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

《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 前言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本書目的

         本書的編輯,是為了提供東京大學教養學部自2006年開始教授的綜合科目課程「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以下簡稱為STS),以及日本各大學的STS課程教育的教材。



        現代社會中,科學/技術的發展相當快速,它滲透了生活的各個層面,而且直接影響社會及個人的安全與風險。環境、糧食、醫療、災害、資訊等各個領域中,都有在「科學/技術與社會」交界處發生的相關問題尚待解決。例如基因改造食品與BSE危險牛隻的規範、因應資訊技術全球化而來的各國法律修訂問題、醫療技術發展所產生的倫理問題等等,種種問題充斥於我們周遭。每週的報紙雜誌裡,至少都有一、二則超越了自然科學領域,而與外交、國際關係、法律、社會制度相關的跨領域問題的報導。然而現今既有的學科因為過度專門化,無法直接處理此類問題。STS所處理的,便是被各專門領域視為邊緣,因而至今尚未系統化研究的領域;或者是一直以來由各領域學者各自分論,卻因缺乏共同分析架構,因而迄今能見度依然不明的領域。簡言之,STS處理的,便是至今被人文與自然學科雙方忽視,在兩者的交會處形成而日漸擴大的跨領域問題。

        要處理這類問題,勢必要「分析科技與知識之間的關係……重新檢視所謂的自然學科之中各種學問的原理」(註1)。 約莫十年前出版的《知識的技法》(『知の技法』)一書,傳授了人文學科知識的基本原理,介紹了人文學者提問、研究、與論文寫作方法等基本知識技法。然而更根本的問題,也就是「分析科技與知識之間的關係、重新檢視所謂的自然學科之中各種學問的原理」,並不在該書的討論範圍內。STS必須將《知識的技法》一書沒有涉及的問題納入,重新探討科學/技術的知識。其理由將於次節說明。《知識的技法》曾述及:「人文學科的知識,無可避免會受研究者自身所屬文化的拘束」。 STS所處理的跨領域問題,由於各國的文化與歷史根源差異,導致專家、公民、行政單位、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等等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各國不同,因此,即使是科學/技術的問題,也依然脫離不了文化的束縛。

        科技與社會的交會處所產生的問題,應該要怎麼處理?本書以日本具體的案例來說明,並提供分析的概念與方法論。這些概念濃縮自三十年來歐美與日本的STS研究成果,嘗試分析科技與知識的關係,重新檢視所謂的自然學科之中各種學問的原理。書末的〈III:研究取徑的趨勢〉與〈IV:專有名詞解說〉匯整了這些分析概念。不過,除了解說概念之外,本書更期盼各位讀者可以使用這些概念,自行嘗試分析案例。透過本書具體的案例分析,希望讀者可以瞭解STS特有的觀點、概念、術語、理論,進而以本書所提供的方法,分析本書無法涵蓋的案例,研究自己發現的議題。請各位讀者試著將本書提供的概念,與自己有興趣的案例結合。
 
STS的技法

        STS的技法,是一種以特定的概念分析案例的方法論。上述提到的各種問題,應該要怎麼研究?要如何跨出眼前的第一步?STS的技法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    記述事實。
       .    匯整論點。
       .    重構問題。

       並非以先入之見,而是以客觀的態度處理問題的重要過程。至於則是重新解剖看似客觀普遍的現象,懷疑其所蘊涵的概念、判準,與界限,看看藉此能獲得什麼新知。重新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就相當於《知識的技法》一書所說的「分析科技與知識之間的關係,重新檢視所謂的自然學科之中各種學問的原理」、「A認為是真理的,未必也是B之真理」。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需要這三個步驟呢?又為什麼要「分析科技與知識之間的關係,重新檢視所謂的自然學科之中各種學問的原理」呢?這是因為,STS企圖處理的,是蘊涵著「不確定性」的跨領域問題,也就是下文所稱之灰色地帶問題。

        本書的各案例,都屬於具有物理學者溫伯格(Alvin M. Weinberg)所定義的「可以對科學提出,但無法用科學回答」*特徵的灰色地帶問題。 科技的知識,向來被認為「無論何時」都相當「正確而縝密」,因此長久以來,都被視為是社會判斷的準則。然而,科學與技術經常蘊含未知的部分,研究也往往處於還在尋求解答的過程。在科學家尚未解答,或是無法預測未來長期影響的狀況下,若必須進行公共決策,*便產生了所謂的灰色地帶(註2)。既然是專家無法回答的問題,也就無法由行政官僚與專家社群關起門來自行決定,而必須讓在地居民、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相關企業等利害相關人共同參與。必須將技術官僚決定模式(註3 轉換為民主模式,「將專家手中握有的技術之引進過程民主化,在公共場域中決定選擇何種技術、以及如何引進此技術」。本書所載的案例,都是這類的灰色地帶問題。

