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

《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新書座談會側記

BY passsager IN No comments


作者:林子勤(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
精神科醫師)

本書書封由聯經出版提供

2018713日,《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新書座談會於中研院舉行。座談會分上下半場兩部分,上半場由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持,下半場則由王文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主持。礙於篇幅,本文僅側記上半場的座談內容。

【上半場I:新書介紹】

主持人李尚仁在開場時說明,本書的起源是中研院與陽明大學合作的研究計畫。在本場座談會前,此書已受到不少注目與期待,也在網路上引起一些爭辯。李尚仁藉此提問:「為何精神醫學/瘋狂的議題總是特別容易引起關注?」從歷史的角度看來,有人認為是精神醫學的知識不穩定、不斷改變,但李尚仁並不認為這是主因,因為許多其他醫學領域也是如此。其中一個關鍵也許是,如本書的標題所指-精神醫學在作「正常」與「不正常」的判斷時,經常與社會文化因素會有張力或衝突。例如過動症是否需服藥?殺人犯是否可以因為精神疾病而獲得減刑?另外,精神醫學也在國家發展或追求現代性的過程中,被要求扮演某種角色,這也會產生矛盾與衝突。本書所觸及的是一個不好處理的主題。

會議照片

接著由主編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及陳嘉新(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兩位作新書簡介。

主編蔡友月說明本書主要處理的是當代議題,另一本處理歷史議題的姊妹作將在今年年底出版。本書編輯過程中經過漫長的討論與修改過程,特別要感謝編輯委員的努力。蔡主編認為,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有不少作者都具有精神科臨床經驗與背景,讓此書收納的文章,都有更深入實作層面的特色。

主編陳嘉新的介紹則強調,本書的出版是一個階段性任務的完成。他期待未來有更多人投入相關研究,也希望能與臨床工作者有所呼應、相互學習。他強調,此書的編輯仍有許多未竟之事,例如第一章(正常/不正常的判斷分野)僅收錄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失智症兩個診斷,事實上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診斷與實作;另外在全球化的時代中,政經因素對台灣的精神醫學實作有甚麼影響?這也是此書未觸及之主題。接著在第二章關於病人主體性的主題中,本書挑選了兩篇探討「個人」主體性的研究。而病人與「機構」之間的關聯與互動是甚麼?未來也值得進行類似的研究。

第三章收錄精神醫學與體制相關的問題。陳嘉新提及,在這個主題下還有許多議題,例如台灣近年的災難事件中,「精神醫療的任務為何?」是一個反覆出現的議題。另外與政策有關的還有「藥物濫用」的議題,這也是一個精神醫療與國家有所交集之處——彼此之間甚麼時候互相合作、依賴?又在何時會互相對抗?或產生各種不同的關係?這是值得繼續討論的。甚至,精神「醫療」還包含許多不同專業,例如心理師、社工師等等。這些專業之間的相關性又是甚麼?其實目前還缺乏相關的研究。

第四章的主題集中在司法精神醫學,談的是精神醫療面對法律系統時的角色。這在近年重大社會事件中也經常浮現檯面:例如兩周前小燈泡案宣判所帶出的問題。藉由這些例子,人們可以去追溯司法精神醫學在地的歷史發展,以及介在醫療與法律之間的人權主張:例如強制住院是否屬於一種人權侵害?需不需要禁止?這是目前人權團體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精神醫療必須要對應的問題。另外監所中的精神醫療也是司法精神醫學的延伸。甚至在「精神鑑定」的實作面,陳嘉新也期待有更多類似民族誌的研究,去了解各種細微的協商、考量、折衝、以及衝突與張力。

第五章集中在「精神機構」本身,而非病人。本書挑選了「龍發堂」與「玉里治療性社區」兩個機構。不過這兩個機溝都不是「典型」的精神科機構。陳嘉新認為,回過頭來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從來都沒有出現一個「急性病房的民族誌研究?」也就是以醫院為主的機構研究。這些年來醫院其實面臨許多體制上的變化,無論是保險、政府、或私人的需求等等,以醫院為主的研究也是未來值得期待的。

