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4日

《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看現代醫學的誕生》導論摘文

BY passsager No comments

作者: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Pratik Chakrabarti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和醫學史研究中心) 本書書封由左岸出版提供   要敘述現代醫學的歷史,就不能不談帝國主義的歷史。當歐洲帝國向全球擴張,歐洲醫學也進行知識論與結構的根本改變。從十六世紀開始,西歐一些小國開始建立全球帝國。哥倫布這位熱內亞出身的航海家從西班牙出發,在一四九二年橫跨大西洋抵達美洲。數年後,葡萄牙旅行者達伽馬在一四九八年透過繞過非洲好望角的新航路抵達了印度。這些通往美洲和亞洲的新航路,為西歐帶來與大西洋和印度洋在商業與文化方面的新接觸。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這些區域有一大部分成為歐洲國家的殖民地。當歐洲人探索並利用這些殖民地的自然資源時,歐洲醫學也突破了古老的蓋倫式醫療(指的是中世紀歐洲自西元二世紀名醫蓋倫(Galen)傳承之希臘醫學傳統)並且從殖民地獲得金雞納、瀉根(jala...

2019年2月23日

變形的自閉症:自閉症與臺灣社會的共進簡史,1960-1990

BY passsager No comments

作者:賴品妤(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在日常中,我們很容易聽到人們以「自閉」作為一種描述性的詞彙──「他在耍自閉」、「我是自閉兒」,在這些語言脈絡中,似乎共識為個人的情緒狀態、內向、不喜社交的意涵。如此的使用方式與醫學範疇中的「自閉症」著實又有著不一樣的認識。事實上,當臺灣出現自閉症的醫學範疇,「自閉症」未必有整齊劃一的了解,而是意義不一地使用這個醫學術語,讓自閉症發展出超越精神醫學的限定內容。除了精神醫學的討論,本文將報章媒體、教育界、家長團體、民間社會、政府的角色一同拉進討論,呈現自閉症於臺灣社會的豐富面向,理解自閉症在臺灣社會定位之變遷。 在進入正文前,首先來看看幾乎是最早談論自閉症的民間報導。1968年03月21日,《中央日報》上有一篇〈兒童的心病:自閉症〉,一開頭即預設父母對自閉症感到陌生,介紹自閉症是一種「現代的兒童病」。這篇超過一千字的報導首先介紹專家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