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

《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推薦序之二

BY passsager IN No comments

作者:傅大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

本書書封由聯經出版提供

從批判到協商的迂迴路

2003年,傅柯過世後多年,亦即他的主要著作出版後多年,出版了傅柯在1974-75的法蘭西學院演講集,書名就叫Abnormal。現在蔡友月、陳嘉新主編出版的這本《不正常的人?》,很容易令人想到傅柯的演講集,但此書卻在「不正常的人」後面加了一個問號。或許,這個問號已經顯示一種間隔或遲疑,而且可能也可以說,這本書不是一本傅柯主義意義下的文集。那麼,這本書可能的定位又是什麼呢?或許我們可以從歷史找到一點答案。

在人文社會研究領域裡,過去對(西方)精神醫學的討論,比較受到傅柯、女性主義,還有歷史研究取向的影響。在這個取向上,「醫療化」的概念也常被拿來當作這些研究的分析工具與利器,而且或隱或顯地表現了女性主義對過去精神醫學「歇斯底里化」女性的批判。然而,如果我們看看此書的作者們的屬性,有趣的是,傅柯主義者、歷史學家、女性主義者似乎並不在其中,起碼並不被強調,同時,另外一個與精神醫學相關的專業身分群,構成了此書作者群中超過半數作者的特色:他/她們是三位醫師,一位心理師、臨床護理和社會工作者。兩位主編在〈導讀〉中對此特色的敘述是:「從精神醫療界跨界而出原本相當稀少,1990年代後在多元的理論與方法論的激盪下,制度上逐漸容許精神醫療從業人員走出醫療的白色巨塔,接受不同學科的訓練,培育多重且並置的視野,並依此反省自身專業。」所以,這些專業者並沒有從精神醫療出走,而是走出,之後受了相當的人文社會學科訓練後,再回來反省自身的專業。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轉折,也起碼顯示了本書的一大特色。這個轉折可以分兩方面來談,一個是書寫精神醫學的人文社會學者屬性的轉變,另一個則是討論精神醫學中醫患或醫用關係的主軸,從過去的隱含批判,到現在的強調協商。此外,從本書〈導讀〉所導引出的主軸是,從新的協商角度來看,過去的那種批判角度其實是「缺漏與淺薄」的,而且是一種從過去「意識形態的批判焦點拉回到臨床上的斟酌協商」。這種轉變之所以可能,起碼一個重要原因是,本書的主要作者群,大都有著精神醫療專業從事人員的身分,加上他/她們也有深厚的人文社會素養,甚至社會學或STS訓練,所以,本書的論點經常強調「斟酌協商」,而非隱含批判,同時也強調醫療與臨床場域的細緻分析和描述,就比較可以理解了。也正是因為這個轉變,使得本書的11篇論文有相當高的可讀性與參考性,代表著一種重要的新參考座標。當然,本書中仍有兩三篇是討論精神醫學作為社會控制與國家治理的面向,與過去隱含批判的觀點比較接近。

筆者就以本書經常提到的「醫療化」重要概念而言,主編們同意「本書雖然未對現有的醫療化概念提出革命性的挑戰」,不過同時也強調「書中一些篇章以實作、政策面具體深化了既有醫療化的思考,提供建設性的方向」。但是,醫療化論點其實頗為深厚與複雜,從過去的美國醫療社會學,到法國的傅柯等,都曾深深致意於這個論點,筆者這幾年也曾討論過它的歷史系譜與演化中的論辯。我的感覺是,固然,過去急於批判的一些人文社會論者,粗俗化與簡化了「醫療化」論點或概念,但是,今天可以耐心分析實作細節,強調要「斟酌協商」,或者「建設性」的新人文社會論者,其實也可能粗俗化或稻草人化了過去的醫療化論點。因此,過去的論點真的「缺漏與淺薄」嗎?同時,這些具有精神醫療專業身分的新人文社會論者,在他/她們的敘事詞彙裡,是否還有「批判」一詞的餘地呢?

就是在這些可能的轉變,從過去到現在此類人文社會主題的轉折之中,的確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還有許多的問題可問。這就使得本書極為有趣,而且構成一個新的參考點,對比於過去其他討論精神醫學醫療化的人文社會論著。我們不把本書的一些主論點當成是最終解答,而是提出了新的問題,並有著「多元在地想像」的胸懷,讓讀者可以好好思考與論辯。我想這就是本書,除了包含了很多本身就很優秀的研究之外,最值得推薦之處。

本文由聯經出版授權刊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