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

《東亞醫療史》編者序──初診東亞的殖民、性別與現代性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王文基,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跨界的東亞醫療與社會研究

東亞學界一般的觀念裡,臺灣學界於科學哲學、科學史、科技與社會(STS)以及醫療史等領域中,時有令人驚艷的作品問世,也常在相關理論的引入與反思上獨占鰲頭。再者,許多分屬於上述諸領域之臺灣個案研究,也經常明說或暗示這些個案並不本土,而具備某種東亞共通性的投射或反射。於是,有鑑於維繫臺灣學界持續發展之需要,期待後起之秀發「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語,並增進社會大眾對醫療史、醫療與社會研究的瞭解,我們集結國內重量級學者,在科技部「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的子計劃「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支持下,共同完成這本《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專書的編輯作業。為免讀者懾於全書數百頁之厚重而奉之一隅,我們不忖疏漏為讀者導讀如下。但望區區的「秉燭夜游」,能廣致「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專著書封,圖片由聯經出版提供
    
就本書的內容、範圍、研究取徑以及目標而論,有三個值得一提的特色。首先是本書主標題《東亞醫療史》中所強調的以「東亞」作為研究範疇、參照點乃至思考方式。之前若干關於醫療史的研究,或以國族疆界為限探討醫療的發展,或著重於某國、某地的醫療系統、知識、實作與西方之間單向或雙向的聯繫。然而事實上,受文化交流、地緣政治、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全球化影響之故,與衛生、醫療相關的概念、知識及制度在東亞各國間的流動與互動十分頻繁。再者,各種形式的傳統醫學仍在東亞社會中持續發揮著的影響力,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間日本影響範圍內醫學與科學知識與技術的流動、競爭與衝突,冷戰時期不同國際醫療衛生系統的不同展現,乃至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趨勢下各地的發展,在在提醒我們醫療知識、實作與系統的跨界流動。此外,若細究東亞各國的近現代史,也可發現許多攸關現代社會打造與管理的概念與作法,舉凡性別與種族的調節、人口與身體的管理、國家安全、社會風險,乃至於對於公民及國體的想像等,亦深受醫學與生命科學的影響。如欲對近現代東亞社會的發展有精確且深入的掌握,關於醫療、衛生,乃至生命科學發展的討論與分析,實不可或缺。因此,本書大部分研究者雖然原以臺灣或華人社會的研究為重,但集結於此的各章皆希望從知識、技術、體制,乃至身體經驗與大眾文化等諸多面向著手,梳理出衛生、醫療與東亞現代社會三者共同發展的軌跡。

其次,本書以《東亞醫療史》為名,書中多位作者多年來浸淫在醫療史與科學史領域,累積相當不錯的研究成果。於此同時,書中其他作者則主要從人類學、社會學及科技與社會的角度,就特定與醫療相關的主題進行當代研究。本書作為「醫療史研究群」的合作成果,作者大多來自中央研究院及國立陽明大學不同的單位或學院,鮮明地反映出一般所謂「跨領域」的特質。然而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就研究群的構成或是本書內容的編排而論,都牽涉作者們對醫療議題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之定位與期望。當代醫療的發展,有其歷史、社會與文化脈絡及意涵,需要宏觀之視野方能精確的梳理其發展軌跡,以及擴展牽涉議題的廣度。此外,人文社會科學晚近各領域間合作甚多,跨界頗勤,吸取各方養分早已成為常態。科技與社會研究近年來的蓬勃發展正足以說明此一趨勢。再者,與本書密切相關的中央研究院「衛生與東亞社會」計畫,正是此一打破學科藩籬想法下的產物,對開拓臺灣乃至東亞醫療史、醫療與社會研究頗有貢獻。尤有甚者,近十年來醫學史、醫療與社會領域的研究與教學,並不侷限於特定醫學專業議題的鑽研,往往強調與社會之互動,並提供社會改造與進步的契機。若讀者細讀本書各章內容,便可發現嚴格定義下的「歷史研究」時有對於當代社會醫療議題的關切與反思,而可被歸類為「當代研究」者又是立基於長時段醫療發展歷程的掌握之上,而凸顯相關議題深遠的社會、文化與倫理意涵。我們因此期待讀者閱讀此書時可以不囿於傳統學科的框架,依照各自興趣對相關議題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瞭解。

