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無竹令人俗:當代竹工藝的STS思考

BY passsager IN No comments


作者:黃獻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故事從兩幅作品講起。竹山文化園區內有兩幅巨幅的人像作品併置。左邊的那一幅是立體的,以竹編成的社會主義社會學家馬克思。右邊的那一幅是層積材竹板,上面雕刻著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人像。這兩幅以不同工法製成的作品除了是竹工藝的展現,併置的兩個人像隱隱然有對話的可能,身為STS訓練出來的我,不禁思索,策展人透過兩位人物的併置試圖帶出什麼訊息呢?在談我的想法之前,本文就從這兩幅畫的工藝展開,像偵探般地從竹編、層積竹材與工藝師帶入整個產業的發展演變,帶著讀者剖析竹工藝的醍醐味。最後將這兩幅人像作品放回更大的展示空間──竹山文化園區,談策展人的理念。即使本文篇幅有限,我仍希望透過「竹」的書寫,回應幾個問題:作為教育場所,透過裡面的「物」如何連結起個人的生命經驗與更廣大的時空?策展人透過「物」安排之下要說什麼話?同時透過策展,竹工藝可以如何被重新安排到我們的生活中,並且進一步,勾勒出未來的「竹生活」願景。在這些面向上,身為STSer,除了探索竹工藝在台灣歷史時空上的發展軌跡,也期待進一步讓「竹」在美學、產業、當代生活上有更積極的介入。

圖一:國立陽明大學師生合影於兩幅作品之前。(林宜平提供)


《人像編織•馬克思》

竹編,如同字面上的意思,以竹編成東西,早期台灣社會竹編多以籃子、斗笠等形式出現。人們會開始竹編與材料有很大的關係,竹山所產的桂竹、麻竹、孟宗竹,皆為竹加工的材料。一切竹編的基礎在於材料的前處理,用竹子剖成的細竹條,稱為竹篾,須從竹子剖開(剖青),依照作品的不同要剖成不同粗細、軟硬的竹條,刮除粗糙部分(刮青),才能得到一條竹篾。這個步驟不僅是竹編的基礎,也是打磨、成就一位工藝師的必經之路。過程繁瑣,亟考驗耐心,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讓竹篾破損而造成浪費,如果有編過竹編就知道竹篾易斷,編織的時候必須不斷噴水保濕,竹篾才不會破裂。以一個簡單的籃胎器皿(圖三),就經過:選材、刮青、劈定寬削、米字形底、圓弧折立大碗造型、壓一挑一素編、緣口藤條內外框、生漆固胎內及緣框刮漆灰貼布二層刮粗細灰各兩次磨平、外刮漆輝填縫面擦淨、整體擦漆與推光不斷來回。註一

圖二:陽明大學師生體驗竹工藝製作。(陳鳳珠提供)

圖三:籃胎器皿,李榮烈作品。(蕭瓊瑞 2015

《人像編織•馬克思》的作者邱錦緞,早期的作品以竹編器皿、籃子為主,近期則與多位設計師合作進行更多不同形式的創作。從2011年起,她應好友竹山鎮公所公務員黃文賢之邀創作了三件作品,進一步達到技法與作品形式上的突破。《人像編織•馬克思》的絕妙之處在於這是首件將平面的竹編編成立體人像圖案,在技法上結合平面的編織法以及立體的編織法,編成的作品幅度大,氣勢壯闊,放在竹工藝品之列特別吸睛。繼2011年《人像編織•馬克思》之後,2014年的竹編人型作品《採茶姑娘》(圖五),可謂前所未有。在這件作品的基礎上,2019年竹山竹藝燈會亮點之一的《竹編媽祖》(圖六)達到更高的藝術成就,媽祖像上集多種編法於一身,細節絲毫不馬虎,耗時兩個半月,出動工作室的八位師傅合力完成。

圖四:《人像編織•馬克思》,邱錦緞作品。(作者自行拍攝)

圖五:《採茶姑娘》,邱錦緞作品。(黃美燕提供)

