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

《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國歷史的一千年》試讀(III)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歐陽泰(Tonio Andrade
譯者:陳榮彬



本書封面,由時報文化提供


第十三章 十七世紀:勢均力敵的時代?

在中國的悠久歷史中,十七世紀是戰爭最為頻繁的時代之一,因為明朝的內憂外患不斷,後來更因為長期被流寇與女真人夾攻而滅亡。明代從一六一○年(萬曆朝末年)就開始爆發長期戰爭,直到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始終效忠明朝的台灣鄭氏政權被滅,明朝正式滅亡──但戰爭並未就此結束。新創立的清朝在政權基礎穩固後就開始對外發動一連串大規模的爭戰行動,一直持續到十七世紀上半葉(乾隆朝的前期),這也創造出史上最大的中國版圖。

在這段期間,中國也曾分別在南方跟荷蘭打過仗,以及在北方與俄國交手過。從朝廷的角度看來,這兩次衝突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對於歐洲人來講卻產生了持續性的衝擊:戰後,歐洲人不敢再輕易尋釁,此一狀況也維持了一個半世紀之久。對我們來講,更重要的是,中荷與中俄的軍事衝突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東西方軍力平衡的問題。

根據前述的「軍事革命」模式,歐洲人在四個方面是具有優勢的:(1)擁有較為精良的槍砲;(2)採用較為先進的演練方式來練兵,「藉此讓歐洲部隊能夠擊敗人數遠遠超過他們的敵軍」;(3)利用船堅砲利的條件稱霸海上;(4)防禦工法先進,這讓歐洲人能以人數較少的部隊堅守堡壘。提出「軍事革命」模式的帕克認為,這四個發展「讓歐洲得以在一七七五年時就能以相對人數較少的軍隊征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疆域,並且稱霸海上」。不過他也注意到,歐洲人的征服行動一般來講並未進入東亞,而且對於歐洲人在東亞是否具有軍事優勢,他的看法也有所保留,他認為東亞各國不憑武力就足以與歐洲人抗衡,因為他們可以用是否給予貿易特權來威脅利誘歐洲人。

不過,中、荷與中、俄之戰終究讓我們有機會可以直接評估東亞與西歐之間的軍力狀況孰優孰劣。兩場戰爭都是中國部隊大勝──但這不意味著「軍事革命」模式是錯誤的。帕克與其他支持「軍事革命」模式並未宣稱歐洲人戰無不勝,只是上述優勢讓歐洲得以將軍力提升,讓他們取得過去在歐洲無法攫取的豐碩戰果。中、荷與中、俄之戰讓我們有資料得以用來檢視「軍事革命」模式的四大面向:槍砲、部隊演練方式、船艦與碉堡。接下來我們將會逐一進行討論,首先就從火槍與部隊的演練方式開始。

如前所述,中國的部隊的確採用了火槍,並且因為深諳演練之道,也能以有效的方式發揮其威力。不過,東亞步兵部隊在與歐洲步兵部隊交戰時,表現得如何?我們能說歐洲部隊在槍砲的威力或者使用方式上面具有任何優勢嗎?

其實並不具優勢。東亞部隊比歐洲部隊更有效率,不只是因為雙方的槍砲威力相當,也是因為東亞部隊的凝聚力很強──但某些史家曾主張這種凝聚力是歐洲部隊所特有的,讓他們「得以成為世界文明史上殺傷力最為強大的士兵」。顯然歐洲自認他們在火槍陣方面擁有優勢,但這恐怕是言過其實了,因為對手是訓練有素的東亞部隊,更何況東亞部隊也早已發展出自己特有的火槍陣。此外,東亞部隊的槍法甚至有可能比歐洲部隊更準。朝鮮的火槍手們尤其如此,他們的準確率特別高。


擁有精良槍炮的「紅毛番」

據官修的《明史》所載,「和蘭,又名紅毛番……其人深目長鼻,髮眉鬚皆赤,足長尺二寸,頎偉倍常。」而且,這些「紅毛番」也是以擁有精良槍砲著稱:荷蘭於十七世紀曾擁有全歐洲最富盛名的軍火產業,生產的大砲、迫擊砲與火槍都是聞名遐邇的。如前所述,現代的演練方法也是荷蘭人發明的,他們的演練手冊被翻譯成歐洲的各種主要語言,並且荷蘭訓練出來的部隊教官得以在歐洲各國任職,深獲重用。

從荷蘭帝國的擴張史看來,該國火槍槍手也是居功厥偉。在征服南亞與東南亞的許多殖民地時,荷蘭的火槍手們幫部隊取得許多勝績,屢敗亞洲部隊。事實上,他們甚至曾經以火槍陣擊敗人數比他們多達四十倍的中國部隊。從此一事例看來,如果遇上的是未經訓練的部隊,訓練有素而且紀律嚴明的歐洲部隊確實能夠徹底展現出他們的戰力。