陳嘉新最後總結,在編輯此書的同時他察覺:雖然目前已有一些不錯的研究,但還有許多未知的問題。他希望透過這本書拋磚引玉,吸引有興趣的研究者,在未來將這本書不足或闕漏之處補上,讓這樣的研究、對話、與反省能夠持續下去。


【上半場II:與對談人對話】

會議照片


參與對談的三位學者分別為巫毓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吳嘉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以及傅大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巫毓荃從精神醫學史的角度談本書的個人啟發。他回顧歷史上幾位「滿酷」的精神科醫師,也提及歷史上精神科的某種神祕感,他稱之為精神醫學的X factor巫毓荃認為,如今精神醫學(精神科醫師)已逐漸失去某些特殊性,這是因為精神醫學在發展的過程中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功之處。不可否認在這30年來精神醫學有非常強大的進展:各種生物學療法是上一個時代所夢想卻無法取得的;神經影像學、基因科學、統計學的突破,讓找到精神疾病的生物學基礎變成可能;同時,精神醫學在整個體制內的角色也更穩固-不只是在健康或公共衛生領域,在司法、治安、勞動安全等領域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這個「精神醫學體制」逐漸成形的當下,巫毓荃認為:精神醫學的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的視角跟思辨也越來越只是聊備一格,不再是精神科醫師必備的素養。今日的精神科醫師也許更像一個化學家、物理學家、或者統計學家。在這樣的氛圍下,精神醫學的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提醒與反省。他提及,這本書作者中有不少仍是臨床工作者,從書中的研究也可以看出,精神醫學的實作還是一個不斷適應、對話、協商的過程,未必那麼絕對。由此看來,這還是很酷的。然而,這樣的視角是否已經慢慢地被邊緣化?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警訊,畢竟精神醫學所面對與處理的,跟一般醫學還是有一些本質上的不同。

傅大為從中研院與陽明大學的醫療史合作計畫談起。他提及這個計劃的產物之一是先前已出版的《東亞醫療史》,今日出版的《不正常的人?》以及接下來的另一本姊妹作,都是這個計畫的產物。他希望這些書未來在相關領域的教學上,都能扮演一些角色。

接著傅大為談到「批判」的議題,同時也是他在本書序言所談的主題。他提到傅柯過世後所出版的第一本演講專輯,書名也是「不正常的人」(Abnormal)。不過今日出版的這本書,書名在「不正常的人」後面加了問號,非常耐人尋味,也可以有很多詮釋。相較於當年傅柯對於精神醫學的「批判」立場,這本書談得更多的是「協商」的概念。前面幾位講者也提到,這本書由幾位與有臨床工作背景的人來執筆,傅大為認為這和過去傅柯主義、女性主義、或其他歷史學/社會學的書比較起來,作者群的組成已有相當程度的轉移(shift)。這是否也意味著,相較於有點久遠以前-來自女性主義或傅柯學的「批判」背景,這些論述已經轉移到以「協商」為主的立場了呢?

最後傅大為談了「醫療化」的相關討論,因為本書有不少文章都觸及此議題。他提及今日在台灣談醫療化,多半會從美國學者ZolaConrad等人的研究談起。但他自己接觸「醫療化」的理論,最早還是來自傅柯。傅大為強調,在《性史》中其實有相當篇幅談到「醫療化」的概念,那其實是一個相當豐富的概念。但今日醫療社會學在討論「醫療化」時,內容卻顯得有點貧乏-這是個問題。在導言中編者談到:「過去建構主義者使用醫療化來批判,是一種闕漏而淺薄的觀點。闕漏是因為他們忽略了主體的受苦,淺薄是因為他們只看到醫師的角色,而沒注意到如家長、老師、與其他人的角色。」不過傅大為提醒,其實傅柯在談醫療化時就已談到:醫師以外的行動主體也扮演重要角色。甚至Conard等人也說:醫師本身並不是「醫療化」的主要宣稱者。所以傅大為認為,先前社會學界談論「醫療化」這個概念時,多少有被簡化或庸俗化的問題。去批判這個庸俗的醫療化概念,是一件好事。例如曾凡慈過去曾提出,醫師不見得是帶頭號召「醫療化」的發動者。不過反過來說,我們還需不需要這個醫療化的概念呢?傅大為認為,若回到過去「醫療化」論述的豐富與多樣性,它仍然是重要的概念。本書幾篇談及醫療化的文章寫得雖然不錯,但面對這個概念仍然有些簡化。