圖六:《竹編媽祖》,邱錦緞作品。(黃美燕提供)

邱錦緞突破傳統竹編以花器、花籃、盤子等日用品為形式的竹編作品,將竹編拓展到畫作與人像,對她而言是技法上的挑戰,也是一種將竹編與其他元素結合繼而展演出來的方式。如2014年的《採茶姑娘》,以竹編成竹山茶產業女性勞動者形象,透過這個作品在同年的台灣燈會中宣傳竹山鎮的茶葉。無獨有偶地,2019年竹山竹藝燈會中,竹編的媽祖同樣是一竹編藝術與在地宗教信仰結合之嘗試。這些異業的結合,不只為竹編藝術帶來突破,背後還有活絡在地產業與文化的願景,藉由連結不同的產業、在地藝術家、教育工作者、宗教組織、民眾,或許新的可能性就在這個過程中出現,進而形成一個產業鏈。反之,一個竹編作品如果只停留在博物館的展示櫃中束之高閣,只會曲高和寡,無法實際與人群產生共鳴,竹工藝與工藝品將更益邊緣化,最後落得偏安「文化保存」一隅,或是在特定得「懷舊」場合才被拿出來錦上添花一番。

一個工藝師的養成過程肯定十分漫長,身為STS訓練出身的人,難免會想到STS一個經典的譬喻,沒有軌道火車怎麼能走?沒有管道怎麼能學習到竹工藝呢?邱錦緞在她作品集的前言提到農委會補助的竹編研習班是她接觸竹編的契機。註二竹山的竹工藝教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戰後陸陸續續在農復會、省政府、縣政府等單位的補助與規劃下開辦訓練班、研究班。竹山的竹工藝研習班現在由竹山鎮公所每年持續性地舉辦,除了921震災的時候有一度中斷。邱錦緞雖然未受過美工正規訓練,她透過研習班在「人間國寶」黃塗山身邊學習五年,接著當了黃塗山三年的竹編課助教,總共八年的歷練,也到手工藝研究所進修漆藝,學習不輟。她一有機會就參展、參賽,逐步累積聲量,至今除投身竹編教育之外也追求工藝上的整合與突破。竹工藝教育與整個竹材加工產業的關聯密不可分,邱錦緞的工藝師之路也必須放到產業脈絡下檢視。下面我將從人像雕刻愛因斯坦談起,簡要地說明竹材加工業的興衰與轉變。

愛因斯坦人像雕刻

竹,可以編織,可以雕刻,可以鑿管,也可以透過膠合的方式成為堅固的材料,林裕允作品愛因斯坦人像雕刻》(圖七)就是在層積竹材上以雷射雕刻出人像圖案。層積竹材的研發開始於台灣竹材加工業正興盛的時候,1966年由南投縣工藝研究所(今台灣手工藝研究所)開始實驗,1990年代技術逐漸成熟。層積材的製作必須將原材進行截切、劈片、鉋條,經過除油後再經由碳化與乾燥形成竹片。之後再將處理過後的竹片經過膠合、加壓的過程作成層積竹材。如今30年過去了,層積竹材仍然是竹山幾個工廠的核心技術,可用來開發多樣化的產品──家用品、傢俱、貼皮等等皆能以層積竹材製成,其特色是材料穩定不易變形,板材堅軔,彈性好,防水性好,強度變異性少。

圖七:愛因斯坦人像雕刻》,林裕允作品。(作者自行拍攝)

