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生得過,麻油香:中西醫學爭議下的另類視野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吳孟翰(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三)

上周微涼的秋日午後門診中,有兩個產婦憂心忡忡地拿了某大婦產科醫師的文章給我看,文章裡面提到某產婦的婆婆要幫她進補,但是該產婦還在哺乳,害怕補湯裡面的酒精會影響到寶寶,但婆婆與先生堅持說中醫師表示裡面的酒精會揮發,而且「他們以前都這樣喝」。【註1】

來門診的產婦問我,月子中心提供的麻油雞是不是真的不能吃?隨後,一個學弟也傳了社群網站「靠北中醫」粉絲團裡面批評中醫師的貼文給我:

在一般民眾的觀念裡,中醫就像營養師。真的生病了,中醫使用率低也就算了,成天只會發表文章叫民眾什麼東西能不能吃。結果為了產婦能不能吃麻油雞酒的問題被婦產科醫師鞭。把自己搞得比營養師還不如。可悲。

這篇貼文也正好引用了該位婦產科醫師的文章。學弟想問看看我的意見如何。 

圖/走過台灣生產百年史展品

的確,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中醫對飲食宜忌存在著一種近乎苛求的偏執,這種飲食知識卻也常跟現代生物醫學知識互相衝突,這種衝突在當代多半被放在「科學/迷信」的框架下來理解。中醫內部亦不乏檢討、甚至嘲諷的聲音,迫使中醫師們試圖從過去的醫學文本中尋找能與現代科學、生物醫學結合的蛛絲馬跡。在這樣「中西結合」的過程中,當代的中醫為了迎合時代的需求與本身的利益,刪削、忽略甚至完全改換了傳統知識的內容。
【註2】相反地,我們在歷史的爬梳中,可以見到傳統文化中對於飲食宜忌中存在豐富的知識內涵,在傳統文化中,飲食除了是營養身體的物質,同時也被賦予了道德修養乃至倫理秩序的意涵,如金元時期的朱丹溪認為清淡的飲食,有助於君子收心以防「相火」妄動,提供了儒家「存天理」的內在修養一個身體基礎。

因此,我選擇將這個問題拉遠一點,從清末說起。

被認為是集清代溫病之大成的醫學家王孟英,在鴉片戰爭後曾與文友們共同閱讀、分享西方解剖學與醫學知識。前半生目睹了太平天國的慘無人道的屠城、清國江河日下的國力,與當時朝發夕死的新興傳染病霍亂、猩紅熱、傷寒等疾病正面對決後,
【註3】到了晚年,王孟英卻選擇寫了一本有關於飲食的圖書:《隨息居飲食譜》。書中記載了約三百多種食材,從中醫的角度敘述了食物的味道、特性與對於身體的影響。在本書的訓文中,王孟英認為:

國以民為本,而民失其教,或以亂天下。人以食為養,而飲食失宜,或以害身命。衛國、衛生,理無二致,故聖人疾與戰並慎,而養與教並重也。

王孟英特別之處在於他將飲食與治國相類,他認為飲食五味為日用之理,「故善頤生者必能善教民也。」飲食這樣日常而簡單之事,卻是儒家經典《禮記》中提醒君子「飲食、男女」的兩個大欲其中之一。謹合五味不只是養生的道理,更是儒家道德修養的第一步,而這即是前面提到朱丹溪其援儒入醫的第一步。朱丹溪「相火論」與「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身體觀點,在明清時期的醫學家中有不少的繼承者,但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的論戰。朗朗上口之餘,當代的中醫師或許都已經忘了中醫的儒家起源,與儒家思想如何改變、拓展中醫的可能性,同樣也已不識飲食知識在中醫的脈絡與價值,這個價值王孟英甚至將其推展至立國生民的基礎。

因此,中醫對於飲食的關注,從來不只是四氣五味、螃蟹配柿子會中毒這樣等看似自然或是扭曲自然的事實,而卻是包含傳統文化宇宙論與道德論述,乃至於國族建構的想像。漢學家Frank Dikotter觀察到自民國以來存在著一種自然的生物性事實與科學取代了舊式的宇宙論的趨勢。而中國現代化的基礎卻根植於中國的傳統之中。
【註4】Dikotter或許觀察到了一種傳統知識利用科學的語言,來裝扮、證成自身的行動:藉由科學的語言,傳統的知識得以獲得其合理性,同時繼續在時空中流轉。但也因為這樣「科學化」的過程讓我們誤以為,中醫來自於一種單純、樸素而實際的身體與病痛的經驗,這樣的經驗不過就是未經科學研究,但本身有其道理存在,並非空談。在科學與迷信的來回辯證與逡巡之間,總有一天會成就科學化的中醫,中醫終能與現代生物醫學平起平坐。

