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科學的能與不能:幫助你面對當代社會的「科學的思考」〉──林宗德教授演講側記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林育辰


近年來日本有不少「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著作相繼在台灣出版,前有《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群學出版社於20151022日出版),而後有戶田山和久教授的力作《「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以下簡稱《九堂課》,游擊文化於2017102日出版)。

1026日,游擊文化請到《九堂課》的譯者,同時也是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宗德副教授於公共冊所進行該書的出版講座,講題名為〈科學的能與不能:幫助你面對當代社會的「科學的思考」〉。林宗德教授從戰後日本的高度發展開始談起──戰後的日本隨著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了眾人稱羨的高所得國家,也誕生了引領全球的企業文化,然而高度發展的背後並非總是光明,伴隨著311大地震以及福島核電廠的核安事故,原本引以為傲的科技反而成為了社會的巨大負擔,作為一個科技人乃至於一般的公民,又應該如何來思考關於科技可能帶來的問題?台灣和日本同處西側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在地緣上擁有高度的親緣性,日本經驗又能夠帶來台灣什麼樣的啟示?


〈科學的能與不能:幫助你面對當代社會的「科學的思考」〉演講海報,


科學的思考是如何進行思考?

「政府都告訴你核能很安全的,為什麼你還不相信?」「為什麼公民總是對科學資訊斷章取義?」「為什麼民眾總是激情且不理性?」在充斥反核爭議的今天,大家可能都聽過上述的論述,也曾經和不同意見的朋友激辯過。本書的副標題是「學校不教的科學」,林宗德教授解釋道:「即便在座的聽眾有許多是理工專業的知識份子,但其實我們的教育並沒有教導我們科學是如何進行思考的。」


自中學以來的自然科學課程,我們總是想像著透過現象的觀察能夠歸納成為「理論」,「理論」透過反覆的精煉可以成為「定律」,再進一步成為「科學事實」。科學知識的位階如同金字塔,「科學事實」位於不可挑戰的頂端位置,「理論」則置於底層、充滿不確定的位置,也被認為是次要的、隨時可能被改變的知識。

但是戶田山和久教授在書中挑戰了這種將「理論」與「事實」對立的二分觀點,首先,理論雖然並不全然等同於事實和真理,但是理論尚有好壞之分,一個具有解釋力的好理論,在價值上仍然勝過解釋力較差的壞理論;其次則是理論雖然不等同於事實,但也不能逕自宣稱理論為假的、完全沒有價值的,實際上科學家的所作所為,就是在全然為真與全然為假之間,選擇一個較好的、具有解釋力的科學理論。(頁38


本書頁371-3,科學的目的,游擊文化提供


一個科學理論之所以成立,仍然必須符合科學的方法論以及基本要素,例如:歸納方法和演繹方法。這兩種研究方法雖然擁有古老的歷史,但是對於辯證現代的科學理論仍然至關重要。例如當前的超心理學往往被視為「偽科學」,許多超心理學的支持者會宣稱所謂靈異照片和特異功能也有其「驗證」基礎,但是戶田山和久教授反問道:這些測驗能夠經過反覆的驗證嗎?抑或是當偽科學的測試出錯時,受試者是否會拿其他的藉口來塘塞,例如宣稱受測現場的觀眾影響了受測者超能力的發揮?(頁142)如果超心理學沒有設定好否證的條件,每當預言大師預測錯誤時,不但不承認自己的理論可能有誤,還利用各種藉口來塘塞,那麼超心理學就很難進入科學的行列。

然而,即便是一般的科學理論,只要自己在理論上拒絕接受嚴謹的批判、在面臨犯錯時利用各種特置假說來規避批評,久而久之也會成為一種壞的科學理論。戶田教授的說法有助於我們反思科學的性質,實際上所謂一個好的科學理論,正應該從「錯誤」中不斷學習,科學家必須不斷對科學理論進行評估,虛心接受理論中可能出現的種種錯誤,並細心的檢視、修正,以建立一個更好的科學理論。(頁152


後福島時期以及公民的科學素養

日本311大地震以及因為海嘯引起的福島核能事故,對於日本社會帶來恆久的影響,戶田山和久教授也試圖在本書中反思科學知識的侷限,以及公民在社會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戶田山和久教授明白指出:科學知識雖然重要,但是科學知識並沒有辦法解決所有的人類問題,例如:核能是人類一種重要的能源,也帶給人類許多便利,但是核能同時也帶來相應的風險問題(福島事故、核廢料存放、輻射帶來的食安問題)。在核能的便利與風險之間該如何來抉擇呢?其實這攸關於人們的「價值選擇」,同時也應該是一個被大眾所討論的問題。對於科學家來說,他們擅長的領域是「科學理論」,包含了若干知識、技術細節,但是「科學理論」並不曾涉及人們的「價值選擇」。相反的,核能這種大型的社會公共議題,不論在風險、選址、汙染、利益等因素上都跟公民息息相關,公民又依據各自的不同生活經驗,擁有不同的「價值選擇」,所以在這樣的議題更需要公民的參與。


活動照片,本文作者提供


當然,公民的參與,並不是要一昧抵制核電廠的興建,因為這樣對於討論並沒有帶來幫助,相反的,了解核電廠可能帶來的風險,以及人們相應的價值選擇,才是值得重視的討論。甚至,戶田山和久教授也提醒核能議題也不應該落入「擁核」、「反核」的二分法討論,人們除了擁核、反核兩個極端選項外,還有「不再建設新機組」(減核)、「停止回收核燃料」(停止核燃料的再製作)等諸多可能的選擇存在,也不應該忽略這些選擇可能帶來的重要價值。(頁40


活動照片,本文作者提供


甚至在面臨核災帶來的食安風險,不同機構所公布風險數據有所出入時,公民也不應該盡信單一機構的科學數據,而是應該針對不同機構的數據進行多方面的比較。相較於偏信單一的權威,公民擁有更為多元的價值選擇、提出更多的問題框架,有助於對風險進行更多元的評估,所以當社會面對科學可能帶來的便利與風險時,公民的參與其實是不可或缺的資源。最終,公民也可以透過對話的方式,以及對於風險所做出的決定,共同來承擔科技可能帶來的風險與責任。(頁268


結語

在後福島時期,其實在媒體上時常聽到一種聲音,認為東電文化欺瞞了整個日本社會,而把福島事故的全部責任推到東電的身上。然而戶田山和久教授更提出了一種主動的看法,打從一開始,公民就不應該被動的接受專家意見,等到事故時把責任推卸給專家,而是在平時就應該具備科學素養,主動的參與科學的評估與討論,也同時承擔科學所帶來的風險與責任。311的大地震與海嘯令人記憶猶新,台灣和日本同處於太平洋西側的環太平洋地震帶,擁有地形結構上的親緣性,而日本在311的慘痛教訓,以及戶田山和久教授所提出──公民主動參與科學的想法,又何嘗不值得台灣來學習。


作者介紹:
    林育辰,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生,研究領域是東亞術數史和術數科學化議題,期許自己能夠成為學界和算命界的一道橋樑,幫助大眾更深入了解算命技術與文化。


*本文感謝演講講者、同時也是本書譯者的林宗德教授給予寫作上的建議,惟文章內容仍由作者自負。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