最後一位與談人吳嘉苓首先提及:本書好幾篇研究都回應了當今受關注的社會議題:例如小燈泡事件、小孩的過動、老人的失智等等。她以自身在大學教書的觀察指出,年輕族群其實相當關切精神醫療的議題。然而這樣一本書的編輯並不容易,它廣納了不同領域的作者,提供跨領域的洞見。其中有數篇文章由碩士論文改寫而成。吳嘉苓認為,以台灣的學術現況而言,碩士論文的分量也不可小覷。他鼓勵關注此議題的年輕研究者,持續發展優質的研究。

本書雖以「精神醫學」為題,但也不以此為限:並非只是描述診間的診斷或治療,也描述人們如何生活、如何與世界共處。吳嘉苓提及,這讓人想起Arthur Kleinman 用來描述台灣社會的多元健康照護模型中的「常民模式」。書中幾篇研究都描述到在醫療場域之外,病患自己、家庭、社區或國家,都花了力氣要處理一些問題。他舉洪晨碩與蔡友月的研究為例,無論是就醫前或就醫後,各方對於「診斷是甚麼?」都還是會持續去做一些判斷,或以思考一些介入的方法。而湯家碩的龍發堂研究則指出了「信徒」也成為「照顧者」的現象。

此外本書也與傳統的醫療社會學著作有所不同,它更深入精神醫學的內部,有滿多篇幅進入精神醫學的發展與診斷的脈絡。例如曾凡慈的作品描繪出:在兒童過動症的診斷過程中,醫師如何看見兒童是一個立體的人,以及如何同時面對教育、家庭等議題。面對如此複雜和為難的處境,吳嘉苓提及,相關的「學會」是一個很好的立足點。在各種為難之中,除了個別醫師的洞見之外,學會整體也可以發揮一些角色,也可以結合相關領域的人一起來努力。

楊添圍醫師與吳建昌醫師的文章則都提到,精神醫療與法律、警政、宗教的交織性。楊醫師的文章說明了強制住院的體系是如何運作,也提及整個體系如何納入或排除了某些族群。而這些體系為何是如此發展?其實又與整個社會動員的程度有關。這再次凸顯本書所呈現的:精神醫學的發展不可能在社會真空下運行,以及整個社會有許多不同判定「正常/異常」的機制:例如法令、宗教、警政等等,這些必然會與精神醫學交會。

接著吳嘉苓提及此書也觸及「社會不平等」的議題。首先是被判定為不正常的人可能就是不平等的受害者,無論是因為各種誤解或者未得到應有的照顧。而他們如何變成這樣子的人,其實跟他們所處的社會位置有很大的關係:無論是家庭中的性別權力關係不平等、或者整個社會不斷強調的競爭性。因此,呈現這些人的生活事件與生命史就呈現了社會不平等的來源與後果。雖然本書並沒有像社會學用「性別」、「階級」、「年齡」等分類來呈現各種不平等,但在數篇研究中都描繪了受苦的人與社會結構的連結。

最後吳嘉苓期待下一本書可以觸及更多診斷,例如一些更「尋常的不正常」,例如失眠、成癮。甚至是一些「正向的不正常」,例如極端聰明、努力、快樂的族群,也是可以擴及的主題。甚至也可以觸及更多不同醫事人員的視角、不同的療法、以及大眾如何處理心理健康?這都是令人感興趣的議題。而在研究方法上,本書有各種質性的研究方法,已是相當豐富。但未來如果能有量性的資料,與質性資料相互結合會更好。在尋找一個好的照顧模型時,一定需要跨領域彼此開放交流、吸收知識。吳嘉苓希望這本書是建立真實烏托邦(Real Utopia)的一個重要起點。

會議照片


【附錄】
《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新書座談會
http://www.rchss.sinica.edu.tw/news/news.php?Sn=2314

*作者簡介:
林子勤,精神科醫師,現職為伯特利身心診所醫師,也是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學生,關注當代醫療與社會爭議。
**本文感謝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蔡令儀及蔡庭玉同學協助審閱,惟文責由作者自負。

本文由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贊助支持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