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

讓社會學知識真正走入日常生活──《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書評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社會學是一門探討形形色色社會行為的知識,按理來說,這門科學應該非常生活化,而且能與許多其他專業知識相配合。不幸的是,隨著學科的建制化,社會學開始建築起「專業」的高牆,課程學分、學位授予、同儕審查、系所評鑑等各種制度都是為了更清楚地區分局內人與門外漢。好的社會學作品都是寫給同行專家看的,社會學家如果在街頭上太活躍、或積極撰寫報章雜誌的評論文章,就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如此一來,社會學就不再與公眾對話了,而一般人也似乎不覺得這個社會需要社會學。如果在江湖上闖蕩幾年,就能知道那些「社會事」,那麼「社會學」還有必要在教室上課嗎?

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C. Wright Mills)曾指出,社會學的知識不應該只是社會系畢業生獨有的專業能力,而應是一種「普遍的心智能力」,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即是所謂的「公民素養」。具有這種能力的媒體記者、作家、文化評論者,能夠從個別人物的故事遭遇中,看到歷史變遷所留下的軌跡。同樣地,能夠採取社會學思考方式的醫師、教師、社工人員、心理諮商人員等助人產業的從業者,也應可以清楚指認出,他們服務對象的苦難,是如何與特定的社會環境緊密結合一起。因此,只有單方面要求弱勢者改變生活習慣,而忽略了更廣大的社會脈絡,即是治標而不治本的處理方法。


C. Wright Mills圖片來源


大部分國內外的社會學家,都忙於生產高深的研究論文,很少有機會願意撰寫給初學者的導論書籍。適合入門書的書籍並不同於大學教科書,因為後者往往是既有知識的歸類與整理,並以條理分明的方式來呈現。對於有考試需求的讀者而言,教科書是最有效率的吸收途徑;但是教科書的任務就不是引導其探索的興趣,進而帶來知識的啟蒙。教科書適合在圖書館或K書中心閱讀,不會有人想要帶去咖啡廳,或是躺在床上看。

《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適時地填補了這樣的缺憾。這是一本頗具巧思、可以輕鬆閱讀的社會學導論。作者先講故事,接下來才導入學術概念,說明其運用。章節中出現的故事來自於新聞報導、小說、以及作者的親身經驗,因此容易與讀者產生共鳴。這本導論充滿人味與故事,不是只有冰冷的社會學知識。


《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立體書封與書腰,時報出版提供


這本書也特別適合高中生讀者,因為作者所分享的表白、約會、初戀、與來自外地同學的互動經驗等,都很容易找到日常生活的對應。作者分享這些個人的成長經驗,讓這本導論變得更容易親近了。成長就是台語所說的「轉大人」,除了生理的改變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得一個新的社會角色,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自我探索。很顯然,成長過程中的笨拙與青澀、期待與幻滅是令人回味無窮的經驗。這也解釋為何以成長為主題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成為賣座國片。近來也有一些社會學的公共書寫作作品是以成長故事為主題,例如劉若凡的《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張慧慈的《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我這樣轉大人》。



《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書封,圖片來源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我這樣轉大人》書封,圖片來源


或許《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的出版,可以帶來更多的知識興趣,鼓勵這方面的撰寫與出版,讓社會學知識真正走入日常生活

【編註】粗體為原作者所加。


本文由時報文化授權刊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