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救國、自立、拼第一:戰後台灣科技國族主義的論述邏輯

BY YMSTS IN 2 comments

作者:楊永昌
整理:STS多重奏編輯群


科技國族主義在台灣


      科學與國族主義可能是現代性最重要的兩個特質,但它們兩者的關係,卻令人意外地未受到關注。」這是歷史學者Hiromi Mizuno寫在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期刊2012Science and Nationalism專題的開場白。熟悉社會學和STS的讀者可能感到詫異:科學與國族主義怎麼可能沒有關係?沒錯,它不是缺乏關係才未受關注,而是太有關係、太習以為常了,才沒被重新問題化。科技國族主義研究的基本目標,就是要清楚指出科技國族主義完全是人為建構的,並且具體地分析建構的手法,指出是誰在建構、怎麼建構、建構成什麼形式,以及哪些人從中獲益。本文就要以戰後台灣的經驗資料為例,試圖勾勒科技國族主義在台灣的基本輪廓,同時也拋磚引玉,邀請有興趣的研究生投入心血,豐富這條論文生產線。


圖一 Science and Nationalism專刊封面,圖片來源


      目前與戰後台灣科技國族主義有關的文獻,主要集中在「發展型國家」 developmental state)相關的討論裡。發展型國家緊密結合經濟發展與國家發展,並且把科技發展當作經濟發展的途徑。發展型國家在台灣又和「復興中華」的政治論述結合,形成「科技倡導、經濟發展、國族復興」三位一體的發展策略(張國暉 2013)。但是,在發展型國家理論中,科技發展是先被轉換成經濟利益,才與國族主義連結,然而科技有自己的特性,科技與國族主義也不必要經濟因素中介。比如:實驗室生產的人種知識,就可以被社會運動團體直接用來挑戰既定的國族範疇(蔡友月 2014);分析2003年和2013年的台灣社會變遷資料,民眾最有感的國家光榮項目是科技成就,遠比經濟成就還要有感【註一】。本文的分析要先把「經濟中介的科技國族主義」擺一邊,回到科技與國族主義的直接關係上,先歸納戰後台灣科技國族主義論述邏輯的三種主要類型,再以「科技成就的國家光榮」為例,具體指出論述邏輯的建構手法。


研究方法與初步量化分析


      本文的研究資料來自新聞報導,研究方法則是內容分析法和檔案研究法。內容分析法是一種類似實證邏輯的研究方法,試圖以經驗資料的歸納來區辨資料範疇和分析單元,並且將文本資料導入一套標準化的系統性化約中,將文獻中的內容分門別類,加以量化分析,得出強度、頻率與相關性等具有社會科學意義的研究結果(徐振國 2012Roberts 1997)。用內容分析法來歸納新聞報導,可以幫助我們掌握科技與國族主義如何在公共論述中有邏輯地連結,也方便我們觀察論述邏輯的幾個類型怎麼在歷史中消長。但是,內容分析法只能粗淺地反映資料特徵的數量關係,若要進一步考察論述建構的手法,仍得聚焦到特定事件上,分析新聞報導的完整內容。

本文採用的新聞報導,來自聯合知識庫收錄19512015年的《聯合報》。《聯合報》是目前電子化報紙資料庫中橫跨時間最長,並且長時間維持高發行量的代表性媒體。1980年代以前的聯合報具有官方色彩,反映的是官式科技國族主義論述邏輯。資料庫的使用方式是輸入關鍵字到搜索引擎,系統會回傳包含該關鍵詞的所有報導。首次搜索前,必須推想科技國族主義報導理應包含的關鍵詞。第一組關鍵詞是國族主義共同體的自我指涉詞彙:「中國」、「中華」、「台灣」、「我國」、「民族」。沒有包含上述關鍵詞任一者,幾乎不可能是科技國族主義報導。第二組關鍵詞是「科學」或者「科技」。本文納入分析的報導,指的就是包含第一組關鍵詞任一者,且包含第二組關鍵詞任一者的所有報導。未納入「技術」一詞是因為技術的詞意隨著時代有明顯變化;未納入「醫療」、「資訊」、「生技」、「綠能」等與科技有關的詞彙是因為這些詞彙太多了,不可能窮盡。這樣的關鍵詞範圍設定當然有缺陷,既涵蓋不足也涵蓋過廣,但不至於失去分析的參考價值。

