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禹安(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
本書書封由時報出版提供
2018年7月時報文化出版了美國醫師作家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的新書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譯作──《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以下簡稱《基因》),並且在8月與誠品書店合作,邀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于宏燦教授、《基因》一書的審訂者和導讀人,進行兩場新書導讀演講,分別是8月25日敦南夜講堂的〈實驗如何變魔鬼:基因研究的歷史〉,以及8月30日信義演書場的〈面臨兩難的科學:基因研究的道德爭議〉【註一】。
STS多重奏受時報文化執行企劃林進韋先生之邀,派員記錄兩場新書演講內容。兩場新書演講分別介紹該書的上、下半部,本文將併陳這兩場演講的異同之處,將演講內容分為:說書與說書人,上、下半部的書籍導讀,講者的觀點與補充,共計三個小節進行描述。
說書與說書人
講者于宏燦教授首先詢問在場觀眾的學科背景,藉此帶入關於書名和譯者的介紹。前者因在場觀眾舉手反應並不踴躍,他反問:如果連學科背景這類的資訊,大家都傾向不公開,那麼像基因遺傳裡更私密的資訊,態度是可想而知的。後者則是在詢問觀眾有誰是文史哲相關訓練,推崇這些學科訓練的價值,強調像莊安祺這樣譯文精確流暢的譯者,其貢獻是無價的,是讀者們重要的眼睛。
再者,于教授從作者的生平和寫作動機,帶入自己和這本書以及這系列講座的關係。作者辛達塔.穆克吉過去在史丹佛大學和牛津大學受的是生物醫學實驗室訓練,取得博士資格後前往哈佛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士資格。進入臨床後除了致力於實驗室研究,也致力於科普寫作,第一本著作《萬病之王》得到普立茲獎和衛報第一本書獎的肯定,《基因》則是他第二本書。
要了解作者為何寫作《基因》,就要從他的身世說起。他是現在所謂的東孟加拉人,要了解何謂東孟加拉人,則要回溯到1947年的「印巴分治」事件。印巴分治是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根據主要宗教印度教和回教的差異,將英屬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現民族獨立。但分治從頒布到實施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民眾在未妥善安頓的情況下,造成龐大的難民潮,作者辛達塔.穆克吉的祖父母輩和父母輩作為在東孟加拉(分劃為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舉家遷徙到加爾各答,除了生活困頓,許多家人也開始出現精神病症。該如何理解家族精神病史這般融合基因遺傳和後天環境影響的概念(于教授強調的「特徵=基因+環境」概念),成為作者寫作的動機。
儘管印巴分治的例子對我們來說有些遙遠,但換成1945到1949年國共內戰的例子可能就親切的多。同樣作為時代變遷下移民的第二代、同樣作為生物學者(醫師作為研究人類的生物學者),于教授談到自己和《基因》一書的淵源:一方面是去年到京都大學客座時,就已經在丸善書店用1800日圓購買本書英文版,另一方面則是受到曾任國家講座教授的陳文盛先生推薦,為本書進行導讀。陳文盛教授過去任職於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過去是遺傳學研究所),榮退後寫作科普作品《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榮獲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獎佳作。于教授謙虛地說,可能是因為他和陳教授曾提及自己在遺傳學課程進行的遺傳學史教學【註二】,才被「真正的專家」推薦為本書寫導讀文章。
《孟德爾之夢》書封與作者陳文盛教授,圖片來源:《科學人》粉絲團
上、下半部書籍的導讀
儘管于教授自謙不是專家,但是兩場總計三小時的演講,觀眾反應相當熱烈。兩場演講大抵上分成基因定序前後的遺傳學發展,前者聚焦在達爾文及孟德爾的學說發展,後者則是基因檢測下的倫理困境。然而為了達到前情提要的效果,兩場演講都有觸及到達爾文及孟德爾的介紹。
在兩場演講裡,于教授都問了觀眾兩個相同的問題:一個是,為何一本介紹基因的書要從達爾文及孟德爾談起;另一個是,如何從下圖認出孟德爾是誰?