竹材加工曾經在1950年代是遍及全台的熱門家庭副業,當時竹製品涵蓋了建築、農具、婚俗、生活用品等方面,據說當時竹山最熱鬧的橫街上家家戶戶都加入家庭手工的行列。到了1960年代,竹細編製品是外銷的大宗,由於竹山是原料(桂竹、孟宗竹)的生產地,加上有竹加工基礎的人才,這些人的基礎來自於日治時期外銷政策之下的竹藝教育,政府開始注意到竹山,協助竹山籌組三大林業生產合作社,也同時設立南投工藝研究班。1970代,1971年竹山工業區完工,竹加工廠雨後春筍般地設立,日本廠商也因為國內經濟環境改變而轉投資台灣,進行技術移轉。我國政府也積極輔導國內工廠、研發竹加工機械,最鼎盛的時候竹山有一百多家的竹加工廠,這時期更多半手工半機械製品同時供應內需與外銷市場,產品包括竹簾、竹籤、不求人、竹鳥籠、茶杯墊、風鈴等等。1974年竹山高中設立美術工藝科並規劃一系列竹藝課程,與國立藝專工藝科、師大工藝系、台南家專美工科同為正規教育機構內進行竹藝教學,其他地區則有開設竹材加工技術訓練研究班。竹山高中美工科孕育了許多竹工藝人才,這些工藝師現在是竹工藝業界的中流砥柱,享譽海內外。19701980年代整個竹加工產業可以說是達到高峰,一直到1986年,人力成本較低的東南亞、中國等地的竹製品逐漸取代台灣的竹材加工品,台灣竹加工產業外銷優勢不再,加之塑膠、鐵等其他材料的製品取代竹材使用,竹山竹加工廠數量快速下跌。註三

如今存活下來的竹加工廠有一類是供給特定市場的竹製品,如竹劍、竹樂器、精緻竹藝品,另一類是擁有特殊加工技術的工廠,如層積竹材加工。正因為竹山經歷過這段竹加工時期,在竹山文化園區內才能匯聚這麼多不同加工方式製作而成的工藝品,透過這些「物」與不同時期的生命經驗連結,竹文化園區提供了一窺過往竹加工歲月的機會,如今已不再是那個大量加工生產竹製品賺取外匯的時代了,處於當代的參觀者參觀竹工藝品,動手「玩」它們,除了緬懷過去,學習新知,更重要的是重新與竹子產生親密的關係。竹工藝與參觀者、使用者關係的形塑可以對應到竹工藝在當代定位的命題──竹工藝的未來應該走向何方呢?這個問題不應只留給策展人與工藝師,這個問題是屬於每一位參觀者的。針對這個大哉問,除了原地深思,也可以走出博物館,或許就到竹山老街,聽聽工藝師怎麼說,看看他們怎麼做。下面我將藉一件竹山的室內裝置藝術,談談竹工藝的當代定位之可能性。

療癒與厭世:竹工藝的當代思考

想像走進一個會議室開會,這個密不透風的會議室,打著日光燈,光溜溜的牆壁反射出慘白的光線,多麼令人消沉,心頭的壓力是多麼加沉重呀。此時如果吊上一盞竹燈籠,加之以亂編法的竹編裝飾包裹牆壁,金黃色的竹材反射出柔和的光芒,讓整個空間頓時溫暖不少。這個場景並非止於想像,而是真實存在。工藝師蘇素任,就受民間企業之託,與設計師合作打造一個竹會議室。「竹青庭」人文空間是她與設計師合作操刀的另一作品(圖八)。享用著竹山當令食材,佐以竹色與竹香,用餐不再是單純地填飽肚子,五感都照顧到了,實在療癒。

圖八:竹青庭人文空間。(圖片來源

當代工業社會凡事求快,人們生活步調緊湊,壓力也大,以當下流行用語來說,在這種環境下使人十分「厭世」,為了紓解這種厭世之情,各式「療癒」方式就出現了,物質、非物質方式都可能有療癒的功能,一個紓壓小物、一張可愛貓圖、小海豹插圖等等皆有療癒的效果。即使種種不同形式的療癒方式效果因人而異,難以找出哪些事物具備療癒的潛力,但是如「竹青庭」的例子,竹工藝品透過與空間的對話,改變整體空間的氛圍,達到其療癒功能;另一些竹藝生活用品則透過功能面與使用者連結,將生活質感化、美學化。