逐一檢閱報導內容,可以歸納出戰後台灣的科技國族主義的三類論述邏輯。這三類論述邏輯,依其特徵命名為「科學救國」、「科技自立」與「科技拼第一」。報導中除了上述關鍵字之外,另外包含「復國」或「救國」的,屬於科學救國類;包含「自造」、「自建」、「自力」、「自立」的,屬於科技自立類;包含「第一名」、「首例」、「金牌」、「冠軍」的,屬於科技拼第一類。每一類都有收錄與國族主義無關的報導,因此需要附加其他關鍵字把它們盡量排除掉。最終的分類採用的關鍵字組合與收錄的報導筆數如表一。同一篇報導被重複收錄在兩個類別的情況相當少見,可見這個分類是乾淨的。圖二是三類論述邏輯報導數量的逐年變化,表二則是進一步類型化三個論述邏輯的敘事框架。


表一 救國、自立、拚第一的關鍵詞及總筆數
資料來源:聯合報資料庫,研究者自行統計


圖二 救國、自立、拼第一報導數量逐年變化圖
資料來源:聯合報資料庫,研究者自行統計


表二 戰後台灣科技國族主義論述邏輯的八種常見敘事白底和三種最常見敘事灰底
資料來源:聯合報資料庫,研究者自行整理


論述邏輯的建構手法


在了解科技國族主義的論述邏輯和八個常見敘事框架後,我要進一步指出論述邏輯的建構手法:專斷連結歷史、遮蔽跨國性以及限縮比較範疇。表二的歸納適用在小型科技國族主義事件中,這些事件通常只佔幾天版面,不會得到數週甚至數月的報導。接下來的討論,我要以特別重大的科技國族主義事件為例──李遠哲獲諾貝爾獎、IDF戰機與中華衛星一號,以及忠仁忠義分割手術──這些事件均得到超過半年的媒體關注。


一、科學救國:專斷連結歷史


……十九世紀的中國由於科學落後,兼以清廷昏瞶,形成國力衰弱,國勢頹喪,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競爭中,不知受到多少屈辱與侵略。國父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創建中華民國,早有「科學救國」之議,良以科學盛衰關係國家興亡,既深且鉅。近年來中國人在科學界的成就非凡,代表現代科學最尖端發展和最高度成就的諾貝爾物理及化學獎,先後已有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四位得主,這四位是四座突出於水面上的冰山,在下面有更多的中國科學家,將會一一脫穎而出。他們伋伋不息的努力,必可為中國人不斷的爭取光榮!(聯合報1986-12-12 第三版)


1986年李遠哲獲得諾貝爾獎,在國內引起廣泛討論,上述引文就是「科學救國」的一個典型論述:把李遠哲的個人成功連結到「中國人」的民族興衰,附會出個人努力背後的「救國」意涵。但是,只有以「恥辱的過去」為前提,今日的科學成就才能展現出「救」的意義。因此,台灣的歷史必須先和日治時期的科技發展記憶斷裂,並嫁接到中國晚清以降被西方科學欺凌的歷史,才能喚起「艱難中忍辱負重、努力復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以及「在科學上急起直追」的救國方法論。這是國民黨政權通過歷史詮釋而建立起來的意識型態,既非必然也非自然。李遠哲是日治台灣新竹州人,在美國完成學術訓練、以美國人的資源完成實驗,李遠哲的諾貝爾獎能夠以科學救國的姿態成為「中國人」的光榮,是專斷連結歷史的結果。


       二、科技自立:遮蔽跨國性


1970年代對外局勢的崩潰,挑戰了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也挑戰了中華民國的中國正統。國民黨因應的策略是端出「自立自強」的宣傳口號,這是後來「科技自立」論述的源頭。