本書的第三個特色在於讀者群的設定方面。全書各個作者均在各自領域與議題上經營許久且學有專精。但在此同時,本計畫成員於從事嚴謹精湛的學術研究之餘,也期望能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先前由祝平一先生主編、聯經出版社刊行的《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其成書的目的便在回應此一需求,而本書可謂接續之作。其一,對醫療史、醫療與社會研究有興趣的年輕學者或學界友人,或可透過本書理解晚近學界的發展。其二,就協助社會大眾、生醫領域科學家、臨床家對於當今社會中醫療議題的複雜性而言,我們也責無旁貸。就這個意義而言,本書與中央研究院及陽明大學合作執行的「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的執行目標稱得上接榫緊密:拓展新世代醫學科學家的視野,為生醫領域培養出具有人文社會關切、跨領域研究的人才。本書設定的讀者據此當為具有大學高年級或碩士班低年級學識能力者,或對醫療、社會與人文議題有興趣的社會人士。最後值得一提的尚有,除了兩篇翻譯的論文外,本書其它十三個篇章都是特別為本書撰寫的學術論文,且經過嚴謹的學術審查與編輯過程。我們希望透過立基於紮實的研究基礎上,學術水平高但內容與文字相較淺顯的研究,為讀者展現醫療議題確實可有不同以往的瞭解。我們甚至衷心盼望,非人文社會背景的讀者在閱讀完本書後,亦能激起興趣跨出自己原本專業的界線,投入相關的研究之中。

《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專著書封,

本書各章討論的議題甚廣,然就主題可區分為「醫學與東亞現代性」,「殖民醫學與後殖民時代」,「性別與醫療」,「生物醫學與現代臺灣」等四篇。以下就各篇的內容與主旨分別介紹之。


醫學與東亞現代性

本書第一篇以「醫學與東亞現代性」為題,介紹傳統醫學發展的特色,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現代轉化。張哲嘉的〈近代早期的東亞傳統醫學〉一文首先透過介紹傳統醫學思想演變,官方對醫療的態度,醫者與社會的互動,乃至藥業的發展,醫療的國際交流等諸多面向,呈現出傳統醫學的複雜樣貌。該文強調,唯有透過掌握這些複雜面向,方能瞭解傳統醫學在近代早期發展的特色。例如,傳統醫學雖然以幾部經典為圭臬,但其發展史事實上極具動力、不斷創新。該文的另一個貢獻在於以東亞,乃至全球的視野綜論討論傳統醫學的演變。朝鮮與日本的傳統醫學自古雖受中國影響頗鉅,但兩地的知識、醫療系統乃至本草的演變也與各自的文化經濟與社會傳統緊密接合。而傳統中國社會在藥材、醫術,乃至醫學理論及身體知識的發展上,也受益自其東亞鄰國及其他地區。張哲嘉的文章提醒我們,若要追溯醫學發展的歷程,勢必需仔細考究知識、技術與物的流動過程,以及其此一流動過程所具有的豐富社會文化意涵。

祝平一的〈救人靈魂,非為肉軀〉一文,以十七、十八世紀由西方傳教士引入中國的自然哲學書籍出發,討論跨文化交流過程中諸多值得深究的議題。若我們選擇以狹隘的方式切入,整篇文章實際上圍繞著「文本」這個概念發揮。包括十七、十八世紀傳入中國的西學,乃至清初王宏翰等人的論著,其實都是內涵極為豐富的文本。首先,《泰西人身說概》、《人身圖說》等來自西方的自然哲學名著,若細究文字內容還原其起源,本屬「靈魂之學」或「性學」。此類文本生產的主要目的為傳教,不能理所當然地將之歸類為當今醫學範疇下的解剖學。其次,清末明初士人對於此類自然哲學專論的收受,乃至王宏翰等信徒醫者所產生的文本,也都與各自的立場乃至社會利益高度相關。綜言之,文中所舉的例子在在揭示文本的內涵是流動的,文本的意義無法單由生產或收受的行為所決定。也正是透過文本意義生產的動態過程,祝平一質疑了我們慣常的分類系統,問題化了我們對於「醫學」疆域的認定。

