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7日

《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推薦序之一

BY passsager IN No comments


作者:劉士永(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本書書封由聯經出版提供

因「正常」與「不正常」而堅定的心靈

Michel Foucault認為現代社會裡「不正常的人」,在歷史上有三個源頭,一是外部畸形所導致的心理不正常,二是社會或自我認知下需要被改造的個人,以及手淫的兒童們。這三種人起源於不同的歷史時期,定義其為不正常的規範常因時權變,更不盡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看法;這益發模糊了現實生活裡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於是在一般的用語中,「神經病」既可以是醫學專業術語,也可以是臧否毀謗之詞,而「精神病」一詞同樣地游移在發言者立足何種醫學與社會的脈絡上。於是在真實的人生裡,癲狂與天才的心靈經常只是一牆之隔;廣為社會學界推崇的法國哲學家也是實證主義社會學家孔德,卻在瘋人院的禁錮中度過12年的餘生;畫家梵谷一幅幅充滿渦漩的藝術巨作,而今被懷疑是精神分裂症下無可避免的幻覺。然而,因著現代科學醫學的發展,診斷與治療的標準化改變了精神醫學的現代樣貌。只是反思醫學專業與社會觀察後,本書的兩位主編,蔡友月與陳嘉新卻也明白指出,現代精神醫學除了單一化、同質化與標準化的處理方式外,仍舊受到現實社會與文化差異的拉扯與干擾;於是在〈導讀〉中主張:「因而需要賦予精神醫學更多元的圖像,並思考標準化的疾病診斷如何影響不同區域的精神醫學實踐。」

秉持上述的理念,這本《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的撰寫,由兩位主編邀集國內專攻精神醫學、醫學史、醫療社會學、心理學、醫療人類學,以及科技與社會等學者11人,通力合作完成了這本國內首見的「跨界」精神醫學與醫療社會學專著。稱其為首見的「跨界」精神醫學與社會學專著並不為過;因為過去雖有部分單篇期刊論文略涉此一領域,又曾偶見精神醫學家引入社會或文化觀詮釋台灣特定之精神病現象,但都未曾出現過一本集體性的學術專著,讓關注當代精神醫學發展的不同學科之學者們,得以站在各自的專業立場相互交鋒、辯難,甚且為台灣社會特有的精神狀態與心靈現象,提出較具共識基礎的總體性觀察。於是有心的讀者不難在閱讀本書時發現,書中雖各自有作者關注的專業主題,但每篇論文辯證交錯之餘實也常互為側翼。本書如此統整卻又保持學科自主立場的特性,尤須歸功於兩位主編在文稿審定與編輯上的高度要求。又或許是作者們對現代精神醫學的內在限制及台灣社會文化之外部制約,有著學術上深沉的理解乃至臨床實務上切身的體認,促使本書的主旨與內容涵蓋了當前精神醫學與台灣現代性治理的重要面向,也使讀者在面對書中精神醫學縝密而複雜的分析之際,仍能腳踏台灣社會文化溫潤的土壤,而不會產生侈言高論或游談無根的失落感。

本書的編者與作者屬於台灣學界的年輕到青壯世代,他們對於學術思潮的感覺敏銳,議題的掌握十分精準;尤其重要的是,這11位學者的論著都滿足了「中央研究院人文講座」書系,期待增進本土經驗與世界思潮對話的理念。「中央研究院人文講座」設立初衷,除為提升國內通識教育的教學品質外,亦期待將學界的研究積累轉化為大學通識教育的教學基礎,或延伸於滿足社會中堅們對新知的渴望。《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是第二本「中央研究院人文講座」書系專刊,無疑地將更加彰顯這個講座設立的價值,也拉近學術象牙塔與現實人生經驗的距離。對於作者群中無視於學術環境困苦的「青瞑牛」學者,以及無懼「離經叛道」指責的精神醫學家們,真正讓他們能為撰寫本書「吃苦當吃補」的,當然不是ICDDSM在醫學定義上的「不正常」偏執,更不可能是世俗眼光下「正常」的升官發財。其實,作者們對學術的至誠與對這片土地的摯愛,就展現在他們在探討台灣「正常」與「不正常」現象時,逐漸澄清明澈的學術心靈中。《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談的是醫學,也是台灣社會現象,更是你我游移未靖的心靈,值得一讀再讀且再三玩味。

本文由聯經出版授權刊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