19888月,國防部在郵政博物館舉辦「八二三紀念特展」,首次提供自主防衛戰鬥機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 IDF發展過程的彩色紀錄片【註二】,刮起一陣「國產戰機」旋風。國防部選定蔣公紀念日當天,於慈湖舉行發動機啟動儀式,並命名為「經國號」戰鬥機【註三】。胡志強認為這個命名「是以保國衛民的工具來紀念經國先生帶給國人的安全感」【註四】。很快地,IDF戰機在媒體論述中成為技術自立的象徵【註五】,IDF 飛行員也與八年抗戰「中華空軍健兒以鮮血染紅神州的藍天、立下彪炳戰續」的歷史敘事相連,召喚國軍的「巨鳥英魂」【註六】。但是,IDF雖然號稱自製,其渦輪增壓器卻是在美國蓋瑞特公司GARRETT的技術移轉之下合作研發的,並非國人自製【註七】。大眾引以為傲的「國產」發動機,也被軍事專家道破「推力不夠」【註八】。「自製」似乎更多是遮蔽了跨國性的政治口號,未必是技術事實。


圖三 「經國號」戰鬥機外觀,圖片來源


同樣的建構手法也適用1999128日升空的中華衛星一號。這個號稱「中華民國第一支自己的衛星」僅有五個元件是國內自製:衛星電腦、太陽能電池板、遠端介面組件、濾波器,以及衛星天線。除此之外,衛星本體的其他構造、發射衛星的燃料火箭,都是由其他國家委託生產。「自立」的背後是遮蔽技術的跨國性,這在當時已被部分民眾看穿:


「歐洲」的火箭,噴著熊熊的烈火,載著「法國」製造,中華電信「買」來的「中新一號」衛星,在「法」屬圭亞那筆直衝上天空的畫面,不知道引起多少人的振奮?年底,「美國」的火箭,噴著熊熊的烈火,載著「美國」製造,國科會「測試」的「福爾摩沙一號」衛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筆直衝上天空的畫面.將再次出現在螢光幕上,不知道又會引起多少人的振奮?台灣的衛星發展在蹉跎了將近十年之後,總算是跨出了一小步,只可惜本來的畫面應該是這樣的:中華民國「中科院」自製的火箭,噴著熊熊的烈火,載著「國科會」製造的「福爾摩沙一號」衛星,在「屏東九鵬」火箭發射場,筆直衝上天空,全台居民漏夜守著電視觀看發射過程,其狂熱程度不亞於三十年前的紅葉少棒隊痛擊日本隊……」 (聯合報1998-08-27民意論壇)


       三、製造第一:限縮比較範疇


「科技拼第一」與「科技自立」同樣在1970年代出現,兩者都是對外交挫折的反應,但後者是危機當頭亟需站穩腳步,前者是爭取能見度、回應國際社會的不承認。然而,即便像「第一名」這樣看似無可爭議的頭銜,同樣可以是建構的,1979年的忠仁忠義分割手術便是如此。


台大醫院昨天正式向社會宣布連體嬰分割手術「完全成功」,對於這次手術的成功為中國人帶來的榮耀,台大醫院全體醫師都感到無比的驕傲,他們尤其感謝社會人士熱心的關懷。台大醫院外科主任洪啟仁主持昨天下午的慶祝茶會及慶功宴。他表示,這次手術他只是召集人,並未參與實際分割過程,但對於全體醫師的傑出表現,他替大家感到驕傲,中華民國的醫療水準總算爭到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張忠仁、張忠義兄弟是世界上第一對分割成功的坐骨連體男嬰。(聯合報 1979-09-10 第三版)