哈佛大學栗山茂久先生過去數十年間以其精彩的身體史研究,開啟了醫療史的新頁。他的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中譯本書名為《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一書在國際學界享有盛名。本書在此選譯的〈風的想像與中式身體觀的發展〉,也是醫療文化史與身體史領域的著名文章,常被選作相關領域課程的閱讀材料。在這篇文字優美、內容渾厚的力作中,栗山藉由梳理「風」在不同性質文本中的呈現及其轉變,強調傳統中國對於醫學與身體的認識如何與時空觀、自我觀、自然觀、宇宙觀等交雜,形成一概念相互穿透、支撐的認識與體驗系統。而正是在這個以「風」體現宇宙與人世自然規律的文化系統中,失序的風,或者秩序的混亂卻又弔詭的成為中醫瞭解疾病的重要根據。這篇文章精彩之處頗眾,其一不僅在於精闢描繪出古代中國醫療、養生與身體觀的緣由、特色及其演變之外,更透過細緻的文本分析,以實例闡釋古代中國如何以相當特殊的方式思索及體驗其疾病、身體、自我及其深處的時空環境(文末所謂「身體意識」與「具體經驗」)。對較不熟悉傳統醫學的讀者而言,透過此一紮實的史學論著更能體會傳統中國醫學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其深刻且複雜的文化底蘊。本文的翻譯過程也值得一提。本計畫成員雷祥麟多年以〈風的想像〉一文為醫學史教學的重要文本,建議將此文納入本書之中。經其接洽,栗山教授慨然同意參與此次出版計畫。專治江戶醫學史的楊祐羽先生相當用心將之譯成中文。過程與雷祥麟密切討論,後者也協助完成校訂工作。此一合作成果有目共睹,翻譯緣起另見該文後記。

 《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專著書封,

相較於以上幾篇著重醫學概念、思想、思維方式的研究,王文基的〈瘋狂、機構與民國社會〉一文則著重由「機構」的角度檢視現代醫學與中國的連結。若干精神醫學史學者常將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精神病院在西方世界的出現視為科學發展或現代化的標竿,醫療專業得以擴張的機制,或是資產階級或國家機器維持治安的手段。在王文基的分析之下,民國時期的精神病院一如科技研究學者時常討論的「邊界物」(boundary object),始終與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相關。這些相關的社會群體因其性質各異,自然賦予精神病院不同的功能、意義與價值。在這個充滿角力與協商的過程中,精神病院卻又得以保持一定的形貌,甚至從這具有高度張力的環境、資源匱乏的年代得以維持其功能。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的特殊情勢,也使得這個邊界物具有相當特殊的形貌。政府力量的衰微,精神醫學發展有限,再加上政治社會動盪頻仍,也使得精神病院具有多元社會功能的現象更為明顯。〈瘋狂、機構與民國社會〉一文另外值得一提的特色是該文試圖以中國的例子為基礎,與同一時期西方及日本的精神醫學發展進行比較分析。此一切入點多少符合本書跨界思維的主旨。

從以上四篇文章,我們至少可由兩個層面理解「東亞現代性」的意義。首先,在十九世紀西方醫學與科學挾著帝國主義與工業革命的勢力來到遠東之前,近代早期的東亞醫學原本便有相當豐富的發展歷程。現今普遍被稱為「傳統醫學」的各類醫療-思想系統在過去的數百年間遠非停滯不前:它們或是自有其內在發展的理路,或是與東亞乃至其他地區的思想、技術與經濟發展保持高度的互動關係。其次,醫療在現代東亞社會也具有特殊的樣貌。一如羅芙芸(Ruth Rogaski)、雷祥麟、劉士永等學者所言,醫療與科學在東亞現代化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不能將之視為僅是特殊領域之發展,並將相關的歷史研究以冷僻的專史觀之。此外,時至今日傳統醫學在東亞社會仍具有相當的生命力。例如傷風、頭風等說法對一般人毫不陌生,中醫藥、針灸乃至養生等也仍是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所謂「傳統」的身體觀與身體感,持續成為我們感知與體驗世界與自我的資源。正因為如此,若要真正瞭解東亞社會的特殊樣貌,乃至世界其他地區對於東亞文化的高度興趣,醫療史與科學史的研究實不可或缺。