孟德爾與其他修院修士合照,圖片來源
第一個問題于教授並沒有直接回答,但他舉了一本書證明這兩人對於遺傳學的重要性。這本書50 Years of DNA是與《自然》期刊(Nature)合作,於1953年華生和克里克發表DNA雙股螺旋結構的五十年後出版的書。即使是一本討論當代遺傳分子生物學的書,仍然從這兩人談起,可見兩人在發展遺傳學相關概念的重要性。
第二個問題答案則是後排右一,手握著花朵的修士【註三】。在演講中,于教授也分享他到捷克馬薩里克大學的孟德爾博物館(Mendel
Museum of Masaryk University)參觀的照片。博物館保留了當時植物溫室的磚石地基,以及大量的手稿、照片。于教授展示的照片裡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在國高中生物課本裡看到的AaBb,是直接出現在孟德爾的手稿裡的。
在第一場的演講裡,于教授花了不少篇幅介紹達爾文:除了他在劍橋大學如何荒廢醫學院學業,投入生物學研究及標本製作之外,還提到小獵犬號船長Robert
Fitzroy同樣特別的身世,以及他對生物學研究的興趣。除此之外,于教授也介紹發現DNA雙股螺旋結構的歷史,並強調Rosalind
Franklin拍出的晶體繞射圖片「照片51」是解開DNA結構的關鍵證據。
在第二場的演講裡,于教授則進一步介紹馴化的歷史以及新生兒基因篩檢的爭議。于教授告訴觀眾,新生兒基因篩檢技術為我們帶來新的倫理挑戰,一個不同於過去優生學當事人只能被動、被迫做出選擇,得以主動選擇促使我們思考人類的命運;然而馴化的歷史提醒我們人類對於基因的操弄一直存在。他引用作者穆克吉的文字說道:「遺傳學由簡單的生物移轉到人類身上,其挑戰就是要以新的方式思索遺傳、信息流、功能和命運的本質」(頁310)。
講者的觀點與補充
除了扮演說書人的角色之外,于教授在兩場演講中也提出三個自己的觀察和論點,相關討論記錄在最後這一小節裡。
其一是在介紹孟德爾和達爾文時提到關於科學方法上的討論,科學方法大致上可以分為歸納法(induction)和演繹法(deduction),于教授認為讀者們一般可能會給歸納法高於演繹法的評價,也就是使用歸納法的研究價值高於演繹法的研究,例如用演繹法寫出《物種起源》的達爾文研究價值高於用歸納法計算性狀比例的孟德爾。但于教授認為,這是需要被修正的觀念。他以英國醫師John
Snow如何歸納出導致倫敦霍亂發生的可能原因為例,認為這是我們一直以來低估的歸納的力量。近年來流行的大數據研究,也是歸納法推演到極致的表現,透過數據歸納出趨勢,但並不見得驗證什麼假說。
其二是他提出的一個觀察,關於《物種起源》的翻譯傳播。于教授羅列《物種起源》從1859年英國版出版後,1860年出版德國版,1862年出版法國版等等,直至1896年由立花銑三郎出版日文版,而中文版遲至1920年才由馬君武先生翻譯後出版。該如何看待這樣的翻譯時間差異,仍有待一個歷史學的解釋。
其三是回應生命科學系學生的問題,同學問說,自己作為基因研究的入門者,該用什麼心態面對自己的研究可能帶來的影響及危害。于教授以《基因》一書〈未來的未來〉一節回應,內文提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Paul
Berg在一場遺傳學會議中提出重組DNA技術可能性時,被學生問到將新基因永遠引入人類基因組的可能,他們想透過遺傳操控基因,預測未來,改變命運,因此Paul
Berg告訴作者「他們的思考已經超過了好幾步,我在擔心未來,他們擔心的卻是未來的未來」。于教授認為,他從美國對於基因研究的討論看到的是美國科學家的自制能力,不論是共識會議的舉辦或是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行政規範,因此他是樂觀看待這樣的發展的。
講座側拍,圖片由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註二】 關於于教授在遺傳學史教學裡使用的教材,可見延伸閱讀1.2.。
【註三】 對於孟德爾的生平有興趣的人,可閱讀《基因》一書第一部,尤其是「他愛花朵」的章節,章節名稱則取自他的訃文內容。
延伸閱讀
1. A.H. Sturtevant (1965). A History of Genetics.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 陳文盛(2017),《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台北:遠流出版社。
3. Julie Clayton and Carina Dennis (2003).
50 Years of DNA.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5. Jonathan Harwood (1993). Styles of Scientific Thought: The German
Genetics Community, 1900-193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李尚仁(2017),〈圖解霍亂傳播:史諾的傳奇與真實事蹟〉。《科學發展》534,82-84。
*作者介紹:陳禹安,基隆人,長庚大學醫學生暨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
**本文感謝時報文化出版社企劃林進韋先生邀稿並協助審稿,感謝陽明科社蔡令儀同學進行審訂,惟文責由作者自負。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