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興(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博士候選人)
在東亞有個島嶼國家,政治領導人懷抱打造科技島的夢想。該國因為山高水急,不容易將水攔截並且儲存,因此水作為製造之生產要素之一,水處理技術受到科技產業與工程學界的重視,嘗試將水回收再利用並且增加其利用次數。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清洗晶圓需要純水之水處理技術,而純水得經由自來水之純化而來,另外晶圓清洗之後產生包括有機溶劑、重金屬等廢水,在管末排放或是回收再利用上,也需要廢水之水處理技術。
水處理工程師通常是半導體廠務工作的成員之一,主要負責純水供應與廢水處理的工作項目,需要設計、開發、運作與維護水處理設備及其水質水量監測設備,在知識與技能養成階段就必須接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等學科,操作水處理廠之活性炭吸附、逆滲透薄膜、離子交換、生物處理、高分子混凝等程序控制與單元操作,還有例如酸鹼值、導電度、無機物等水質監測設備操作。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
工程師的職責就是維持純水水質水量之正常供應、廢水處理符合水質標準,以科學園區運作的法規遵循為例,除了水污染防制法之放流水標準,還有科學園區設置管理辦法所規範的污水處理與污水下水道使用標準。而水質檢測設備做為工程師的眼睛,可以讓工程師得知水量、水溫之外,可以看見水中的不純之物【註一】,避免有機物、無機物與溶氧影響晶圓製造,也讓科技廠排放口之廢水排放達標,也得以經由水質的好壞,決定如何調控酸鹼值、酸鹼溶液、化學藥劑等操作參數。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廢水排放中的化學物質都會被管制,甚至政府一開始對於放流水排放可能不分科技產業別而一視同仁,之後才依據產業特性制訂不同行業別之水質管制標準,以便管制特定化學物質污染。另外,水質標準在某重大廢水污染事件發生之前,僅管制廢水排放的「質」,並未管制廢水排放的「量」。以前並未於特定地理區域進行廢水水質及其排放總量的環境監測,直到環境污染事件之後才規範一定排放量以上的科技廠商申報水質水量的即時數據,以作為個別科技公司開發行為的水污染總量管制依據。
該國不只山高水急也地狹人稠,公民社會的環境意識更是水漲船高,例如科學園區所在地的社區居民開始留意他們喝的水來自哪裡?是否有污水排放影響自來水取水?不只廢水當中會有不純之物,而不純之物也可能流佈到自來水水源、或是污染都市河流渠道,不只影響社區居民對於水流的氣息觀瞻,也可能危害自然環境與人體健康。因此才有立法部門修正法律讓水污染趕上空氣污染的防制腳步,率先逐步實施污染總量管制,雖然管制範圍與法律執行成效有待檢驗,但是讓環境總量管制落地並且有擴大管制的可能性。
科技島發展的夢想未竟,有志之士轉而呼籲創新福利島的願景【註二】。科技產業與工程學界不僅得以在水處理技術上創新並且輸出海外,也得以研發水質檢測技術及其設備,讓水質監測設備國產化,該國不僅可以科技創新、科技自造,也造福島國人民,讓科技島民看見不純之物,也與不純之物共存、保持安全距離。
註解:
【註一】以本文向陳信行教授《看見不潔之物:工業社會中知識權威的文化實作》致敬。
【註二】孫友聯(2014)。全球化下的創新福利國家。社區發展季刊,第148期,頁78-86。
【註三】於2012年07月19日上傳 Canon (葉世賢,2011)數位島嶼。照片說明:直潭淨水場,是東南亞最大的淨水場,根據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之資料,直潭淨水場之供水量供應著大台北地區愈三分之二約300萬居民的用水,直潭淨水場目前共有5座淨水設施。
作者簡介:林木興,臺大風險中心助理研究員,曾任科學園區水處理工程師、直轄市政府水權審查員,目前關注與進行〈能源轉型、化學安全〉等研究、講學、倡議與對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