羅芙芸Ruth Rogaski東亞醫學史專著書封,
    
殖民醫學與後殖民時代

就晚近東亞醫學史與科學史的研究而論,殖民醫學領域的成果可謂非常耀眼。此一現象自然與包括臺灣在內的東亞世界自十九世紀中葉以降便深受帝國主義及殖民主義的影響相關。長年來以殖民醫學在中國的發展為研究主題的李尚仁以〈帝國、殖民與西方醫學〉一文,評析西方學界對於相關議題的豐富研究成果。該文透過介紹幾本論著,首先提醒讀者,在歷史上西方各帝國與其醫療系統的關係有極其不同的樣貌,無法一概而論。即便在同一時期,諸多殖民地乃至殖民母國各有特色,各地也發展出形式各異的醫療與公衛系統。此外,帝國與殖民醫學史研究成果雖然豐富,但因觀點及取材差異頗大,學者對同一議題看法也十分分歧。更重要的,李尚仁也提醒,迄今西方學界研究多以非洲、印度、美屬菲律賓等地為研究對象,其提出的理論架構、取徑,雖具有參考價值,但無法直接套用在東亞的情境。然而在此同時,此類研究也的確可作為比較研究的基礎,促使學者在從事東亞醫療史研究時,可與之進行更為有機的對話。

雖然西方學者關於西方前殖民地與影響範圍醫療史的研究起步較早,成果豐碩,但東亞學者在相關領域也提出不少具有開創性的觀點。劉士永所著〈日本殖民醫學的特徵與開展〉一文首先以臺灣為例,探討日治時期醫療的諸多面向,包括以防疫為主的醫療公衛政策、醫療行政、護理與助產士之養成,以及醫師的社會地位。文中在重要史實的介紹外,也精確點出若干日本殖民醫學的特徵。例如,明治時期日本面對西潮,開始以醫學作為現代化的主要推手,以及之後熱衷帝國擴張,使其本身的醫療與殖民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臺灣作為殖民地的地位又使得此一本就特殊的發展更形複雜。再者,臺籍醫師雖受益於殖民醫學教育,但在公領域發展受限,多選擇私人開業。此一無奈的選擇卻又使之成為臺灣社會第一線的醫療服務者,其與本地社會的高度連結也促使其擔任文化啟蒙者的角色。如文中所述,日治臺灣許多醫療事務常依據殖民者的規劃推動,然在此同時若干發展也顯現本地社會自主發展的特色。此外,依循本書以東亞為視角的特色,劉士永也介紹中文世界讀者較為陌生的日治朝鮮醫療史,藉此強調日本殖民地間醫療系統比較研究的重要性。最後,劉士永總結自己及其他學者的研究後也強調,若要細索日本殖民醫學的特徵,除須掌握日本母國及其勢力範圍的發展外,且要掌握其與西方殖民醫學間的異同。

探討帝國擴張、殖民主義與醫療之間關係的觀點頗眾,其中環境史的觀點試圖從更大的角度梳理此一錯綜複雜的連結。顧雅文的〈疾病與醫療的環境史觀點〉一文,特別從環境史領域研究的歷史、特色、引發的爭議,以及若干學者的修正看法,介紹晚近環境史關於疾病與醫療的討論。上世紀60年代前後生態運動的興起,以及對現代化剝削式發展的省思,都使得若干環境史學者特別著墨在殖民脈絡下探討疾病與環境的動態關係。透過顧雅文的介紹,我們得知環境史研究從早先經典論著中隱含的生物學決定論,發展至對於經濟開發、殖民統治更具反思的討論。此外,若干環境史研究者也強調瞭解特定社群關於環境的價值觀,而此一視野更豐富了我們對於疾病與醫療史的認識。例如,殖民統治中時常涉及的衝突不單是軍事佔領或經濟剝削,還包括不同疾病觀與環境觀的碰撞。在既有環境史豐富的研究基礎上,顧雅文在文章最後小節以自己及相關學者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瘧疾防制的研究為例,既說明疾病、環境與臺灣社會在殖民情境下所開展出來的特色,並藉此與常見的殖民研究方向進行深入對話。在生態意識不斷高漲的今日,我們十分樂見環境史與醫療史有更多互動,而在此同時也期望臺灣及東亞的研究也能更加豐富環境史此一蓬勃發展的領域。

