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日

《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書介:如何不再恐懼與焦慮,並擺脫偏見想像?

BY YMSTS IN , No comments

 作者:Emily(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一)

(註:因文章內容涉及個人特定生理經驗故擇以筆名發表本文)


本書封由大塊文化提供

  作為一名生理女性,每次與月經相遇都是纏綿不清的心酸血淚史。這一段「孽緣」關係既合作又對抗,愛恨交織數十年。為了解決傳統衛生棉帶來的煩悶異味,我下定決心與糟糕經驗告別,晉升成為棉條愛好者,享受再無煩惱的生理期體驗。我想,即使月經來潮是每位女性的共通經歷,多數人提起恐怕只想避而遠之,撇除生理期不適帶來的種種困擾,如腹痛、腰痠、冒痘、嗜睡,部分存在的心理負面感受,可能源自社會文化結構的外在影響,特別是其外加於女性身體的詮釋。因此生理期是否等於痛苦的代名詞?恐怕得回溯社會結構的運作,讓我們在脈絡下檢視權力不平等的關聯。


圖 1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圖片出處Pexels


  循著既有文獻回溯,不難發現社會對於月經的兩極態度。根據許培欣、成令方(2010)的研究,經血的文化意義一方面是一種正面的「生殖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一種「骯髒」的汙衊象徵,可以產生壓迫性的社會秩序;月事的經驗通常劃歸在私密的,不可訴說的個人領域,受到資本主義市場化的影響,廣告在一定程度扮演了訴諸公眾的角色,然而它所提供的腳本依然受到意識形態驅動,重現生理期需要隱蔽的矛盾。早期的廣告內容將附贈紙袋作為購買衛生棉的貼心舉動,甚至是一種複製偏見的文化想像,可見生理期的汙名仍未完全清除,依然在日常場合扮演支配性的作用。


圖 2 攝影師:Cliff Booth。圖片出處Pexels


  《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從使用者到創業家,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紀錄》由谷慕慕團隊共同撰寫,谷慕慕音譯自Good moon mood,期望每位女性都能享受愉悅的生理期體驗。創辦人史文妃和陳苑伊兩人都是資深「月經控」,主要撰述者陳怡君則長期關注科技與社會議題。進入谷慕慕的月經異想世界,發現生理期也可以是充滿趣味的旅程。這本書回顧台灣的月經科技發展史,意外看出生理用品市場的長期停滯,一九六〇年代推出國產「幸福牌衛生棉」,以簡單的紗布包裹棉絮,然而不透氣的材質,容易有悶熱與外溢的困擾,一九七〇年代正式引進棉條,卻也無法帶動使用習慣的轉型。相較於電子產品的日新月異,黯淡無光的市場環境顯然是個嚴重問題(許培欣、成令方,2010)。故事回到千禧年之際,當時的歐美地區早已將棉條視為日常用品,但是台灣因為缺乏使用脈絡,難以促成較具規模的消費群體,堪稱是棉條販售的「黑暗時期」(谷慕慕,2022:62)。


圖 3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圖片出處Pexels


  這段黑暗時期一度讓國外的代購業者傷透腦筋,還有一項重要理由便是法規的限制,在一九七〇年代棉條經由〈藥物藥商管理法辦理〉查驗登記,八〇年代成為經許可之醫療器材,始得在各大藥妝通路銷售販賣。取得許可證明雖成一項合法管道,都會遭遇法規綿密與受審曠日廢時等兩難處境(谷慕慕,2022:118)。這裡誕生的標誌型事件,突顯處女膜迷思如何經由知識包裝,再製了由男性視角主導下的女體形塑。二〇〇六年o.b.衛生棉條遭到開罰,理由是仿單出現「對處女膜絕無傷害或類似意義字句」(谷慕慕,2022:84)。換言之,女性若想爭取選擇自由,也必須在醫療權威的審視下進行,可見知識即便號稱公正客觀也難辭其咎,壟罩於父權結構下的陰霾,進一步成為限制女性選擇的工具。


  過去社會與家庭教育往往保守,對月經的偏頗價值經由長年累積,對女性造成的傷害,便是生成自我懷疑與自我設限。隨著第一間本土品牌凱娜(kirakira)上架,有相同理念的棉條社群逐漸浮出檯面,藉由分享實際使用經驗,也匯集了一股正向的集體力量。《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這本書回顧月經汙名的歷年研究,為我們爬梳近年來生理用品研發的心路歷程。期盼更多的生命都不再因汙名而受挫,透過挹注更多資源帶來美好。




參考資料

谷慕慕(2022),《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從使用者到創業家,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紀錄》。大塊文化。

許培欣、成令方(2010),〈棉條在台灣為什麼不受歡迎?社會世界觀點的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10:11–72。



————



作者簡介

Emily,相信女性賦權可以帶來改變。本文感謝大塊文化提供贈書撰稿,以及 STS 多重奏主編劉湘蓉的修改建議,惟文責由作者自負。


審稿:STS 多重奏編輯 劉湘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