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為什麼老科技是王道?」講座後記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陳禹安

「老科技是王道?你/妳指的老科技是歷史課本裡的指南針、火藥、蒸汽機嗎?為什麼王道的不是現在隨處可見的積體電路以及網際網路?」
STS多重奏過去曾在《老科技的全球史(The Shock of the Old: Technology and Global History Since 1900)》2016年底上市時,同步刊出本書譯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尚仁研究員的中譯本導言,這次則為各位多重奏聽友帶來本書出版後李尚仁先生的第一場公開講座實況。

2017年台北國際書展活動中,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邀請到李尚仁先生於210日書展會場進行人文沙龍講座。講座名稱為:「為什麼老科技是王道?」此次講座內容除了帶領台下聽眾一窺本書作者大衛艾傑頓(David Edgerton)的科技史觀──「以科技使用而非發明/創新為基礎的歷史」,講者也透過本書關於戰爭科技、產業創新的內容,帶領讀者對台灣的科技想像進行探討及反思,如同這本書「懇切希望我們能用新的方式來思考科技的當下(頁335)」。
活動一開始,活動主持人林巧玲女士,同時也是這本書的編輯,選擇從李尚仁先生的翻譯作品細數起。過去李尚仁先生與左岸出版社合作的翻譯作品主要是醫學史的作品,例如2014年出版的《歐洲醫療五百年》2016年出版的《科倫醫生吐真言: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講者提到,這次對科技史著作選譯的機緣,是源自於他在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先後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時作者的指導、協助與鼓勵。而對於科技使用的歷史對人們帶來的震撼,講者李尚仁先生也推薦攝影師Edward Burtynsky關於工業景觀(industrial landscape)的作品,能夠為人們現今處境的物質基礎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和反思。
而在主持人提及自己對本書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後,也就是艾傑頓引述學者Jim Fitzpatrick關於日軍如何在馬來亞向當地人徵用腳踏車沿著鐵路進行「腳踏車閃電戰」打敗英國殖民與其殖民地的部隊的部分(頁254-255[註一],講者首先從本書的第六章「戰爭」開始談起,並邀請大家對於台灣「科技作戰」的思維進行反思。
腳踏車閃電戰。 圖片來源
當軍方將大量預算投注於研究、發展與取得新的武器,政府軍購案一樁接著一樁,作者提醒我們正是「胡志明小徑的腳踏車擊敗了B-52轟炸機政治意志似乎可以擊敗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頁257)」。作者也在本書指出「儘管主張使用新科技的人認為新科技的力量可以使戰爭短暫、具有決定性而且人道;然而事與願違,殺戮是贏得勝利的手段(頁244)」[註二],講者因此提問到:當台海危機真的發生時,真正決勝負的關鍵是否在於火炮和步槍這些殺戮主要來源短兵相接時的登陸戰?
除了科技作戰的思維外,講者也從本書第五章「國族」和第八章「發明」的論點切入,討論在科技國族主義「傾向用發明和創新來討論國族和科技的關係時(頁190)」,台灣使用專利的數量作為發明的主要統計資訊可能過度強調某種國族發明能力的論點。一方面「只有部分發明取得專利,而許多的發展則無法申請專利。專利並不代表該項發明的重要性,或是背後的科技之重要性(頁320-321)」,另一方面,「光看專利申請數的話,二十世紀晚期日本的發明能力是美國的三倍,而韓國的發明能力則是美國的兩倍,這點可信嗎?(頁321)」從這樣的觀點回頭看比比皆是的專利核准及發明展得獎的新聞,講者認為台灣正欠缺這些專利和發明的追蹤研究,進而破除「當我們決定不採用某樣創新時需要擔心自己是否在抗拒創新或是落後於時代(頁337)」的迷思。講者開玩笑的說,如果我們不相信沒有迴紋針官僚體系會崩潰的話,為什麼書裡帝國學院的工科學生在艾傑頓的課堂中無法回答出──「如果人類沒有發明出衛星,人們現今進行長程通訊的替代方案為何呢?」的問題呢?(頁59-60
而在聽眾回到講者主要的醫學史研究領域提出「醫療領域是否也有這樣重要的老科技」時,李尚仁先生也從兩個方向進行回應。
首先信手拈來的是本書關於「差不多藥物(Me-too drug)」以及生物科技的「差不多創新(Me-too innovation)」的例子如何對創新提出質疑。前者提到「儘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新化學個體(new chemical entities, NCEs),在1963年到20世紀末之間增加了一倍但在同一時期製藥廠業的研發開銷則成長了近二十倍但和幾十年前的產品相較,很少甚至沒有什麼重要的新藥出現(頁322-323)」;後者則提到「相較於既有療法而言,自1986年以來,只有16種生物科技新藥有比較好的療效」。此外講者也提到《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前主編瑪西亞安卓(Marcia Angell)在《藥廠黑幕:製藥公司如何掏空你的錢包和健康》一書中進一步指出的:1998年到2002年間,415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許可的新藥有高達77%是化學成分和原來的藥差不多,藥廠透過這些「差不多藥物」在已被創造出需求的市場試圖分一杯羹。
再者是關於既有技術發展的部分,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原本獸醫用於矯正鬆獅犬(chow dog)髖關節變形的外固定器在稍作改良之後,用於肢體損傷的士兵進行傷口照護[註三]。而在非洲肯亞,當地人使用名為Peepoo的雙層塑膠袋作為「飛行廁所」 (頁104),不僅改善了當地的公共衛生條件,也減少了女性外出尋找如廁設施時受到強暴的機會。相較於蓋茲基金會近年投入千萬美元打造的高科技無水廁所,這會不會是另一個低科技取代高科技的例子,也值得相關領域研究者的關注。