晚近不少論者透過精闢研究,反覆指出殖民主義並不因為之前被殖民地區陸續在二十世紀中葉獨立而消失,而是以不同的樣貌復生。例如,前帝國以經濟與技術援助的方式左右之前勢力範圍的發展,或者之前殖民醫學官員投入冷戰時期世界醫療衛生政策的擬定等等。劉紹華的〈從國際衛生到全球衛生:醫療援助的文化政治〉一文,正是以跨國公共衛生體制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間的演變,審視殖民與後殖民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其筆下,跨國公共衛生的發展並非僅是醫療技術或防疫政策的持續發展,或普世人道主義的體現。反之,從帝國醫學,國際衛生到全球衛生的轉變,始終都脫離不了國家之間政治角力與文化政治。文章也指出一令人深思的弔詭發展:當今國際社會所強調的全球衛生的確使防疫能力大增,相關資源流動更為快速,但同時衍生出不少問題,例如以全球防疫之名對個人行為更加嚴格的監控,國家權力隨之擴張,以及加劇國家之間的醫療不平等。此篇文章在醫療體系與組織全球發展的同時也對東亞社會有很大的啟發。無論是中國處理愛滋病或SARS的特殊方式,或是臺灣等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國際醫療援助,始終脫離不了國際組織與主權國家間的張力,或是後進國家的「帝國」想像。劉紹華文章有歷史的縱深,再加上人類學的洞見,提醒我們在積極投入國際事務的同時,更具有反思能力。

由於東亞各地歷經帝國擴張、殖民主義、冷戰,以及全球化的歷史發展,使得從事殖民與後殖民的醫療史研究特別具有意義。此類研究不僅幫助我們瞭解發生在過去不同時空脈絡下與醫療相關的活動,亦能協助以寬廣的視野審視當今社會中的醫療現象與醫療文化,以更具反思性的方式推動醫療政策,提供醫療服務。其次,如本篇四位作者所言,包括臺灣在內的東亞社會因特殊的歷史軌跡,勢必使其關於殖民與後殖民科學與醫學發展的體驗不同於世界的其他地區。在此意義下,具有東亞特色的醫療史研究雖已有一定成果,但值得社會及學界投注更多心力與資源,以發展出更具開創性的研究。最後,除了與歐美前沿理論與史觀對話之外,我們亦深望東亞醫療史研究者之間有更多協力合作的機會。透過跨國比較分析,更深入、細緻的瞭解過去及當今社會與醫療、疾病的關係。


性別與醫療

自從二十世紀後半「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概念被提出後,迄今已將近半個世紀的演變,其間歷經醫療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性別研究者,乃至於晚近醫學史工作者的投入,已然開展出相當豐富但也高度分化的研究主題。伴隨生物醫學、大數據概念、網路化的醫學人文社會研究,「生命醫療化」(bio-medicalization)的新論點亦在最近的十年蓄勢待發。傅大為以〈「醫療化」論點的當代多元演化,與來自性別與社會研究的商榷〉一文,展開他個人歷年經營該研究領域的深思與再詮釋。全文聚焦在「醫療化論點的當代演化」此一切入點,並對「性別與醫療」這個議題再作思考,延伸論述亦涉及婦女健康運動的新發展情勢,乃至於性別與醫療的可能新研究策略。作者在這篇辯證精微且敘事龐大的論文中,不僅檢討性別與醫療研究在西方思潮中的起伏更迭,亦加入許多臺灣本地的事例以及關於研究趨勢的審思。優游於國際學界趨勢與本土學術發展間之歷史細節與多元情境,傅大為展示了現有性別與醫療研究方向的多元互動,仍然具有「以醫療化為中心的共同生成」特徵,穩定地在醫療體制中持續演進及轉化。儘管作者礙於篇幅限制難以暢所欲言,但全文強調之醫療化論點的開放性、豐富性,以及與各方論題得以共同生成並作銜接、交流的觀點讓人目不暇給,早已令閱讀者的收穫溢出有限的字數之外。

