫療化、國族認同等。不同於理工生醫領域,人社學術研究上大家有興趣的是研究題材能對研究主題有什麼貢獻,同理,你找老師或校系時,首要的考量是老師的研究主題,其次才是研究題材。」

雖然當時我已申請到學校了,但經過他的開示,我恍然大悟,後來教育部公費留學口試,我繳交的研究計畫即是以此原則來撰寫,成功說服醫藥衛生學群的口試委員,給我食品安全學門的獎學金出國進修醫學史。

關於入學面試:帶著壓力的喜悅

2019年六月底我送出備審資料後,等到秋天英國大學開學才面試。曼大入學申請有三個交件的時間,分別是一月、六月與十月,博士學程統一在秋天入學。我當時在六月交件時間後送出資料,而七月是學期間的假期,罕有教授與行政人員在校,使得我要確認校方是否收到資料,等了兩週才收到罐頭回覆信,甚至七月底我和家人到日本旅遊時,收到招生中心寄信通知尚未收到推薦信,讓我連忙在長野縣的旅館寫信請兩位推薦人(碩論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重寄推薦信。我八月回到臺南醫院復職,直到九月底曼大開學前夕,我才收到面試通知,於十月第一週線上Skype面試。

面試時,面試官有兩位,一位是未來的指導教授,另一位是系上負責博士招生事務的教授。面試長度大約半小時,面試官先讓我以自我介紹、過去研究簡介來開場,面試官接著依我的研究計畫內容提問與未來規劃。面試過程整體來說,氣氛愉快融洽。結束後,我寫信謝謝面試官與行政助理撥冗安排面試,助理回信表示offer letter會盡快跑完行政流程並寄給我。收到此信讓我安心不少,但也讓我對當週週末的公費留獎考試,有了非考取獎學金不可的壓力。

留學考試現場/作者提供

「為什麼要在食安政策領域研究跨文化體系的傳統藥材治理?」

這是公費留獎口試第一位考官的質問,也是我選擇學門考科時反問自己的問題。

公費留獎依照學門決定應考科目與錄取人數,且出國就讀的系所或研究議題須跟學門領域相關,每年公費留獎名額僅約一百名。2019年我閱讀公費留獎簡章發現沒有傳統醫藥的學門,失望之餘,我重新翻閱申請國外學校所撰寫的研究計畫,意識到我研究的議題是跨文化傳統藥材治理,尤其是引發傳統醫療與生物醫學兩方爭論的藥材不良反應事件,如:馬兜鈴酸、小柴胡湯、重金屬中毒等事件,傳統藥材治理其實跟食品安全政策關注的議題,在概念上滿多相似之處,而我於碩論的文獻回顧也引用頗多食安相關的文獻。我遂決定報考食安政策領域,在考試前五個月開始準備筆試的專業科目: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

關於筆試科目的準備,我是以教科書與考古題為閱讀核心。公共衛生是讀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出版的《公共衛生學》,食品安全為食藥署出版的《餐飲衛生安全管理面面觀》。根據以前準備醫師國考的經驗,我先略閱讀各章的內容,再根據考古題列出常考章節並熟讀。

筆試通過後,便是由五位醫藥衛生專家進行口試。這五位考官來自醫藥衛生領域的不同專業,口試前他們會詳閱考生的出國研究計畫,口試當時五位考官皆有提問。對於第一位的質問我答以「我曾參與臺灣《中醫藥發展法》政策研究計畫,可以預見施行細則制訂時,將牽涉到食品管理的相關議題。」另一位考官問我哪些食安治理模式可以供傳統藥材參考;有位考官好奇中西醫雙主修與跨人社領域的經歷,對我臨床執業與學術研究的影響;也有考官對研究方法提出建議,希望我在研究政策之餘,也能參與實驗室的研究過程,瞭解生醫學者處理問題的方法;有考官看到我已錄取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和醫學史研究中心」則詢問我選擇該單位的理由;亦有考官提醒我可以關注南亞傳統藥材,而我博班指導教授正好是研究英國跟印度醫藥交流的全球史專家。

考試結果在2019年最後一天公布,當我看到榜上有名時,心中對自己說:終於,可以放心出國留學了,新年快樂!


