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

《精神病大流行》讀書會紀錄

BY YMSTS IN 1 comment

作者:STS多重奏編輯群
圖片來源:STM放送頭
        本次讀書會不只瞭解《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1]內容論述之優劣,也思考這本書在台灣造成爭議的社會脈絡,更進一步發現爭議的起因可能來自讀者對此書的預設框架。最後,我們從「公眾理解科學」的視野來思考科學/醫學普及書籍內容的審核機制,期待透過專業社群對科學/醫學普及書籍的相互討論,讓公民科學素養更加提升。

台南醫療與社會讀書會201612月場我們選擇《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做為討論讀物,本次與會朋友的學術訓練背景豐富多元,包含精神醫學、醫療史、醫療社會學、醫療法律、公共衛生、科技與社會研究、免疫學、家庭醫學、職業醫學、老年醫學、傳統醫學、護理、醫管、社工,其中不乏跨領域之訓練者。

未上市已熱議

        《精神病大流行》一書在上市前,其導讀就在第一波宣傳時引發熱議。此爭議反映出當前台灣精神醫療的情況:反對兒童精神用藥組織跟精神醫學會雙方,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否需用藥物治療上的爭論。同時,由於本書導讀結語:「但對於台灣目前過度一面倒的精神醫學資訊,這本書的出版絕對可以產生重要的平衡效果。」(p.17)使得有些精神科醫師較為感冒,因而引起爭議。

不過,倘如認真閱讀內文,作者討論的是美國脈絡下的精神用藥情況,而且,正如前言所自陳:「我相信精神醫學的研究者會發現精神疾病在生物學上的原因,而這樣的知識能導致新一代精神科用藥的發展」(p.21)以及結論的主張:「謹慎用藥的簡單處方。」(p.423)我們將發現身為醫藥記者出身的惠特克並非全然反對用藥。

框架決定評價

讀書會一開始讓每人分享閱讀本書的簡單感想時,還沒輪完一圈我們就發覺到有意思的現象:讀者以怎樣的框架來閱讀此書,決定這本書會被如何檢視及使用。簡單來說,有些人將此書視為醫學普及書籍來閱讀,有些則以學術專書的標準來檢閱。此書被歸在何種文類,某種程度上可以來分析本書在台灣上市後所造成的爭議。

《精神病大流行》上市後引起精神科醫師們的反彈,有些評論就從作者援引的論文書目、研究論證方法加以檢視,將此書視為學術專書進行審查。[2]在此視角下,我們可以發現本書作者會有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誤讀、斷章取義、沒有追蹤援引研究之後續發展、未考慮相關之社會因素與制度變遷、在統計數據的解釋中過度簡化疾病與藥物的關係。然而,同樣從學術的角度來讀,本書也提供許多專業期刊裡常被主流學術所排除的論述、藥物臨床試驗的實作細節。舉例來說,藥物臨床試驗是以六週作為療效評估的終點,但實際上病人用藥卻是超過六週,而用藥超過六週對病人損益程度的研究,相較之下便顯得不足。

本次讀書會成員亦有精神病人之家屬,表示這本書很能與她們的生命經驗呼應。也就是說,當本書是以醫學普及書籍被閱讀時,書中的個案及其故事透過作者生動的描述感染讀者,不只讓病友及家人感同身受,也讓大眾了解精神病患的生活處境,以及疾病症狀的樣貌。這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病友及親屬的孤獨感和無力感,而病人敘事、主體經驗也補充了專業書籍裡只有疾病、症狀名詞的不足。更進一步,藉由栩栩如生的病人見證事蹟提醒簡單用藥的主張。儘管如此,做為讀者,面對動之以情的寫作方式,忽略個案醫療基本資料(例如:疾病嚴重程度、過去病史、家人支持情況等資訊)的見證故事,我們也應該對作者的詮釋與論證保持一段懷疑的距離,避免以偏概全。

換句話說,作者不是全然反對精神用藥,而是強調謹慎用藥;雖然他的論證並不嚴謹(或許他的預設讀者也非學術團體),但書中的確提及精神藥物在臨床試驗及長期服用上研究的不足。當然,本書還有許多醫療社會學關注的議題,像是藥療化、藥物與社會之部署、民眾用藥文化等,值得繼續探討。

專業與普及的拿捏

但問題來了,不管是翻譯書或是台灣發行的書籍,我們該如何閱讀、討論、評估這類論證不嚴謹(或者有些斷章取義成分)的醫學普及書籍?更進一步的思考,專業社群、專家學者面對此類書籍該如何因應?

此問題正是「公眾理解科學」(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關注的重點,1980年代歐美開始各式各樣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的活動,希望讓非專家的一般人對科學/醫學知識有所了解。然而,科普書內論述的內容有沒有警戒線?倘若其內容過多謬誤該怎麼辦?如果審查太過嚴格會不會失去「普及」的意義?本書引發的爭論中,有人提議專科醫學會要有審核這類書籍的機制,其實類似的爭議在2016年上半年便有位新陳代謝科醫師與營養諮詢人員為了某本日文翻譯的健康議題書籍,差點進入法律訴訟。

也就是說,科/醫普書籍該不該有知識正確性的警戒線,誰來拉,怎麼拉,為了什麼目的而拉?我們認為就專家應有的社會責任而言,台灣的專業社群可藉由書評的方式,透過相互回應、討論,讓公眾對科學/醫學議題更加瞭解,才更能提升讀者的科學素養。





[1] 羅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著,王湘瑋、廖偉翔譯,《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Anatomy of an Epidemic: Magic Bullets, Psychiatric Drugs, and the Astonishing Rise of Mental Illness in America)。新北市:左岸文化,2016
[2] Collins & PinchDr. Golem: How to Think About Medicine一書〈另類醫療:維他命C與癌症的例子〉提到主流醫學面對另類醫療的挑戰時,常常會開始檢視另類醫療的研究方法、資料來源、統計顯著性等部分進行批評。哈利.柯林斯(Harry Collins)、崔佛.聘區(Trevor Pinch)著,李尚仁譯《科倫醫生吐真言: 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Dr. Golem: How to Think About Medicine),新北市:左岸文化,2016
 
【2019/3/9 讀者來函】
 
  
感謝讀者來函指出,本文對作者R. Whitaker關於精神科用藥立場的解讀,可能值得再商榷。

原文:

 
『不過,倘如認真閱讀內文,作者討論的是美國脈絡下的精神用藥情況,而且,正如前言所自陳:「我相信精神醫學的研究者會發現精神疾病在生物學上的原因,而這樣的知識能導致新一代精神科用藥的發展」(p.21)以及結論的主張:「謹慎用藥的簡單處方。」(p.423)我們將發現身為醫藥記者出身的惠特克並非全然反對用藥。』
 
關於中文版第21頁的這段文字,來函讀者建議檢視原文的用字,可能會改變對作者立場的解讀。讀者提供原文如下:
 
「I believed that psychiatric researchers were dicovering the biological causes of mental illnesses and that this knowledge had led to developmen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psychiatric drugs that helped "balance" brain chemistry. 」
 
來函讀者說明,作者Whitaker這一段文字意味著「他曾一度相信[精神研究者會....](I "believed"...)。但他後來發現了一些與此相左的資料,於是才寫成這本書。

1 則留言:

  1. 其實這本書的問題真的很大。裡面只有一味批評使用精神藥物會讓病情更慢性化。
    但完全沒有提出不使用藥物要使用什麼替代療法。另外對於精神疾病的觀念、
    見解也都有問題。真的建議這本書看看當參考就好了,真的生病了還是要就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