 醫療化理論專著《社會醫療化》中譯本書封,

相較於西方學界常以護理(nursing)做為醫療史或性別研究之主題,臺灣本地之護理史卻少被注意,且焦點也多放在護理精英與護理專業化的歷史上。近年來在醫療社會學與性別研究的刺激下,本地學者漸有從階級、族群、文化、宗教、科技與社會等不同角度,重新檢視護理發展的趨勢。他們關心的議題也逐漸轉為專業認同與性別、階級與護理、科技與護理勞動等方向。為補強當代研究之疏於歷史縱深,張淑卿與盧孳艷合著的〈性別與科技交會的護理史:本土案例〉從歷史角度出發,關注傳教事業與西方護理來臺的歷史脈絡,延伸探討臺灣護理發展中的性別與科技如何影響其專業發展,並探索其形成脈絡,及其對護理實務產生之作用。全文以三個本土案例:助產性別與場域的醫療化、臺灣急重症照護史下的護理科技化與社會性別分工,以及科技介入對於臨床護理的衝擊等,解讀近百年來性別、科技與護理專業之交互纏繞,引領讀者深入省思護理專業內涵之形塑、科技知能之專業認同、護理照護品質,乃至於醫療科技使用翻轉性別藩籬,都可能創造出醫護間之性別權力關係與護理專業認同差異。本文從臺灣護理歷史溯源出發,投射兩位作者的深刻現世關懷;全文既敘史又議事的結構與筆調,協助讀者從現今之護理專業困境中,遙想何以致之的偶然與必然。

林宜平歷年夾議於敘和史、論並陳的筆觸,一直深受學界與讀者廣大之歡迎。她為本書貢獻的〈賽伯格的悲歌:東亞性別、勞動與健康〉一文,依然具備這般令人讀來欲罷不能的書寫特徵;只是在女工職業病的悲歌迴旋中,全章充滿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鬱。本章以《孤女的願望》為引子,鋪陳二次世界戰後東亞地區電子產業與年輕女工的興起脈絡;於是在19702000年間,各式各樣的職業病個案:臺灣飛歌與美之美發生女工猝死、臺灣RCA勞工罹癌、韓國三星的女工白血病之職業病認定,以及持續在東亞各地發生的許多有機溶劑中毒案例,交錯合奏出「賽伯格的悲歌」。作者仔細地描述及討論東亞的性別、勞動與健康,藉由分析新近發生在東亞的電子業女工職業病爭議,最後展現出她獨到的綜合見解。從醫學研究中人與動物的視角切入,討論毒理學與職業流行病學研究中隱藏的性別、階級與種族不平等,以及東亞的性別、勞動與健康特質。反省近年來賽伯格論述的延展與論述主體的破碎,林宜平企圖透過分享這些東亞年輕女工在工廠裡的歡聲笑語,以及感受隨之而來的猝死,或關廠、離職之後罹癌的各種職業災害,重新喚起讀者對於發展賽伯格理論的原始關懷;從而帶領讀者看見她們受傷的身體,與她們一起流淚、控訴。

雷文玫的〈從臥房政治到公共政策:不孕與人工生殖技術治理的法規變遷〉,帶領讀者思考幾個關鍵問題:作為一個決定權利義務與分配資源的公權力,國家面對不孕女性的抉擇時,究竟透過規範扮演了什麼角色?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如何共同形塑生殖技術的使用?以及不孕女性生育抉擇的主體性為何?作者從不孕相關規範的法律變遷史中,看到不孕女性從單打獨鬥、暗夜飲泣的臥房政治弱勢者,到今日藉由法制與公共政策的介入,變成可以運用人工生殖科技規劃生育與生涯發展的主體。相較於父權、技術與資本主義等社會變遷,雷文玫以法律學者的角度,將大部分的論述焦點,放在國家針對生育與人工生殖所訂定的法規範方面。不孕女性爭取生育自主權的過程中,經歷了漫長社會文化結構的變遷;從唐律、大清民律等父權主義的年代,到民國時期之民法改革,方才提升了女性整體的平等地位,進一步確立女性對生涯規劃的主體性,並且降低了不孕作為一種污名的風險。這一段女性逐漸取得對自己身體與生育抉擇主體性的歷史中,不孕女性一路行來仍然需要面對父權、市場、專業霸權等其他利益與利害關係人的挑戰。於是,不孕女性在法律上的地位雖然漸趨平等,但父權主義下的種種社會文化意識型態遺緒,迄今仍影響著人工生殖相關規範,限制著不孕女性的生育自由。

性別與醫療一直是各方學者關切的議題,本篇的各位作者遂得以從各自不同的專業背景:科學哲學、醫療史、護理、科技與社會,以及法學等方向,針對其選定之個案投注獨特的關懷與分析。全篇中,傅大為與林宜平的論述,無疑地跨越了國別的限制,體現了性別與醫療研究的普世意義,或至少展現了共通的東亞經驗。而張淑卿與盧孳艷的論文以及雷文玫的著作,雖然僅限於利用臺灣或廣義的中國案例,但涉獵過東亞諸國相近研究之讀者仍不難發現,至少在中、日、韓、港等地,類似的專業化現象與性別主張,莫不在相仿的歷史道路上殊途同歸。作為一個仍在開展中的議題,本篇除了表面互異的主題與選用案例的差別外,讀者更可從論述時間的比重上,感受到現代性或當代社會對於開展性與醫療此一議題的重要性。相較於「性別」既是本篇主題亦是各章之論述重心,「現代性」一詞在本篇雖較為隱晦,但其影響與投射作用卻依然浮游於各篇章的字裡行間。