西方早在17世紀就有連體嬰分割成功的手術記錄Kompanje 2004,忠仁忠義絕對稱不上第一例。但忠仁忠義的確是世界第十三例接受分割的「坐骨」連體嬰,也的確是第一例接受分割的「坐骨」連體「男」嬰。通過層層限縮比較的範疇,忠仁忠義成功地按上了「世界首例」的頭銜。為了強化「首例」的戲劇張力,媒體也特別渲染手術的「登天」難度,但醫療團隊召集人洪啟仁卻在若干年後的訪談指出:


那次手術其實並不難,台大醫院早已具備這個技術,我們是有相當的信心與把握的。嚴格來說,這個刀只是比較花時間而已。但是既然有了我們就去做,表示我們外科到了一定的水準,這是給我們外科界一個信心,而且也會給我們的社會、民眾甚至政府都有這個信心。(台灣外科醫學會2002254


洪啟仁醫師已經察覺到分割手術在當時的政治功能:替台灣外科界和社會注入信心。通過「製造出來的世界首例」與「創造出來的手術難度」,一場並不困難的手術被媒體誇大為醫療水準達到世界第一。這種「科技拼第一」正是在台灣特殊的國際局勢下萌發出來的。手術團隊陳維昭醫師也有感於此:


我們那時候的社會老實講比較沈悶,因為退出聯合國,還有加上中美斷交,所以事實上整個社會的心情比較沈悶的時候,其實需要一點刺激,所以這個變成一個大家很集中、很注意的,就好像這個成功的話,對大家好像整個民心多少有一點鼓舞自己的作用,雖然這個是個單純的醫療問題,但是多多少少會有一點這樣子的效應。(台灣外科醫學會2002254


小結


       通過專斷連結歷史、遮蔽跨國成分和限縮比較範疇,一位科學家、一架戰鬥機、一顆衛星與一場手術被強加了「救國」、「自立」與「世界第一」意涵。科技成就於是扮演了凝結核的角色medium of integration,召喚並且匯聚集體的情感,在頌揚共同體的同時也再次確認「我們」的想像。

      戰後台灣的歷史經驗裡,1990年代以前的科技發展資源是掌握在國民黨政府手中,利用科技成就來鞏固官式國族主義,也成為國民黨政府抵抗外交困境、宣揚政績的拿手技法。無論是投入龐大資源發展長期國家型科技計畫取得成果,或者是單純以論述收編民間的科技成就,都有鞏固執政正當性和官式國族意識型態的效果。國家光榮感召喚出來的跨族群狂熱也提供媒體需要的關注量,所以每逢科技成就總能激起一連串即時、誇張並且煽情的報導。

科技特性則是阻礙了民眾看穿「救國」、「自立」、「第一名」的虛構成分。正是因為技術物的專業性,民眾無能分辨戰鬥機、衛星火箭的組成部件,不能自行了解其中哪些部件是誰生產的;正是因為科學實驗的複雜性,民眾不能掌握諾貝爾獎具體需要多少專業訓練和實驗室資源的挹注,也不能判斷台灣到底貢獻幾分;也正是因為技術凝視的身體有著層層套疊的分類,使得範疇之下還有範疇,忠仁忠義才能順利以「坐骨」連體「男」嬰限縮成「世界首例」。

簡而言之,是政府與媒體攜手建構了科技國族主義論述如圖四。參與狂歡的民眾則受制於科技的專業性、複雜性和分類的套疊性,不易洞穿論述邏輯的虛構成分。他們的信念式支持最終使得他們成為鞏固政權的共謀。

圖四  戰後台灣科技國族主義的誕生途徑



【註一】此題題目為「對我們國家的下列幾項事情,請問你感到光榮或是不光榮」,題目選項除了科技成就和經濟成就外,還包括民主政治、外交成就、軍事力量、我國歷史、文學藝術、運動表現、社會福利、公平社會。此分析結果係綜合台灣社會變遷調2003年和2013年的資料。儘管兩次的答項並非完全相同,2003年的答項是「非常光榮、有些光榮、一點點光榮、一點也不光榮」,2013年的答項為「非常光榮、有些光榮、不太光榮、一點也不光榮」,但仍得以使用反向編碼進行比較。下方表格數據是除遺漏值並反向編碼(非常光榮=4、一點也不光榮=1)求取平均後的結果。