Peepoo 圖片來源
講座最後,除了上述關於軍事科技、創新專利在台灣的現象反思外,李尚仁先生也從林崇熙教授關於拼裝車的研究[註四]總結道:在台灣,也有許多持續使用的老科技未被人們重視進而研究書寫。讀者們也可以一同從生活中的種種科技來思考,「老科技是王道」的命題能否為人們帶來新的科技想像,如同這本書的英文主標題:The Shock of the Old。而林巧玲女士也鼓勵台下聽眾們在閱讀這本世界史的著作時,進一步注意台灣在什麼樣的脈絡下現身[註五]
而對於老科技的歷史有興趣的多重奏聽友,活動主持人林巧玲女士也提醒大家,左岸文化即將於今年六月出版歷史學者Greg Grandin的譯作:「《橡膠帝國:亨利福特的叢林夢工廠》(書名暫譯)」,該作品曾獲普立茲歷史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等多項大獎。敬請各位訂閱左岸文化的臉書粉絲專頁,STS多重奏也將為您持續更新書訊。


*上述頁數皆為中譯本《老科技的全球史》的頁數。

[註一]關於腳踏車作戰的描述也出現在小說家吳明益的作品《單車失竊記》,單車失竊記是一部透過舊物/老科技理解台灣上一代人感情及經歷的作品。儘管情節虛虛實實,然而其中對於腳踏車修復技藝有著很精細的描寫,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閱讀。
[註二]講者在此提到一個生動的例子:作者艾傑頓曾在課堂上請英國同學詢問德國同學其家族成員有多少人死於二次大戰的轟炸下,作為號稱崇尚和平但實際上軍隊更常打仗並且對平民進行轟炸的英國,英國同學很難相信死於著名的倫敦大轟炸(The Blitz)的親屬,其實遠少於遭到英美戰略轟炸的德國同學親屬。艾傑頓歸結他在《英格蘭與飛機》和《英國的戰爭機器》的研究指出──「英國空軍的編制比起德國空軍更側重於轟炸平民目標,而英國與德國對雙方平民轟炸的規模也不成比例,總計英國有60000名左右平民死於轟炸,而德國光是漢堡一個城市就有118000名上下的平民死於盟軍轟炸。」(頁20
[註三]華文世界的相關介紹可見林瑞模醫師的〈戰爭與骨科學〉
[註四]相關介紹可見:林崇熙(2001),〈沉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會》11-42
[註五]不怕被雷的讀者們可以特別注意本書第290頁以及第333頁的部分,而若你/妳同樣關注這些消費經濟的重要齒輪,左岸文化於今年2月出版的《垃圾天使:清潔隊裡的人類學》也許會是你/妳下一個購書選擇。


作者介紹:
陳禹安,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長庚大學醫學系學生。研究主題為醫院內末期病人照護的實作與爭議。

*本文感謝講者李尚仁先生以及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楊文喬同學給予寫作上的建議及校對,惟文責由作者自負。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