生物醫學與現代臺灣

陳嘉新的〈生命政治與社會偏差:初探臺灣的鴉片類藥物治理史〉,由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理論興起與社會偏差之詮釋入手,進而闡釋倫理上的正當性如何在特定的政治運作邏輯下產生並維持。而這樣被界定的自我與他人的治理,又是在怎樣的權力與知識的架構下得以被操作。全文三分之二著重於生命政治與社會偏差的理論探討及鋪陳,但亦未忽略選用具體實例。在臺灣各歷史階段中,政府都曾介入鴉片類藥物成癮治療與管理制度的政治糾結裡。作者遂得以臺灣鴉片類藥物的治理史為例,就成癮的科學研究與社會論述的角度,向讀者展現了生命政治相關理論的解釋力及延伸詮釋的價值。透過作者精妙的論證,讀者一旦掌握臺灣案例中,顯現之生命政治與社會偏差的三大重點,即不難投射到其它個案研究裡,參悟生命與政治並非彼此分離,而是在根本上糾結且相互構成。閱畢全文,不管讀者傾向於政治需依生物學原則制定,還是認定政治當為生命(態)考量而規劃,都應可感受到現代政治核心的游移不定。藉由陳嘉新的分析,讀者至少可以掌握生命政治的基本概念,以及何謂社會偏差的基本概念。正是這兩組概念的交互作用,刺激我們重新思索生命與政治是如何相互生成,或至少如作者的期待:繼續書寫更多「現在的歷史」(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本書的第二篇譯著為郭文華之〈在臨床試驗中的東亞族群〉。但與栗山茂久的譯稿不同,本文由郭文華既有的英文原著,為符合全書編輯主旨商請多年來關注醫療與社會議題的廖恩琪女士校譯而來。考量語言文化之轉換,以及特為本書所做之刪修審定,郭文華與廖恩琪為該文所投注之心力,誠不亞於重新撰寫一稿。本文以國際醫藥法規協合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為平臺,就日本的經驗討論種族差異與臨床試驗的衝突與調和。為避免被簡化成「科學」與「種族主義者」的對立論述,本文將討論焦點置於日本與跨國藥廠交手的過程,而非針對日本藥物法規系統的概述。作者希望分析在科學與社會之間,以及西方與東方之間的複雜界面,而不陷入已為陳腔濫調的經濟保護主義或文化相對主義論爭中。細考歷來ICH展現之法規敘事,以及處理臨床試驗中種族議題的標準制訂、協調過程後,作者認為在亞洲新藥研發的場合中,體現了一種固定模式:一方面西方世界以全球化為名,讓藥物得以銷售至全世界,也讓其製造者更加全球化。但與此同時之另一方面,東亞國家借用種族主義的觀點,強調自己族群在歷史與文化的不同,而堅持更多的在地族群試驗,以抵禦西方藥物之全球化壓力。於是,作者正視科學僅是提供種族修辭在其中以旅行及互動的競技場,呼籲我們應當持續觀察這個動態現象,而不要遽下結論。

說到持續觀察某個動態現象,蔡友月的〈基因、祖先起源與科學爭論〉,再次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方興未艾的醫學領域──基因科學,以及當前仍喋喋不休的政治爭論──臺灣民族的組成與科學定義。蔡友月謹慎地提醒讀者,本文目的並不在於辨明那些有關臺灣人起源和組成的DNA科學證據是否為真,或是比較哪種證據更符合科學標準。而是分析90年代後臺灣認同政治的轉變,如何影響這些科學研究與知識生產、論辯以及相關的社會後果。作者以「生物醫學的族群化」(ethnicization of biomedicine)與「族群的生物醫學化」(biomedicalization of ethnicity),詮釋90年代後臺灣的基因研究熱潮。固然該熱潮與生物醫學本身全球化的發展有關,但也來自它與國家經濟利益的結合,同時更受到臺灣族群/國族政治的社會影響。本文強調科學知識的生產難以脫離社會、文化脈絡,因此科學論述面對複雜的認同問題,也必須與其它論述相互協商、競爭,並不具備更為優越的角色,是故,作者呼籲讀者該更加關注那些可能形塑科學研究的知識生產與消費,進而形塑科學爭議的社會、政治、文化等因素,反思科學在族群、國族認同政治中可能造成之擾動作用,也深切期待科學專業與其政治社會詮釋應該更加謹慎。相信閱讀至此,前面陳嘉新有關生命政治的說明,與郭文華對種族主義抵抗的解釋,當再次浮現於讀者的腦海之中。

