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

歷史上沒有科學革命這回事?《科學革命》導讀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陳恒安

身處資訊社會的我們,想知道些什麼新觀念,大多使用搜尋引擎。好吧,是否能讓我們試試,找找「科學革命」是怎麼回事?使用google搜尋,跳出來的第一筆資料便是維基百科的詞條,第一段寫道:

科學革命(英語:Scientific revolution),指近世歷史上,現代科學在歐洲萌芽的這段時期。在那段時期中,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包括人體解剖學)與化學等學科皆出現突破性的進步,這些知識改變了人類對於自然的眼界及心態。

聽來熟悉且似乎理所當然的「科學革命」,其實是新觀念。1939年,法國哲學家與歷史學家夸黑首次提出「科學革命」一詞,描述歐洲自希臘時代以來人類心靈所承受過最深遠的革命。十年後,英國歷史學家巴特菲爾德也認同「科學革命」是基督教興起之後,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關於科學革命的內容細節與影響程度,學界或許見解不同,不過對使用「科學革命」這個概念並沒有太大異議。直到1996年,本書作者謝平突然告訴我們,歷史上沒有科學革命這回事。沒這回事!這究竟怎麼回事?
 
《科學革命》新版/圖片來源
誰是史蒂文.謝平?

謝平自2004年起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史系,之前他曾在不同學校擔任社會學系或科學史系教授。謝平在取得科學史與科學社會學博士之前的專業是生物學,特別是遺傳學研究。謝平是位具有歷史意識的社會學者,也是位具有社會學意識的歷史學者,被視為「科學知識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SK)的重要旗手之一。

什麼是SSK呢?1980年代興起的SSK將科學理解為社會活動,強調以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因素,來解釋科學活動與知識。不過批評者則擔心,以外部因素解釋科學知識,無法觸及科學方法與知識的核心,甚至促成大眾同情並支持科學的「相對主義」。其實SSK的目的不在反科學,而是企圖解釋,為何在特定歷史社會脈絡,某些科學解釋與實踐,會被視為比另一些「好」,進而被接受(同理,不被接受也須以同類型因素解釋)。

謝平最有名的著作就是與賽門.夏佛(Simon Schaffer)合著,於1985年出版的《利維坦與空氣泵浦:霍布斯、波以耳與實驗生活》(中譯本:行人,2006)。此書於2005年獲得由荷蘭頒發,表揚對歐洲社會文化貢獻卓著的年度大獎,「伊拉斯莫斯」(Erasmus Prize)。至於《科學革命》這本小書目前也已被翻譯成十四國語言,影響深遠。

《科學革命》憑什麼說沒科學革命這回事?

謝平謙稱本書並非原創性學術著作,而是整合許多研究的成果。其實,我們或許可以把《科學革命》看成謝平對當代科學史學術寫作的反省,更是普及科學史學術研究成果的嘗試。為了吸引讀者目光,謝平劇力萬鈞地宣告:「歷史上沒有科學革命(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這回事。這本書想討論的正是這個命題。」

他逐次討論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三字的意涵,說明為什麼可以宣稱沒這回事。首先,謝平分析the 這個定冠詞。英文定冠詞指涉特定對象,所以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代表存在唯一的歷史事件。不過如果十七世紀這段歷史是唯一的科學革命,那麼近代「化學革命」或「達爾文革命」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其次,science/scientific 的意義也模糊不清。究竟什麼才算科學?在無法描述或定義科學時,如何決定科學史討論的對象?最後,「革命」一詞戲劇張力十足。試問,十七世紀種種「新」觀點或「新」方法,果真都與之前的歷史無關嗎?新東西裡都不含傳統成分嗎?歷史究竟是連續,還是充滿斷裂,甚至出現革命?充滿問題的三個字是否能代表十七世紀這段時期?謝平採用非常簡單的what-how-what for 結構,來告訴讀者他心目中的故事。
 
史蒂文.謝平(Steven Shapin)/圖片來源
第一章「他們知道了什麼」(What was known)開宗明義,介紹十七世紀西歐的重要科學成就。例如,哥白尼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體系、波以耳與笛卡兒的機械哲學、牛頓以數學理解自然現象的成就,以及真空、顯微鏡、望遠鏡等新儀器的使用。