        科技並非「無論何時」都相當「正確而縝密」,科學家與技術專家無法回答的問題確實存在。正因如此才需要修正科學的「堅實」(rigid)形象,也才會發展出能反省科學專業主義的觀點。而看待科學知識,也必須從向來「堅實」的科學觀,轉向軟性的科學觀。而軟性的科學觀必須要「分析科技與知識之間的關係,重新檢視所謂的自然學科之中各種學問的原理」。

        修正堅實科學觀的方式是甚麼?答案即為上述第三項:重構問題。同樣的問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事實上可能是出於提問的方法不同。當問題產生時,各領域的專家與利害相關團體,經常根據各自的判斷標準下判斷。雖然這是出於各團體必須釐清責任所致,但各自的判斷標準卻可能有所歧異。科學的事實,是在科學社群所同意的實驗與解釋條件下才成立。然而,在科學與社會的交界之處,若無法達到實驗和解釋所需要的條件,科學事實是否便無法應用?同時,我們在記述事實時,又該選擇哪些變數、並如何避免過度推論的危險(註4)?

        透過仔細思考以上問題,我們得以修正堅實的科學觀,改採軟性的科學觀進行判斷。以理論之刃剖析既有觀念與既定的判斷基準,方纔可能「分析科技與知識之間的關係,重新檢視所謂的自然學科之中各種學問的原理」。

本書的使用方法

        在閱讀本書所載之具體案例時,希望讀者能夠同時將其中所提到的方法,運用在自己關心的跨領域議題。學問不只是在學習書中的案例分析和概念,而必須透過實作、親手蒐集資料、反覆思辨,才能夠體會。本書的意義,是希望各位讀者每天閱讀新聞報導時,若發現感到疑惑的案例,能夠運用本書的概念與分析方法,試著自己發掘問題、記述事實、匯整論點、重構問題。

        本書囊括了不論對人文或理工領域的學生來說都很重要的內容。在習得專業知識出社會後,人文背景的學生可能也會遇到和自然科學、工程學相關的問題。同樣的,理工背景的學生,在推廣自己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成果之時,也可能發現意料之外的難題。例如法律系的同學日後從事法律工作時,可能會遇到官司應該根據科學知識、還是根據法律來判斷的兩難;行政官員會面對環境、食品安全規範的問題;醫療工作者在面對病患時,會思考醫療與社會的問題;科學家會擔心自己推出的新技術對環境的影響。這些時候,都希望各位可以想起本書。

        本書除了是學生的教科書之外,也是老師上課時的有用教材。STS教育中,案例分析占了絕大部分,國際性的STS學會期刊中所載的文章,也有將近八成都是案例分析。然而,國際期刊上的案例多來自歐美,學生學習時不容易應用到自己周遭的問題。因為本書收錄的皆為日本案例,如果再輔以新聞報導,就能夠增加教學的成效。同時,本書由於主要是案例分析,也可做為當代科技史的上課材料。研究所的課程也可將此書當做基本教材,輔以英文期刊、學會得獎著作等等,進行專門的教育。

       就閱讀的順序而言,除了可從第一章開始循序閱讀之外,也可以從〈:解說──邁向進階研究〉切入,先瞭解案例的共通架構,再選擇有興趣的案例來閱讀。另外一種可能,是從〈IV:專有名詞解說〉切入,再挑選案例閱讀。依照各人興趣不同,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方式。

        而在參考文獻部分,本書採兩種方式收錄。若僅適用於該案例者,則附註於各章最後;若牽涉到數個案例共通的概念,則彙整於書末的〈基本參考文獻〉。

        最後,期許本書可以讓更多人瞭解STS的技法,可以運用批判的觀點(註5)來分析眼前發生的新案例。





1:小林、船曳(1994),頁3


* 譯按:此處引文之原文為:「questions which can be asked of science and yet which cannot be answered by science」。Alvin M. Weinberg, “Science and Trans-Science,” Minerva 10 (1972): 209-22

2Weinberg, 1972

3:一般認為公共決策有兩種模式,但這是過度簡化的區分。它們分別是技術官僚模式(technocratic model)和民主模式(democratic model)(Jasanoff 1990)。參照本書最後〈專有名詞解說〉之「技術官僚模式」項目。

4:這四個問題各自對應於「問題框架」(framing)、「適用性邊界」、「非必然性」、「變數的結合」(指的是在提出量化數據時,要測量什麼變數、如何測量、用什麼判準取近似值)四個概念。前三者可參考〈專有名詞解說〉,「變數的結合」則參考藤垣(2003)『専門知と公共性 科学技術社会論の構築へ向けて』(《專門知識與公共性 邁向科學技術社會論的建構》)一書。

5: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養成學習的習慣,尤其是批判思考的能力。這是「對於任何問題都可以進行分析、有自己的批判與思考的能力」(『東京大学前期課程教育の理念と実践:授業担当のための必須マニュアル』[東京大學大學部課程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學者必備手冊],2005,頁6)。在這個意義上,STS的技法,很適合作為通識教育中批判思考的練習。



本文由群學出版社授權刊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