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Ian Hacking)
巨作很罕見。本書是巨作,讀了就知道。
跳過這篇導讀。讀過書之後,如果你想知道這本書在半個世紀以前是怎麼形成的,它的影響,以及針對它的論點而發生的爭論,再來讀本文。如果你想知道一位過來人現在對這本書的評斷,再來讀本文。
本文是本書的導言,而不是孔恩其人與其事功。孔恩提到這本書的時候,通常只寫《結構》二字;口語,他會直言「那本書」。我遵從這個用法。《必要的張力》【註一】 是一本精彩的論文集,收集了孔恩在《結構》出版前後不久發表的哲學論文(而不是歷史論文)。它可以視為對《結構》的一系列評論與擴充,因此當作指南讀物,再適合不過了。
《必要的張力》,圖片源於此
由於本文是為了介紹《結構》而作,討論的範圍以《必要的張力》為限。不過,我想提醒大家,孔恩在交談時,往往會說《黑體與量子不連續》【註二】 正是應用《結構》的實例。這書研究的是十九世紀末普朗克(Max Planck, 1858-1947)發動的第一次量子革命。
正因為《結構》是巨作,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讀它,運用它。本文表達的只是許多可能看法中的一種。《結構》導致一批關於孔恩其人其事的書。《史丹佛哲學百科》有一篇短文介紹孔恩一生的研究貢獻,非常精彩,不過觀點與本文不同。【註三】孔恩對於自己一生與學思的回顧,可參閱一篇1995年的訪問稿,收在《結構之後》一書。【註四】 討論孔恩的書,他最欣賞的是《重建科學革命》。【註五】 孔恩的著作清單可以在《結構之後》找到。【註六】
關於《結構》,有件事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那就是:像所有的巨作一樣,它是充滿熱情的作品,亟欲撥亂反正。甚至從它毫不起眼的開篇第一句就可以看出:「要是我們不把歷史看成只是軼事或年表的堆棧,歷史便能對我們所深信不疑的科學形象,造成決定性的變化。」【註七】孔恩想改變我們對於科學的理解—科學正是令人成為萬物之靈的那些活動,無論是福是禍。他成功了。
1962
本版是《結構》五十週年紀念版。《結構》出版於1962年,很久以前的事了。科學已經起了根本變化,當年科學的女王是物理,孔恩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物理學家。懂物理的人不多,但是每個人都知道物理是行動重地。冷戰正在進行,因此大家都知道核子彈的事。美國的學童必須演習在空襲時蜷縮到課桌底下;每個城鎮一年至少做一次空襲警報演習,每個人都得就地尋求掩蔽。反對核武的人拒絕尋求掩蔽以示抗議,警察會逮捕,有些人真的遭到拘捕下獄。1962年9月,民歌手狄倫(Bob Dylan, 1941-)首次表演〈滂沱大雨將落〉;每個人都以為那是指核彈落塵。那一年10月,古巴飛彈危機爆發,那是1945年以來世界最接近核子戰爭的一刻。物理與核子威脅在每個人的心頭。
1962年版的《結構》,圖片源於此
俱往矣。冷戰事過境遷,物理不再是行動重地。1962年的另一件大事是:諾貝爾生醫獎頒給克里克(Francis Crick, 1916-2004)與華生(James Watson, 1928-),表彰他們的DNA分子生物學研究;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佩魯茲(Max F. Perutz, 1914-2002)與肯德魯(John C. Kendrew, 1917-1997),表彰他們的血紅素分子生物學研究,那是變化的先聲。今天生物技術當道,孔恩以物理科學與物理學史做為科學的模型。讀完本書後,你必須決定他對物理科學的觀察,有多少在現在生機蓬勃的生物技術世界中仍然站得住腳。還有資訊科學,還有計算機對於科學實作的影響。甚至實驗也走樣了,因為計算機模擬已改變了實驗,甚至取代了部分實驗。此外,每個人都知道計算機改變了通訊模式。在1962年,科學研究成果是在科學集會中、研討會中宣布的,或是以論文預印本、正式刊登於專業期刊的論文公諸於世。今天發表研究成果的主要模式,是透過電子檔案庫的管道。
過去半個世紀還發生了另一個根本變化,它影響了《結構》的核心—基礎物理學。在1962年,有兩套宇宙觀互相競爭:穩態宇宙與大霹靂。它們對於宇宙的圖像與起源,構想完全不同。1965年之後,以及幾乎是幸運地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之後,只剩下大霹靂充滿待解的問題,成為常態科學研究。1962年,高能物理似乎繼續不斷地發現新粒子。現在稱為標準模型的理論從混沌中理出了秩序,我們還不清楚如何將重力整合到標準模型中,不過它的預測極為精確,教人驚豔。基礎物理學也許不會再發生革命了,然而出人意料的事必不可免,也不會少。
如此說來,《科學革命的結構》這本書也許—我說的是也許—與科學史上過去的時代比較相干,與今日的科學實踐關係不大。
但是這本書到底是歷史還是哲學?1968年3月,孔恩發表一場演講,一開頭他便堅決地說:「我在各位面前是以職業科學史家的身分發言,……我是美國歷史學會的會員,而不是哲學學會。」【註八】 但是當他重新組織自己的過去,他越來越強調自己一直對哲學情有獨鍾。【註九】 雖然《結構》對科學史社群產生了立即而重大的衝擊,它對科學哲學、甚至大眾文化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筆者便是以這一觀點撰寫這篇導言的。
結構
本書將結構與革命放在書名中,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孔恩不但認為科學革命是事實,還認為它們有一結構。他仔細描繪了這一結構,並為結構中的每一節點取了好用的名字。他有發明箴言的天賦;他的命名已經掙得非比尋常的地位,因為一開始那些詞雖然顯得晦澀,有一些現在已成了日常用語。以下便是孔恩為科學革命勾畫出的過程:一、常態科學(第二~四節—孔恩認為《結構》只是一本書的綱要,而不是書,因此《結構》裡只有「節」而無所謂「章」);二、解謎(第四節);三、典範(paradigm;第五節)(paradigm這個英文字當年是罕用字,但是《結構》問世之後,這個字逐漸流行,至今已覺不新鮮);四、異常(現象/事例)(第六節);五、危機(第七~八節);六、革命(第九節),建立新典範。