校園一隅/作者提供

結語

總的來說,我真心覺得申請留學需要動員整個人脈資源才能達成。我的申請過程看似順利,但當時在白天仍有替代役工作的情況下,準備申請文件和獎學金考試過程仍充滿徬徨、焦慮與壓力。所幸,當時許多師長好友、甚至是病人家屬,在適切的時刻提供協助,才讓我得以出國留學。希望我的經驗分享,也能讓還在徬徨的妳╱你,給自己一個機會,猶如那位不期而遇的貴人鼓勵我:如想出國進修,就勇敢去吧!


【註】關心全球衛生之前必須要瞭解的《醫療與帝國》

-

申請結果

Research Interest: History of Medicine, STS.

Admission: PhD in the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K.

Rejection: None

Decision: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Funding: 臺灣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食品安全政策領域,共3年。

Background:

Education

MA: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National Yang Ming University. Taiwan. (GPA: 4.19/4.30)

September 2015—July 2018

BA: Double degree of Doctor of Medicine,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chool of Medicine, Chang Gung University. Taiwan.

September 2007—June 2015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1. Physician,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Tainan Hospital,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Taiwan.

February 2016—July 2020

2. Adjunct Lecturer, Chung Hwa University of Medical Technology. Taiwan.

February 2018—July 2018

Publication (Selected, till 2019)

◎ Book

王秀雲、陳恒安、許宏彬、劉愷云、陳柏勳*、吳昭儀、黃于玲、盧佳慧、鄭韶昀、鍾孟津、劉嘉圭。發現醫學台南(ISBN:9789865635411)。 台南,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出版中心,2018年10月。

Journal articles

1. 陳柏勳*、楊仕哲,〈在地醫療的技術文本及其轉變-嘉南地區之藥籤〉,《科技、醫療與社會》,2016,第23期,頁77-136。(TSSCI & THCI core)

2. 陳俞沛、陳柏勳*,〈針刺對乳癌治療的輔助作用──洄游於傳統醫學與科學研究之間〉,《月旦醫事法報告》,2018,21,頁177-183。

3. 陳柏勳,〈製造標準的技藝?臺灣藥材炮製標準化之追求與頓挫〉,《人文社會與醫療學刊》,2019,6,頁123 - 16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

1. Po-Hsun Che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in modern concept of herbal toxicity: the Aristolochic acids contained herbs.”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Antiquarian Medical Texts, Traditional Medical Knowledge, and Their Circulation and Applicatio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Taiwan. 2019/03/27-28.

2. Po-Hsun Chen, “Turn the Crisis of the Herbs: The Risk Governance of the Aristolochic Acids Event in Taiwan.” The 9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UCL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2018/05/10-13. MOST 107-2922-I-010-012.

3. Po-Hsun Che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s by rule/law: The co-production of practice, knowledge and regulation i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s in Taiwan.”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Kiel, Germany. 2017/08/06-12. MOST 106-2922-I-010048.

Award

Taiw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ssociation Master's Thesis Award. Excellent Award. 2019.

Grant

1. Grant of atten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rom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MOST 106-2922-I-010048.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Kiel, Germany. 2017/08/06-12.

2. Grant of atten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rom the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Kiel, Germany. 2017/08/06-12.

3. Grant of atten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rom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MOST 107-2922-I-010-012. The 9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UCL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2018/05/10-13.

4.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Travel Grant for 2018 Los Angeles meeting.

5. Reimbursement for workshop. MMEA (Making Modernity in East Asia – Technologies of Everyday Life, 19th – 21st Centuries) Sub-project Workshop “Sociotechnical Systems of Pharmacotherapy in Modern East Asia, 1800 – 2020,”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2018/06/23-24.

Language Test Scores:

  • IELTS:R 7.5 L 6.5 S 6.0 W 6.0 (2018/12)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1. from Academia Sinica (my supervisor)

2. from NYMU (my thesis committee members)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