【註二】〈我正自製高性能戰鬥機〉,《聯合報》1988828日/02版/國內要聞。

【註三】〈蔣公誕辰 慈湖呈獻發動機〉,《聯合晚報》19881010日/01版。〈告慰 蔣公在天之靈〉,《聯合晚報》19881027日/01版/要聞。

【註四】〈國人的結晶大家來命名〉,《聯合晚報》19881022日/04版/社會。

【註五】〈經國號〉,《聯合報》19881211日/03版/焦點新聞。

【註六】〈中國天空巨鳥魂〉,《聯合報》1992813日/23版/萬象。

【註七】〈IDF 發動機 成就在哪裡〉,《聯合晚報》19881111日/03 版/話題。

【註八】〈國產新戰機 IDF 首度公開〉,《聯合晚報》1988827日/01 版/要聞。


      參考文獻:(以台灣社會學期刊格式撰寫)

台灣外科醫學會(2002)《台灣外科醫療發展史》。台北:唐山。

張國暉(2013)〈國族渴望的巨靈:台灣科技官僚治理的中國脈絡〉。國家發展研究,第12卷期,頁73-132

蔡友月(2014)〈基因科學與認同政治:原住民 DNA、台灣人起源與生物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台灣社會學,第28期,頁1-58

Amir, Sulfikar. (2007) Nationalist rhetor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Indonesian aircraft industry in the New Order regime. Technology in Society 29: 283-293.

Kompanje, Erwin J. (2004). The first successful separation of conjoined twins in 1689. Twin Res 7(6): 537-41.

Mizuno, Hiromi. (2012) Introduction.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6(1):1–8.

Roberts, C. W. (1997). Tex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Methods for drawing statistical inferences from text and transcript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作者介紹:

楊永昌,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大學時期習慣用社會學思考所有事情,現在則是努力擺脫樣板化的社會學思考,希望找到這個學科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本文經作者授權後,由STS多重奏編輯群整理自作者的科技部補助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並經作者修改確認後刊登。

2017年11月29日

詮釋權的爭奪:《斜門歪道:近代哲學的驚世起源》圖文書介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趙子翔(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


《斜門歪道:近代哲學的驚世起源》(Heretics: The Wondrous (And Dangerous) Beginnings of Modern Philosophy,以下簡稱《斜門》)一書,乍看標題似乎是本想用輕鬆口吻談論嚴肅哲學的作品。但閱讀之後會發現,其實內容未必那麼嚴肅,甚至是可愛的,但也沒那麼輕鬆。它廣泛地處理了16世紀末以來某種新思潮的現身。漫畫的形式和幽默的對話,在此我不贅述,留待讀者親身體會。問題是,我身為一名「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領域的研究者,跑來寫近代哲學起源的普及讀物,是鬧哪樣?容我這麼回答:作為一名對科學史有興趣卻非哲學專業的學生,這本書除了課餘消遣,事實上也觸碰到科學史中一段重要的時代。在本篇圖文書介中,我嘗試以與《斜門》書中稍微不同的視角來介紹《斜門》一書所鋪陳的故事。


圖一,本書頁8,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17世紀前後在傳統的歷史書寫中常常冠上各種神奇光輝的讚頌,而事實上也不能否認,隨著16世紀以來歐洲人航海事業擴張、經濟的發展、歐陸和英國接連的戰亂,哲人們再也無法安逸於古希臘哲學或經院哲學對世界的種種解釋,一種新哲學隨之浮現。而在很多的教科書中,科學革命正是這個時代的註腳。如果順著「科學革命」式的故事書寫,當然免不了立一些科學的聖徒:那些不被宗教所喜的哲學家們。許多人對這段歷史的印象是:這是一段「理性科學」與「愚昧宗教」的抗戰。