那就是科學革命的結構:常態科學擁有典範,致力於解謎;接著出現了嚴重的異常事例,導致危機;最後以一新典範解決危機。另一個著名的詞並沒有出現在各節的題名上:不可共量(incommensurability)。它的意思是,在革命與典範轉移的過程中,新概念、新主張與舊的無法進行嚴密的比較。即使使用同樣的字詞,意義也不一樣。從這個概念衍生出另一個概念:新理論取代舊理論,不是因為它真實,而是因為世界觀變了(第十節)。本書以一個教人不安的想法作結:科學的進展並不是一條通往真理的直線,而是脫離不妥當的世界觀,脫離與世界不妥當的互動(第十三節)。
讓我們一一檢視這些點子。用不著說,這一結構乾淨利落得不像話。科學史家抗議道,歷史不是那個樣子的。但是,孔恩能洞見這一簡潔的通用結構,正因為他不是科學史家,得歸功於他身為物理學家的本能。孔恩對科學的刻畫,一般讀者都能懂。那幅科學圖像有個優點,就是大致是可以測驗的。科學史家可以仔細觀察他們熟悉的重大變化,判斷是否符合孔恩的結構。不幸的是,《結構》出版後,質疑「真理」概念的懷疑學派興起,那些學人也濫用了孔恩的想法。孔恩並沒有這種意圖,他熱愛事實,追求真理。
革命
革命一詞讓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政治事件: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每件事都推翻了,新的世界秩序開始了。首先將這個概念擴展到科學的也許是康德。康德認為史上有兩次重大的思想革命,可是在他最偉大的傑作《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1781)中,隻字未提(這也是一本罕見的巨作,但不像《結構》一般引人入勝!)。第二版的序(1787),他以算得上絢麗的文字提到了那兩個革命事件。【註十】 一個是數學實作的變化,從巴比倫、埃及習用的技術轉變成希臘式的—以從公理推出的定理證明幾何命題。第二個是實驗方法與實驗室的興起,那一系列變化的起點,康德追溯到伽利略(Galileo)。僅僅兩大段中,革命一詞便重複了好幾次。
請留意,雖然我們將康德視為純學者,他可是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代。人人知道整個歐洲即將發生巨變,更別說兩年後就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康德發明了科學革命這個概念【註十一】,但是他在一個腳註中承認,他並沒有尋繹歷史細節【註十二】, 我身為哲學學者,覺得他的坦誠十分有趣,也無可厚非。
孔恩第一本討論科學與科學史的書並不是《結構》,而是《哥白尼革命》【註十三】。科學革命這個概念已經十分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許多著作討論十七世紀的那一場科學革命。培根(Francis Bacon)是革命的先知,伽利略是燈塔,牛頓(Isaac Newton)是太陽。
《哥白尼革命》,圖片源於此
第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瀏覽《結構》的讀者不大可能注意到),孔恩討論的不是獨一無二的、特定的一場科學革命。那是與孔恩假定蘊涵一結構的科學革命不同種類的事件。【註十四】 甚至在《結構》出版前不久,他就提出「發生過第二次科學革命」。【註十五】 那是在十九世紀初期;整個新的研究領域都數學化了。熱、光、電、磁學都有了典範,突然間,一大堆尚未分類過的現象開始有了意義。這與工業革命同時發生、攜手並進。這可以當作現代科技世界的起點。但是,這個第二次革命與第一次科學革命一樣,都沒有展現多少《結構》的「結構」。
第二點值得注意的是,孔恩的前一世代—廣泛討論過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那個世代,是在物理學發生根本革命的世界中成長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1905)與廣義相對論(1916)產生了我們難以想像的震撼力。一開始,相對論在人文、藝術領域中產生的反響,比真正的物理實驗結果大多了。沒錯,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艾丁頓(Arthur Eddington, 1882-1944)率隊到西非觀測日蝕,驗證愛因斯坦的預測,轟動一時,但是相對論整合到物理學許多分支裡是後來的事。
那時還有量子革命,也是分兩個階段完成。先是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量子概念;1926~1927年完整的量子理論問世,因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的測不準原理而大功告成。相對論加上量子論,不僅推翻了舊科學,也顛覆了基本形上學。康德認為牛頓的絕對空間與一貫的因果原理是思想的先驗原理,是我們人類理解這個世界的必要條件。物理學證明他完全錯了。因與果只是表象,不確定性潛伏於實在界的基礎。革命成了科學世界的常態。
孔恩之前,巴柏(Karl Popper, 1902-1994)是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哲學家—我是說他擁有最多科學家讀者,而且相信他的科學家相當多。【註十六】 第二次量子革命時巴柏正進入成年,他因而認為科學是透過臆測與否證進步的(他有一本書書名就是《臆測與否證》)。那是一個道德主義的方法論,巴柏宣稱科學史上有許多實例。首先,我們建構大膽的臆測,儘可能付諸檢驗,結果它們都經不起考驗。臆測一旦遭到否證,就必須建構合乎事實的新臆測。只有經得起否證的假說才算得上「科學」。這種黑白分明的科學觀在二十世紀初的科學革命之前,是不可思議的。
孔恩對於革命的強調可以視為巴柏否證論的下一階段。他以「發現的邏輯或研究的心理學」說明否證與革命的關係。兩人都以物理學為科學的典型,都在相對論、量子論問世之後形成自己的想法。今天的科學看來並不一樣。2009年,《物種原始論》出版一百五十年,各地都有盛大的慶祝活動。經過書、展覽、紀念活動日的洗禮,我相信許多旁觀者都會認為《物種原始論》是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科學著作。然而,《結構》根本沒有提過達爾文革命。本書第十三節(頁210-211)的確使用了「天擇」概念,而且舉足輕重,但是只當作科學演化的類比。現在生命科學當道,取物理學的地位而代之,我們必須追究達爾文革命與孔恩的結構吻合的程度......(詳細全文請參該書)