物質提供人們想像另一個社會、另一套生活形式的方法。物,可以被在地人解讀為生活用品,也可以被參觀者、使用者解讀為藝術。當消費者購買這些東西,重新定義它們,它在生產地的價值也就轉變了。從家庭手工到專業竹加工,是從家用轉變為市場的過程,從竹加工到當代呢?再者這些轉變涉入製作技法的修正,原料處理的改變,生產形式的調整等等,物,正是在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行動中被製作出來,正是在工藝師與工藝競賽中被製作出來,竹工藝品與竹工藝,從來就是不斷改變。因此與其一開始就不斷強調竹材的環保、永續性、文化意義、社會公益,不如先思考諸如此類的價值可以如何透過「竹」來達成。我認為「厭世與療癒」不只反映出當代人的狀況,可以作為當代竹工藝進入使用者生活的一個切入點,進而開啟使用者一連串的思考。當然,竹山小鎮的亮點不只有「竹青庭」,如果花點時間細細在鎮上漫遊,你將會發現竹工藝品點綴各處,發揮畫龍點睛之妙,竹山小鎮如同一個珠寶盒。

在竹山文化園區裡面,策展人嘗試以另一種方式將竹工藝帶入參觀者的生活中。導覽人員總是會問參觀者一個問題:「當有三種材質的椅子給你選擇,鐵椅、竹椅、塑膠椅,你選哪個?」在個人層次上所作出的選擇,不只與許多產業相關聯,也與不同的理念相關聯。使用者的每一次選擇,製作材料的選擇,可能使一個產業的運作得更好或者也可能消失;每一次選擇在環境保護、能源消耗、碳足跡等議題上,往更好的方向推進或者倒退變得更差。即使策展人想討論的議題是如此嚴肅如此重要,第一步還是要讓所有參觀者親近,否則這些議題就不可能引起共鳴,在文化園區轉一遭,不難發現絕大多數的竹藝品都能「玩」,而且強調去「玩」。我認為這展現了策展人對於竹藝品的看法,竹藝術品應該從展示櫃被解放出來,不只是回歸到它們原初是被日常使用的狀態,更是透過與之互動為生活帶來歡愉,療癒大家。因此,參觀竹文化園區的小孩與家長,他們的笑容正是本文一開始大哉問之解答。

竹工藝在當今厭世的氛圍中可以是療癒的角色,這只是竹工藝的其中一個可能性而已,在不同的關係中,竹工藝可以走出更多不同的方向。無論如何,使用者及參觀者,也就是「我們」,在竹工藝的未來中比我們想像的更加重要。體認到自身做選擇的重量之後,下一個問題或許是如何從使用者被動地被療癒,轉化為積極而主動地將社會推往更療癒的方向。

最後回到STSer所感興趣的問題,為何社會學家馬克思與科學家愛因斯坦會被併置在一起?是因為馬克思告訴我們應該注意被忽略的農人與勞工,所以我們應該多看看竹山的竹農、茶農、各產業工作者、式微中的竹工藝,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這些人流下汗水與累積,竹山文化園區會這麼豐富嗎?是否因為愛因斯坦象徵著科學精神,向過往的竹加工技術致敬,並期許未來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抑或是STS精神的展現,竹產業從來就不是工藝師的事,也不只是竹加工廠的事,而需要大眾積極去參與?又或者其實只是策展人的一個惡趣味而已?這個問題就留給讀者品味一番囉!

註解:
註一蕭瓊瑞(2015),工藝成就獎得獎者專輯:2013/竹藝漆合 李榮烈。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註二邱錦緞(2019),織情達藝:邱錦緞竹編創作集。彰化: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註三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1),品竹游藝:臺灣特色竹工藝文化》。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景點資訊:
竹山文化園區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建國路742
電話
049-2660192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及國定假日:上午9:00至下午5:00
週一、二休館,如逢國定假日則開館

竹青庭人文空間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菜園路27
電話
049-2660192
開放時間
每日營業:上午11:30至下午5:00
午餐:上午11:30至下2:30
下午茶:全時段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富寮里中正路573
電話
049-2334141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及國定假日上午9:00至下午5:00
週一休館,如逢國定假日則開館