圖二,本書頁29,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但這個觀點可能存在誤解。實際上,書中各持己見的哲人們,反覆思考的都是重要的宗教問題(例如論證上帝的可能、討論為何有邪惡),甚至某些參與討論的哲學家本身就是教士。而書中介紹的幾位哲學家,的確也都不被教會所喜。由此觀之,上帝、自然與哲學在17世紀是相當交雜的。他們之所以被斥為邪說,來自於他們提出與傳統真理不同的解釋;17世紀的若干哲人們不再擁護和相信古希臘哲學家看待世界、宇宙和人類的思索方式。因此,與其說這是一場科學與宗教的戰爭,不如說這是某種程度上爭奪自然世界和「人自身」解釋權的戰役。


圖三,本書頁15,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那麼這段時期的哲學家們如何去解釋「自然界的所有現象」呢?笛卡爾挑戰了亞里斯多德傳統以來的物理學。亞里斯多德認為「自然物」(natural things)和「人造物」(artificial products)是截然不同的東西(見Aristotle, Physics, Book II)。但笛卡爾卻主張,除了人類心靈之外,自然界的現象都能夠用機械的比喻來理解。換言之,機械和自然間的界線被消弭了。笛卡爾進而推崇使用幾何學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這種機械論的思潮深刻影響了17世紀以來自然哲學的發展。


圖四,本書頁41,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然而新哲學家間往往也是充滿爭議,百家爭鳴。例如笛卡爾對於人類心靈解釋,就受到了其他哲學家的批評。其一就是如今被視為重要政治哲學家,來自英國到處流亡的霍布斯,他認為靈魂也只是物質。不同於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哲學,霍布斯否認所有非物質的東西。但如同上面所提到的,霍布斯同意機械論,也擁護幾何式的物理學。由此可見,在爭奪自然界詮釋權的同時,以機械論為基礎的不同哲學家也不是鐵板一塊。


圖五,本書頁50,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不同於笛卡爾沉思式的自我探問,霍布斯的論述更加具有整體性。在肯認一切的運動都是物質的基礎上,霍布斯透過幾何學的邏輯提出了他流傳後世的政治哲學理論。他從自然狀態中「所有人對抗所有人的戰爭」慢慢推導出根據社會契約所穩定下的秩序,在此秩序下,即使宗教也應該是統治者管轄的範疇(這顯然讓教會非常不開心)。同時,他也運用同樣的邏輯來看待整個自然世界。關於霍布斯整體論的邏輯,更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科學史家史蒂文.謝平和賽門.夏佛的《利維坦與空氣泵浦:霍布斯、波以耳與實驗生活》,這本書討論了17世紀英國的自然哲學家如何針對弭平內戰提出各自的看法。有趣的是,被我們認知是政治哲學家的霍布斯,事實上在他的作品中討論了許多對自然界現象的解釋。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身上。


圖六,本書頁128,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洛克與霍布斯一樣,將社會的起源視作從自然狀態走向社會契約,但不同於霍布斯的絕對君權,洛克認為專制的君主政治缺乏其他適當的權威來制衡統治者。對他來說,從自然狀態脫離,建立多數決的公民社會才是合理的。同樣駁斥笛卡爾心物二元的思想,在自然哲學上,洛克強調我們心靈中的概念都來自感官經驗和反思,只有透過觀察才能形成我們對於事物的概念。不若笛卡爾的思辯中有一處被上帝掛保證的心靈,這種繼承自培根式的經驗主義影響了英國往後的自然哲學發展。


圖七,本書頁140,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類似的例子也出現在波以耳身上。雖說《斜門》一書對波以耳並無太多著墨,只強調他是機械論的堅決擁護者。但就智識上,波以耳與同為機械論者的笛卡爾或者霍布斯,在詮釋自然世界上有頗多不同。以經驗主義為基礎所發展出的實驗哲學,讓波以耳透過不斷的實驗來生產出原本自然世界中並不會出現的現象。著名的例子就是以他為首的實驗哲學家們透過抽空泵浦來製造出所謂的「真空」,挑戰了傳統亞里斯多德哲學中的普滿論(plenism,即「自然厭惡真空」的主張),並透過在「真空」中的各種實驗來解釋物質的運動。這種作法不只引來了傳統經院哲學家的批評,也遭受霍布斯的攻擊。霍布斯既然否認任何非物質的存在,當然無法接受自然有某部分是空的,物質理所當然地充斥了自然界,如同君主的統治無所不在。在真空的問題上,霍布斯可說仍然是亞里斯多德的盟友。這段故事也是上面介紹過《利維坦》一書的主旋律。