第二章「他們怎麼知道的」(How was it known)討論上述介紹的知識如何獲得?過去普遍認為十七世紀自然研究者擺脫傳統權威,強調觀察與經驗。不過,謝平在此質疑傳統史學的詮釋。他甚至懷疑只強調科學方法與客觀性的解釋,是否有助我們理解十七世紀的歷史。在第二章中,謝平發揮科學知識社會學分析歷史的特色,以他最擅長的波以耳以及英國皇家學會作為主要案例,探討「科學事實」如何在複雜的社會過程中取得正當性。換句話說,他要強調的是,沒有社會就沒有「事實」,即使是「科學事實」。

第三章「他們用知識作什麼」(What was the knowledge for)嘗試提出動機,希望能解釋第二章所描述的科學事業何以發生。謝平認為應該從科學、宗教以及國家力量的複雜關係,來理解十七世紀追求科學知識的動機與條件。

雖然謝平拒絕將科學視為中立科學家純粹追求真理的事業,不過仍然認為科學是人類關於自然世界最可靠的知識。只不過謝平主張的現代世界宇宙觀,比較像是演化而來。他強調從社會、文化、宗教、政治的角度,來描述科學活動的進程與活動所生產的成果。

如何使用《科學革命》這本書?
 
《科學革命》原文書封面/圖片來源
對科學革命這段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大可隨意翻閱。儘管篇幅有限,許多細節無法交代,不過《科學革命》仍然提供了探討十七世紀科學史需要認識的基本人物與素材。讀者可以讀到許多科學傳記主角的工作與想法,例如哥白尼、培根、伽利略、克卜勒、笛卡兒與牛頓;以及或許沒那麼熟稔的波以耳、霍布斯與巴斯卡等。其次,讀者可概略掌握十七世紀的機械宇宙觀、各種實驗概念與儀器的使用,以及自然知識去人化與數學化的特色。最後還可領略企圖運用科學知識達成倫理、社會與政治目的的時代氣氛。如果意猶未盡,想進一步掌握相關學術文獻的朋友可留意本書最後的參考文獻。謝平為讀者整理了詳盡的文獻資料,並貼心撰寫簡單使用說明。

如果讀者閱讀此書,除了歷史細節之外,對作者的思考方式感到好奇,而有興趣進一步領略、學習、甚至挑戰的話,那麼筆者過去的一些經驗或許可以與讀者分享。首先,我想為了掌握謝平戲劇性的宣言,讀者仍需簡單理解傳統史學對科學革命的描述。其次,讀者必須抓住謝平的理論進路。舉例來說,十六世紀就已經有了儀器,而且大多是裸眼就能使用的工具,但十七世紀的新儀器卻能產生沒有儀器就無法經驗的現象,望遠鏡、顯微鏡與空氣泵浦都具有這種功能。在沒有儀器便無法重複與親自體驗的情況下,別人要怎麼相信你所描述的現象?因此,如何製造事實、爭取他人認同就成了一種社會活動。謝平的進路也就由此展開。

當然,除了以科學知識社會學的歷史分析方法,重新詮釋科學革命這段歷史,讀者還可以外延思考許多議題。首先,對如何以文字據理說明感興趣的讀者,請留意本書大綱以及文字論證邏輯,看看謝平如何用文字敘述,來支持「沒有科學革命這回事」這個命題。對習慣提出個人主張而不熟悉論證的讀者而言,本書的結構、論證推理、文字鋪陳都值得再三琢磨。其次,讀者或許也可以藉此書所呈現的問題意識,思考當代議題。《科學革命》提到科學家都是西歐中產階級男性,其實就可以聯繫到當代的性別與多元文化議題;多元文化觀點則可以結合比較歷史學,簡單比較中西宇宙觀、自然觀與身體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接觸西方科學革命議題的朋友都很容易聯想到「科學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中國?」這個經典的「李約瑟難題」。其實,許多學者都認為這個問題應該轉成「為何科學革命只發生在歐洲?」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謝平的書就變成回答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之一了。當然,中國的問題,或許就得變成探討中國的自然知識。不過,這就需要另外的研究,並不是這本書的守備範圍。

總之,《科學革命》篇幅短小、故事緊湊、具有外延性,筆者認為,不論是淺嚐,或者藉此作為大餐的前菜,這本小書都值得向好友推薦!


作者簡介:陳恒安。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本文經由左岸出版社授權刊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