作者介紹:
黃獻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追蹤南投縣魚池鄉的咖啡產業起始與發展過程,探討此案例中國際準則與在地技術之間的關係。

*本文感謝竹山鎮公所黃文賢先生以及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林宜平老師給予寫作上的建議,也對STS多重奏團隊的協助致上謝意,惟文章內容仍由作者自負。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


2020年4月22日

科學家的生涯結構與研究組織變遷:John Walsh讀書會場記(上)

BY passsager No comments

作者:鄒宗晏(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公共政策學系John P. Walsh教授於2019年十月初來台講學,分別在台大、交大與師大進行專題演講。Walsh主要的研究領域為組織理論、科學、科技與創新與智慧財產權政策,並以社會學的觀點探討研究型組織如何回應政治環境的變化。近期的研究著作主要聚焦在美、日本大學與產業連結的關係、研究工具型專利 (research tool patents) 對生醫研究人員的影響以及國家和企業在專利角色上的差異。

負責邀請的台大公共事務所黃心怡教授,協同EASTS期刊、台灣STS學會,在Walsh教授到訪前舉辦讀書會,進行相關著作的研討。本次讀書會包含「科學家的生涯結構變遷」,以及「學術不端與科學組織偏差」這兩個單元,閱讀五篇研究論文,探討當代科學社群特性的重要研究。其中四篇論文,來自Walsh團隊,另一篇則出自於EASTS出版的科學不端專題。本系列場記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記錄「科學家的生涯結構變遷」單元導讀討論內容,下篇則是「學術不端與科學組織偏差」單元。

黃心怡教授導讀上半場文章

科學研究中的交換行為
「科學家的生涯結構變遷」單元導讀人黃心怡教授首先介紹Walsh關於日本科學家交換行為的研究。該研究的初始關懷在於,學術界的商業化風潮如何改變科學社群既有的規範和互動。較早期的學術界商業化案例是美國於1980年通過的Bayh–Dole Act(拜杜法案)。美國大學在過去受聯邦政府補助,大學內產出的研究成果需要收歸政府所有,拜杜法案通過後,美國聯邦政府下放自身的權力,大學研究者可擁有自己研究成果的所有權,並且以此研究成果營利。換言之,拜杜法案給予學院內的學者更多商業合作與創業機會。台灣在1998年參考美國拜杜法案,通過科學技術基本法,同樣鬆綁國有財產法對研究機構研究成果的限制。日本則在1999年發布產業活力再生特別措施法,同樣下放國家委託研究成果予研究計畫執行機構,相當於日本版的拜杜法案。在各國紛紛鬆綁法規,幫助大學學術研究走向商業化的風潮下,Walsh的研究團隊便以日本的學界為例,探討科學社群規範與研究行為的變化。
  
Walsh以日本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的科學家作為研究對象,藉由問卷調查研究科學家之間的資料交換行為。科學家之間可以交換的素材包括論文、資料、作者(authorship)等等。科學家間的交換行為則可分為兩類模式,一般型交換(general exchange)與直接型交換(direct exchange)。一般型交換是科學家基於共享的精神,沒有明確指向地與其他科學家分享研究素材;直接型交換是指雙方基於立即或可預期的利益時,所進行的素材交換行為。若將兩種交換模式與科學社會學家Robert Merton提出的科學社群規範對照,一般型交換較直接型交換更符合科學社群規範裡的共產規範。科學家進行一般型交換時,並非為眼前的利益,而是為了研究的突破、知識的累積,以及社群共同的利益才與其他科學家共享研究素材。
  
日本科學界商業化風氣盛行,對學院內科學家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影響?Walsh的研究團隊發現,科學商業化的風氣出現後,科學家變得善於計算,傾向在有直接、可預見利益時,才做交換。同時,對於無法獲得直接或可預見利益的一般型交換,有更多科學家傾向拒絕其他人提出的一般型交換要求。簡單來說,科學商業化的出現,讓一般型交換變少,直接型交換變多。另外,由於科學家預期在沒有直接利益可供交換的情況下,提出交換要求容易遭拒,因此科學社群內整體交換詢問量明顯下降。