這一場軍事衝突發生於一六五二年,地點是當時為荷蘭殖民地的台灣。台灣曾是讓荷蘭獲利最為豐碩的亞洲殖民地之一,當時島上有好幾萬漢人居民。一六五二年(永曆六年)九月,幾千個漢人農工與農場主聯手發動叛亂,對荷軍發動攻擊,據當時一位被派去偵察敵情的荷蘭砲手表示:「曠野上漢人雲集,多如草叢。」他們搖旗吶喊,揮舞著長矛刀劍,嘴裡高喊著「殺啊,殺死紅毛狗!」就此攻下了許多荷軍據點。當時,在台的荷蘭駐軍只有幾百人,漢人叛軍卻有幾千人。許多荷蘭居民聽到戰俘遭到漢人施以酷刑,甚至有人被砍了頭,掛在竹竿上,紛紛逃離家園,躲進名為熱蘭遮城的城堡避難(參地圖13.1)。




駐台荷蘭長官深知自己只能靠手下的一百二十名火槍手平亂。他們搭乘小艇橫渡大員灣,涉水走過水深及腰的淺灘,眼見叛軍也朝他們逼近。他們手握火槍,走出淺灘,上岸時仍然保持著火槍陣形。等到水的深度變淺時,他們就開始以火槍陣發動攻擊。如果叛軍能夠一擁而上,往荷軍衝過去,這支火槍部隊也許就會被擊潰,但叛軍卻在火槍手登陸後就全數往後潰逃,槍手則是持續以火槍陣開火。在接下來的一場戰役中,荷蘭火槍手們靠著嚴密的紀律擊敗了一支人數多達幾千人的叛軍。台灣原住民與荷蘭人組成聯軍,總計殺了四千漢人。

就這樣,在一六五二年的漢人叛亂事件中,一群荷蘭火槍手靠著火槍陣擊敗了人數多達四十倍的叛軍。不過,十年後等到荷蘭火槍手面對的是來自中國的專業部隊時,結果就大不相同了。當時是一六六一年(永曆十五年),明朝名將鄭成功(一六二四~一六六二年,即明熹宗天啟四年~永曆十六年)為了從荷蘭人手裡收復台灣而對荷軍發動攻擊。就在他的部隊開始在離岸不遠處的北汕尾島登陸時,荷蘭方面派出火槍部隊迎擊退敵。

荷軍火槍手俐落地排成每一排十二人的陣形,準備要開火,但鄭成功的軍隊仍然不動如山。荷軍開始以火槍陣開火,鄭軍士兵不像那些未受訓練的漢人叛軍那樣四散逃逸,而是仍以整齊的陣形往前衝,嘴裡殺聲不斷。一開始荷軍尚能持續射擊,而且停在附近海灣上的船艦也對明軍進行砲擊,支援火槍部隊。但明軍還是以緊密的陣形步步進逼。荷軍開始慌亂了起來,而且令他們更為恐懼的是,足智多謀的明軍指揮官採用側翼包抄戰術,預先派一支人數較少的部隊從他們的側邊攻了過來。於是他們紛紛棄槍逃逸。兩百四十名歐洲士兵裡面只有八十人逃走。其他不是被殺死、溺死,就是成了戰俘。

鄭軍部隊成員都是一些訓練有素的老兵,統帥鄭成功更是向來以治軍嚴謹著稱。年輕時他是個儒生,曾拜入明末大儒錢謙益門下。不過,等到明清之間的戰火延燒到他的家鄉福建時,他斷然燒毀儒服,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於戰事上。他自創所謂「五(點)梅花操法」來操練部隊,也出版過一本兵書,並且用兵書內容來考校麾下將領。他蓋了一個特殊的操練場,但自己並不待在高塔上觀察操練情形,而是在場上與新兵待在一起,親自糾錯,並且處罰違紀者。我們無法得知他自創的具體演練內容,因為他的兵書已經遺佚,但是從戰役經過的描述看來,他的演練模式非常精細有效。例如,他會命令部隊佯裝撤退,而且也達到了欺敵效果,引誘敵軍追擊,然後就中了他的埋伏。

一六六一年他的部隊在迎戰荷蘭火槍手時顯然沒有遇到太大問題,而且在中、荷大戰期間的其他戰役裡也一樣。例如,一六六一年十月,幾十名荷蘭士兵為了搶奪補給品而登上一個小島,結果遇上了人數只有一半的鄭軍部隊。中國士兵還是維持陣形,不怕死地往前衝殺。如同一位荷蘭官員寫道,「我們的士兵們……全都嚇到臉色發白,連槍都不會用了。」荷軍企圖逃走,但有三十人被殺或遭俘。荷軍未曾在戰場上打敗過鄭成功的部隊。差點打贏的那一次,是利用自己的步兵當餌,讓明軍自以為能攻入一座碉堡,把他們引誘到射程內才從牆頭開砲。

荷蘭在中國南方被效忠明室的鄭成功部隊打敗,俄國在中國北方則是與清朝部隊交戰。從這次中、俄之戰看來,歐洲火槍手的確並未占有優勢。


(⋯⋯)


【編者註】本章摘自《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國歷史的一千年》第十三章之部分,(⋯⋯)為編者所加。



本文由時報出版授權刊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