另外,在宗教觀上,波以耳是個無比虔誠的基督徒,與教會保持相對良好的關係,這也是《斜門》一書中沒有特別提到的。有趣的是,即便這些自然哲學家的書被列進羅馬教廷的《禁書索引》,但在新教盛行西歐及北歐,真實的狀況或許更加複雜。但不管如何,這類建構在觀察之上、實驗性強的新哲學日漸受到重視,這也被許多史家視作現代科學的起源。


圖八,本書頁158,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行文至此,我舉了幾位《斜門》一書中討論到的哲學家,也稍微介紹了點書較少著墨的部分,這構成了一個爭奪自然世界詮釋權的故事。一方面,17世紀的新哲學家們不滿亞里斯多德的死忠擁護者;但另一方面,新哲學家們之間又是另一段恩怨情仇錄,尤其笛卡爾受到來自各方的攻擊,即便他的批評者本身也支持機械論的解釋。戰爭不只發生在王國政體間,也在哲學家的智性中。


圖九,本書頁159,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圖十,本書頁173,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斜門》一書快結尾的部分,讓自然哲學巨匠牛頓現身(關於牛頓的介紹,我也就不多說了,各位請善用各種資源,這本漫畫有淺顯易懂的介紹)。牛頓物理學可說是1718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科學成就,它統治了近三百年來的自然哲學圈。但顯然自然哲學圈沒有永遠的霸主,就像拳壇沒有不老的拳王,但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圖十一,本書頁180,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當現代人想要描述17世紀的新哲學時,經常要不斷交替使用「哲學」、「科學」兩種詞彙。現在的國高中自然課本不會教霍布斯的幾何公理,同時社會課本也不會介紹牛頓。我們如今讚嘆當時哲學與科學的偉大起源,但對於當時的人而言,很可能是同一回事。所以乍讀《斜門》,必然會覺得怎麼一下跟讀者談政治哲學,一下又談數學原理、幾何學。書的作者並不去區分誰是政治哲學家、誰是科學家,而是著重在每個人對於自然世界不同的看法(當然也使用一些當時的用詞,像是自然哲學家這類的指稱),故事也不再是關於勝利和失敗,而是並列了不同哲學家們的詮釋,這正是此書某種意義上為還原歷史所做的努力。


圖十二,本書書封,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以上簡要的介紹,希望提供讀者一些初步的印象,瞭解到這不只是一段輝煌的哲學史,同時也牽動了近代西方科學的發展,許多影響一直延續至今。進一步,讀者也可以細究這段時期宗教、哲學與自然之間的複雜關聯,神學、政治與科學並未像我們如今想像的壁壘分明。最後,我們也須留意,儘管十七世紀標誌了一段歷史的轉折,但這些「斜門歪道」的哲學家並未完全拋棄過往的思想和宗教資產。那是一個深具開創性的時代,卻不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參考資料:
Shapin, Steven, Simon Schaffer著,蔡佩君譯2006,《利維坦與空氣泵浦:霍布斯、波以耳與實驗生活》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台北:行人。


作者介紹
趙子翔,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


本文由時報出版、時報人文科學線以專案方式委請STS多重奏進行圖文介紹,圖片皆經時報出版授權刊登。


*本文感謝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張邦彥同學給予寫作上的建議修訂,感謝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陳禹安同學進行排版校對,惟文責由譯者自負。此外,也感謝時報出版林進韋編輯於寫作期間居中進行規劃、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