學術交換行為的轉變

科學家的交換行為,在鼓勵大學科學研究商業化的法規定立後,出現結構性的轉變,科學家間直接型交換變得越來越多。交換行為的轉變也顯現科學社群內部規範出現變化,科學家逐漸變得勢利,科學社群也逐漸以互利共生為主。隨著科學社群結構性的轉變,擁有較多資源的科學家,能夠透過直接型交換快速累積研究發表與名聲;沒有可交換素材的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則會更加辛苦。換句話說,科學商業化的風行,除了轉變科學社群的行為與規範,也讓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現象更明顯。

科學家的生涯歷程
Walsh的第二篇文章則利用Web of Science資料庫的期刊論文,分析不同世代的科學家在天文學、生態學與機器人三個領域的職業生涯變化。由於該研究的資料範圍從1960年代到2010年代,時段很長、資料量也十分龐大,因此Walsh在這篇研究與資料科學領域的學者合作,以便分析如此龐大的資料。如下圖圖二所示,該篇研究將科學家按照其在期刊論文中的貢獻,可以分為領導作者(lead authors)與輔助作者(supporting authors)。科學家在學界的生存狀態可再分為五種類別(transients, junior dropouts, early-career dropouts, midcareer dropouts, full-career)。

科學家學術生涯的模型

從世代的角度分析科學家的生命歷程,Walsh與其團隊發現,這三個領域擔任期刊論文領導作者的比例,從1960年代到2010年代,都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早期世代裡科學家可以當到領導作者的比例較高;較晚入行的科學家,例如2010年才入行,能夠擔任領導作者的比例相較1960年代就少很多。這樣的趨勢在天文學、生態學與機器人三個領域都十分明顯。

不同領域與世代學者成為領導作者的比例

如果將焦點轉到只發表一篇論文旋即離開學界的暫時作者(transient author),暫時作者在天文學界佔比較低,在生態學與機器人領域則佔較高比例。此外,從1990年代開始,生態學與機器人領域的暫時作者比例就開始逐漸成長。

各領域不同世代中只發表一篇論文的學者占比

Walsh的研究團隊也探討不同世代科學家在學界的生存率——待在學界多久就會離開。透過引入半衰期的概念,他們發現,1980年代入行的科學家半衰期有30年,代表1980年代入行的科學家經過30年後有一半的人會繼續留在學界;2000年代進入學界的科學家與1980年代的科學家相較,半衰期從30年降到15年左右;2010年代入行的科學家,學術生涯的半衰期甚至只有5年。科學家學術生涯半衰期隨年代快速下降,意味著越年輕的世代,待在學界的時間遠少於2030年前入行的世代。

各個領域科學家世代的職涯半衰期


該份研究同時也發現,如果一位科學家在學術生涯中有機會擔任領導作者,則他在學界的生存率會升高;如果始終擔任輔助作者,該位科學家有很高的機率不會在學界久待。總結Walsh對於天文學、生態學與機器人學三個學術領域的科學家生涯研究,三個領域都出現,年輕科學家愈來愈無法久待的現象。
 
書會上半場討論

上半場討論
讀書會上半場的導讀結束後,當天與會聽眾陸續針對Walsh的兩篇研究提問與補充。台大社會系的簡妤儒教授提到,台灣的科技基本法相比於美國拜杜法案,同樣是政府修法鬆綁對大學研究成果的管制,進而促進學術商業化風潮,然而兩個國家的學術商業化風氣仍有不同。美國較鼓勵科學家直接創業應用專利,台灣學者則多由所屬機構處理專利申請和技轉程序,與學院外公司進行產學合作。台灣學院內的學者自行創業,較會受到學術道德上的質疑。(註釋一)