【註一】、Thomas S. Kuhn, The Essential Tension: 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tific Tradition and Change, ed. Lorenz Krüger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註二】、Kuhn, Black-Body and the Quantum Discontinuity, 1894-191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註三】、Alexander Bird, “Thomas Kuhn,” 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 Edward N. Zalta,
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09/entries/thomas-kuhn/.
【註四】、Kuhn, “A Discussion with Thomas S. Kuhn” (1995), interview by
Aristides Baltas, Kostas Gavroglu, and Vassiliki Kindi, in The Road since
Structure: Philosophical Essays, 1970-1993, with an Autobiographical Interview,
ed. James Conant and John Haugelan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pp. 253-324.
【註五】、Paul Hoyningen-Huene, Reconstructing Scientific
Revolutions:Thomas S. Kuhn’s Philosophy of Science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註六】、見註4,頁325-335。
【註七】、見本書,頁11。
【註八】 、Kuh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History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e Essential Tension, p. 3.
【註九】、見註4。
【註十】、Immanuel Kant,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 & ed. 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107-109.
【註十一】、康德超越了他的時代,即使以思想革命而論,他也超前。知名的科學史家柯恩(I. B. Cohen, 1914-2003)對於科學革命這個概念做過詳盡的研究。他引用了十八世紀日耳曼科學家李希騰伯格(G. C. Lichtenberg,
1742-1799)的評論如下:「比較1789年前後revolution(革命)這個字在歐洲出版物上出現的次數,例如前八年(1781-1789)與後八年(1789-1797),猜猜比例是多少?」他的粗略猜測是一比一百萬。見I. B. Cohen, Revolution
in Science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585n4。要是比較paradigm(典範)這個字在1962年與本書出版五十週年的出現比例,我也會不揣冒昧的引用這個比例:一比一百萬。對的,2012年每一百萬次對應1962年的一次。巧的是,當年李希騰伯格評論科學,廣泛地使用了paradigm這個字。
【註十二】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p. 109.
【註十三】、Kuhn, 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Planetary
Astronom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Though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註十四】、現在有些懷疑論者質疑十七世紀這場科學革命究竟算不算一個「事件」。孔恩對這場科學革命有自己的看法,頗有推倒一世之智勇的氣魄,見“Mathematical versus
Experimental Tradi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Science” (1975), in The
Essential Tension, pp. 31-65.
【註十五】、Kuhn, “The Function of Measurement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1961), in The Essential Tension, 178-224.
【註十六】、巴柏出生於維也納,落戶於倫敦。德語世界中的其他哲學家,為了逃避納粹而前往美國,對美國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科學哲學家對巴柏過分簡單的觀點極為鄙視,但是職業科學家認為他說的有理。後來,正如瑪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
1910-1986)在1966年的觀察:「科學家現在越來越多人讀的是孔恩,不是巴柏」(p. 60)。見“The Nature of a
Paradigm,” in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ed. Imre Lakatos and Alan
Musgra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