生物醫學在現代臺灣社會中的影響力可謂無遠弗屆,從專業的尖端生物醫學實驗室,到呶呶喧嘩的政治與社會舞臺,對生物醫學的期待或無根想像,莫不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之間。如何啄破科學可以發現宇宙真理的現代神話,讓讀者重新審視科學是在社會之中(within society),而非在社會之上(above society),正是貫通這三篇論文的思想主軸。但也因為生物醫學現代性的論述,一如展現該學科的形形色色舞臺,仍在今日的東亞社會各處開展、變形當中。儘管只有日本與臺灣的個案分析,但類似的其它東亞地區研究,讀者依然可在他們引用的論文中按圖索驥,逐步發現東亞社會的異同脈絡。要言之,這三篇論文對本書讀者共同之貢獻,不在於提供一個完美的句點做為結論,而是反覆的提醒讀者這一整套科學論述,如何地全面性壟罩(overwhelming)我們所認知的現代性與進步性。於是,在生物醫學論述與現代社會建構的交互共生下,研究者,也包含讀者的位置既是第三人稱,也因時因地、自覺或不自覺地在第一與第二人稱間不斷擺盪。


小結

本書因研究者專業落差不小,也或許由於待處理的社會裡眾聲喧嘩,一般像此類涵蓋多種議題的東亞研究,難免發生篇章各說各話、自言自語,甚且相互衝突矛盾的情況。然而,因為長期以來醫療史、科技與社會研究,以及性別研究的緊密同儕互動,本書編輯得以盡量避免上述問題,專致於使各篇論文能相互呼應,讓議論順暢地流貫於全書。本書作者多有歷史學之背景或類似之自覺,因此全書四篇章的安排既有史學以時繫事的縱深,個別主題也不失橫向聯結、深入探討的廣度。第一篇提出的「東亞現代性」兩層面意義:西方科學帝國主義與醫療在現代東亞社會的特殊樣貌。這兩層意義在近代東亞發展的初期,則幾乎都以殖民經驗做為共同載體。於是,第二篇針對東亞殖民經驗的各個分析,不僅幫助讀者掌握過去時空脈絡與醫療發展的關係,更提點反思當下醫療現象與文化中的殖民遺緒。透過西方理論或經驗的引介,對東亞諸國細緻的瞭解,使爾後兩篇章側重當代議題的論文,在波動的歷史洪流中得以找到立足發聲的起點。所謂「乾坤莫測但世事如棋」,第三、四篇的作者群就由不同的學科專業視角,在通論與個案間展現了參考西方理論、反思東亞現代性的運用價值。這正是編輯本書的意義所在,面對醫療科學在現代社會的多元面貌,從臥房到病床、成藥到手機,甚至是DNA與先祖的關係,我們都無從逭逃自醫療科學的論述。作為一群以人文社會為思考根柢的研究者,能提供的便是一幅幅可能的棋譜,讓本書讀者在醫學科學論述與現代社會建構的交互共生及其對社會的全面性影響中,開展屬於自己抽絲剝繭的知識道路。

最後需一提的是,編輯本書不僅只是展示臺灣學界在東亞醫療史領域的當前成就,也是為了永續經營這領域,期望能感動更多的後起之秀加入陣營。書中的作者大多經歷過篳路藍縷的開創階段,也體驗過「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研究徬徨。這般經歷促成全體作者的付出與投入,想必讀者咀嚼全書後也能感受。是故,有感於每位作者的無私奉獻,與兩位編輯在閱讀中無盡的啟發,我們不能謙稱本書是「拋磚引玉」之舉,但殷望出版後能收到「青出於藍」的效果。

本文由聯經出版授權刊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