台大社會系的吳嘉苓教授分別就Walsh教授的兩篇文章提出問題。對於日本學界交換行為的研究,吳嘉苓指出,日本是一個重視輩分的社會,既有的權力關係對科學上的交換行為可能有哪些影響?另一方面,今日學界跨國合作交流的機會逐漸增加,台灣作為學術小國,當與歐美科學家共享研究資源時,該如何自處,才不至於落入從屬的處境?針對不同世代科學家的學術生涯,放在台灣的情境,同樣與歐美學界的生態有所不同。台灣科學家在菁英大學的生存之道,是要能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研究,然而在排名中後段的大學,可能只要有穩定的期刊文章發表即可。因此,Walsh的研究頗為值得台灣有相同興趣的研究者借鏡;台灣的研究者可以帶著相似的問題意識,藉由公開的期刊論文資料,研究台灣學者的學術生涯,以此凸顯學術小國科學家的特色。另外,現場有聽眾提到學界領導作者與輔助作者長的人數變化,可能的機制是什麼?

黃心怡認為之所以越晚進入學界的研究者待的時間越短,也較少有機會能擔任論文的領導作者,現象背後的機制可能與學術研究計畫和組織規模的擴張有關。擴張的研究計畫與組織規模,需要更多的輔助作者投入研究,然而擔任領導位置的作者人數則不一定會增加。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各別學科由學界轉入業界的門檻不同,例如Walsh所研究的機器人與生態學領域,相較於天文學,學院內的科學家有更多機會可以轉入業界。關於台灣科學家的交換行為或職業生涯,黃心怡表示已初步蒐集近20年台灣研究機構或大學內學者的發表資料,之後也會繼續蒐集更早期的資料。未來有潛力將台灣學者的學術發表與政府研究經費預算合併比較,藉此研究台灣的學術研究預算分配政策是傾向菁英主義抑或公平分配的邏輯。

上半場讀書會的最後,交通大學電機系的楊谷洋教授分享自己在台灣從事機器人研究的經歷。楊谷洋提到,他從1990年開始回台灣的電機系任教,當時台灣機器人領域的學者人數很少,研究也多數是基礎研究的延伸,一個老師一年拿一到兩個50萬的計畫就差不多。他也自陳,當初會投身機器人研究領域,其實並沒有想這麼多。那時研究機器人尚無商業利益,後來台灣學界受到政府召喚,加入經濟成長的行列,科學家從事研究不僅可以發表論文取得學術聲譽,更有機會換取商業利益,甚至擠身政商界。楊谷洋也以自身所處的控制學會為例,討論台灣機器人領域學者的學術生涯歷程。學會中的理監事有三分之二以上都待了快三十年以上,科學研究計畫規模越來越龐大的現在,團隊中的領導人還是只有幾個而已。
 

【註釋一】感謝政治大學劉宏恩教授與台灣大學簡妤儒老師進一步的補充與解釋。劉老師指出在美國,若是政府補助研究計畫的研發成果,專利權人也可能是學校而非學者個人,廠商同樣要透過學校的技轉程序,或是學者透過到校外創業成為「廠商」,藉此取得授權。簡老師解釋雖然台美兩地看似都鼓勵科學家申請專利並且獲利,美國的文化脈絡比較鼓勵個人創業家精神,但台灣過去對於研究者兼職的爭議(後來兼職法規有鬆綁)、以及社會存在不應用公家單位的錢謀私利的看法等制度與文化脈絡,使得兩地研究者直接創業或利用專利的現象不同。

參考閱讀
Shibayama, Sotaro, John P. Walsh, and Yasunori Baba. 2012.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nd exchange of scientific resources: material transfer in life and materials sciences in Japanese universi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7(5) 804-830.

Milojević, S, F. Radicchi and JP Walsh. 2018.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s of scientific careers: The rise of the temporary workfor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 (50)12616-23.

作者簡介:科技與社會所碩士,目前於台灣大學環境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之環境毒理暨職業生理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