這樣的現象巧妙的展現在民初的中醫婦科。身處在國粹主義與科學主義的夾縫之間,中醫嫁接,或是錯接了西方醫學的知識,提供了同樣身處在個人主義新時代與傳統宗法家庭夾縫的女性一個緩解兩造緊張關係的空間。中醫利用科學的語言說服、肯認新時代女子的病痛、社會境遇所致的抑鬱與對於新身體觀的想像,同時卻藉由訴諸傳統的實作,平息宗法家庭中家長對於女子生育教養的需求。緩解這樣的緊張關係讓中醫婦科醫學能歷久不衰,持續至今的原因之一。

讓我們再回到現代,我們可以發現,婦產科醫師所主張月子餐不要加酒,主要是在產婦哺乳的脈絡下展開,因為酒精會分泌至乳汁而使寶寶暴露在酒精的影響下。但是中醫在坐月飲食加酒,則是建立在認為惡露不行會導致女性重病或是死亡的脈絡下產生。古典中醫婦科認為產後的身體多虛多瘀,在這樣的狀況下可能會造成惡露的停滯,引發更嚴重的問題,甚至導致死亡。傳統醫學文化認為酒能行血,因此是產後防止經絡胞宮中血瘀的可用之物,如產後的名方「生化湯」便有加酒煎煮之法。

除了坐月的飲食加酒之外,傳統的產科醫學還會希望產後的婦女能端坐,用靠枕與被褥支撐,因為平躺可能會導致胞宮的惡露不能下流,同時亦需要時常用手從心下推摩至臍,促進惡露的排出。這樣的實作難道可以完全等同於現行的子宮按摩嗎?然而傳統醫學文本同樣告訴他的讀者要注意:「酒雖活血,然氣性剽悍,亦不宜多。」但原因是:「恐引血人四肢,且能昏暈。」
【註5】並非針對哺乳而設。因此,如果我們要說這就是傳統中醫認為不可加酒的證據,那我們要如何理解產後半個月才能食雞蛋,一月之後才能吃牛羊肉的說法呢?【註6】

中西醫關於酒精的知識有著對象上的根本差異,現代婦產科關注的是酒精對於寶寶的影響,
【註7】而傳統中醫則是著重在產婦身體虛與瘀的憂慮之上,兩造幾乎可說判若雲泥。

因此,產婦提問一文中,所呈現的與其說是科學知識與迷信之爭,毋寧說是產婦與婆家兩造,利用不同的知識在競爭身體論述的合理性。角力的目標在於誰有權力宣告對產婦的身體主控權。更進一步而言,麻油雞爭議在某方面來說,實則展現了傳統家庭內部倫理、宗法階序的鬥爭,雙方利用不同的知識來競逐在家庭內的權力。這個故事繼續演化下去,再半年後就是寶寶之後要吃五穀粉還是吃水果泥,感冒過敏到底要用中藥調理,還是要吃有三分毒的西藥?而十四年後就是「要不要吃轉骨方?吃哪家的轉骨方?初經來了要不要吃四物湯?」的鬥爭。

由此,我問學弟,你想要如民初的婦科醫家一般,調和婆媳之間的緊張關係呢?還是你想要利用你手邊的知識來替其中一方站台,甚至推翻兩造來樹立自己的權威?這從來就不是科學、真實與否的問題,解決婆媳政治問題與解決科學知識問題是一體的兩面。

學弟說,但是難道你不相信科學的理性、價值中立與真實性嗎?

我說,別鬧了,科學跟其他人類的知識一樣,都有其約定俗成而人工的面向。唯有當我們對稱的爬梳不同知識的脈絡,公平的對待不同的知識網絡後,科學知識才有那麼一絲機會,成為一種不光是拿來吵架的工具而已。 

備註

【註1】蘇怡寧醫師臉書粉絲團(檢索日期:2020/11/15)

【註2】如蔣德熙對於當代中醫「絕經前後諸證」的研究,見: Volker Scheid, “Globalising Chinese Medical Understandings of Menopause.” East As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4 (2008): 485-506.

【註3】當然,筆者利用現代疾病的認知來套用在王孟英的醫學知識與醫療實作上,這種以今論古的疾病觀點,會與本文後面的論點衝突,但本文並非要討論王孟英對的溫病知識,旨在點出王氏生活時代背景。

【註4】 Frank Dikotter,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 Ident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Epilogue.

【註5】武之望,〈論產後調理法〉《濟陰綱目》。

【註6】 同前註。此外傳統產科醫學亦相當重視產婦昏暈的問題,在產房內會備置炭爐,若產婦出現昏暈的現象時,便以醋塗鼻或是用醋澆炭爐,促使產婦清醒,因此酒能使人昏暈便與酒能行血出現一種緊張關係。

【註7】當然,現代醫學同樣認為過多的酒精會造成產後傷口癒合的問題,並非完全忽視母體。

作者簡介

吳孟翰,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診所中醫師,研究興趣為近代中醫婦科知識的轉型與再造。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