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令儀(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碩四)
今(2020)年第十二屆國醫節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中醫有百年歷史,而漢醫有千年歷史,漢醫傳到韓國叫韓醫,傳到日本叫漢醫,傳到越南叫東醫,他個人認為,如果傳到台灣能改叫臺醫、臺藥也很不錯,或者把中醫改成漢醫也無所謂。」因此引來許多討論。
圖片來源:中醫藥迷因
儘管中醫藥迷因以及不少民眾認為中醫界更大的問題在於健保、年輕醫師受訓、工作環境等現況困境,應該優先對於這些問題發表看法,不過或許是想正本清源,游院長對於「中醫名稱問題」其實已經頗有一段時間的思考才有感而發。筆者稍微追溯一下這些名詞,可以發現「中醫」、「漢醫」各有不同的脈絡。
根據〈「中醫」一詞前世今生考〉這篇文章指出,《漢書.藝文志》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裡的「中醫」指的是「中等的醫師」。將醫者分三等第是常見的分類方式,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曰:「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以及「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都是將醫者區分出三等,「中醫」就是指一般的醫師。
東方醫學,在尚未接觸到西方醫學時僅自稱為「醫」,只有接觸到「他者」,才能夠區別出所謂「中醫」或「漢醫」。16世紀,日人首度接觸到葡萄牙的醫學,將之稱為「南蠻醫學」,有「我正統,你南蠻」的意味。後來日本再度受到荷蘭醫學衝擊,開始使用比較平等的詞彙,區分出「蘭醫」與「漢醫」或「大和醫」。此處稱「漢醫」或許還隱含江戶時期古方與後世方派之爭當中古方派的勝利,因此言必回溯至《傷寒論》的「漢代」,以「漢醫」自居。
而在當代「中醫」一詞的出現與西醫脫不了關係。前述〈「中醫」一詞前世今生考〉文中提到英國傳教醫師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在清國出版《西醫略論》,書中將「中土醫士」與「西國醫士」對舉,由於合信的醫書賣得相當好,「西醫」與「中醫」這一組詞彙也就越來越為人所知。在此處的「中醫」並非「中國醫學」,或「中國醫師」,事實上,「中國」在當時尚未被發明出來,此處之「中」指的是「中土」、「中原」,也可以說是漢人為主的社會或者一個比較模糊的地理區域。
至於「國醫」一詞,也就是中醫師大會必稱的「國醫」,則出現在民初時期,中國(也就是中華民國)面對西方衝擊之下開始思考自身價值,訂出了一連串的「國X」,如國學、國樂、國畫、國術⋯⋯「國醫」一詞也就順理成章地產生出來。這個時候的中醫指的就是「中國,即中華民國」的醫學,與國族整個綁在一起。
講到此處順便插播一下「國醫節」的由來,正是因1929年,余雲岫提出廢止中醫案遭到全國中醫師抗議,但由於中醫獲得黨國大老陳果夫的支持而未能成案,上海中醫就把3月17日定為「國醫節」。所以說「中醫很會抗議」這件事可以說是存在中醫師的DNA裡了。
在廢除中醫案之後,中醫界提出「以科學方法整理中醫學術」,成立「國醫館」,當時有很多雄心壯志的大計畫,如「統一中西病名」,但越整理中醫藥就發現問題越來越多,隨著中國內戰,國醫館的事業也告一段落。中國共產黨再次建立新中國之後,毛澤東於1958年表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中國關於中醫的研究與發展再度延續下去。
以上從「中醫」到「國醫」的歷史其實與日治臺灣的脈絡關連不大,臺灣在日治以前除了漢醫之外就有傳教士建立的教會醫學,因此已經有漢醫與西醫的區別概念,但不清楚實際上如何稱呼。日治初期,臺灣的醫師被日人稱為「土醫」,其中再分出跟隨西醫學習的「洋醫」以及跟隨漢醫師學習的「漢醫」。所以,在臺灣的傳統醫者即是延續日本稱「漢醫」的脈絡。
回到標題的問題,真的沒有「臺醫」的說法嗎?其實有的。根據1898年5月20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就有「臺醫」一詞。日治時期,日人在管理上特別區分出「醫師」,指日人西醫,而「醫生」則是指「漢醫」或「洋醫」。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1898年5月20日4版)
此篇報導提到的「臺醫」基本上就是指臺灣漢醫,但是不難想像對日本人而言,「臺醫」的內涵還是不如大和民族的正統「漢醫」。不少日人認為,使用「草根樹皮」的臺灣漢醫,學識能力還是不如日本本土的「漢醫師」。
這篇報導的時代背景在1898年,臺灣鼠疫疫情嚴重,但當時的臺灣人不信任西醫,也不願意進入西醫為主的隔離醫院。對此,地方仕紳紛紛請願要求要「讓臺灣人看臺醫用臺藥」,日本政府也特別許可成立臺灣人的隔離醫院,在隔離醫院中任用臺灣漢醫,使用漢藥治療臺灣鼠疫患者。這篇報導再次呼籲民眾放心,臺灣鼠疫患者不僅不會被送入日本人的醫院,臺灣人的鼠疫醫院當中的漢醫也是特別優秀的,報導認為「臺醫多略有根底,不似尋常小學家念得幾句驗方編便敢以 人命為兒戲也」。多多少少還是肯定了這些在臺灣人鼠疫醫院任職的臺灣漢醫。
1901年,日本政府舉辦了一次漢醫考試,發出近2000張證書,但從此之後不再舉辦漢醫考試,臺灣漢醫也因此慢慢凋零。1920年代,臺灣本土醫學教育已經相對成熟,醫師成為臺灣社會的中流砥柱,然而當時的漢醫藥界反掀起一波傳統醫道復興運動,要求恢復漢醫考試。此時的運動脈絡追隨日本本土的「皇漢醫道復活運動」,以「皇漢醫學臺灣分支」的角色爭取漢醫藥復活。不過當時臺灣的西醫人數開始超越漢醫,漢醫師逐漸退出醫學主流而邊緣化,臺灣漢醫所期待的「復活」終究難以實現。
總結來說,游院長說的「臺醫臺藥」早在120多年前已有,不過「漢醫」的歷史大概也沒有那麼長,大約三四百年左右。「臺醫」一詞,雖然在日治初期出現,但並未流傳下去,畢竟「臺灣」的國族概念並不強如韓國,在朝鮮受日本殖民時期就已經將傳統醫藥以「韓醫藥」名義做進一步發展。
國民政府來臺後,「漢醫藥」一詞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中醫藥」,所以我們會對於使用「漢醫」甚至「臺醫」這樣的詞彙感到躊躇,但「漢醫漢藥」這個說法並未完全消失,依然存在於臺灣民間,凡是70、80歲以上的老人家,一定會對「漢醫漢藥」這樣的詞彙感到親切,也常在生活中使用。
臺灣的傳統醫療脈絡在戰前戰後經歷顯著的斷裂,也是臺灣這個地方吸納「醫學」的特殊之處。嚴格來說,對於臺灣而言,現在我們所說的「中醫」恐怕比「西醫」、「漢醫」還要新呢。
參考資料
皮國立(2016),〈「國醫」的醫療史反思:中國醫學之近代轉型與再造〉,《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
朱建平,〈「中醫」一詞前世今生考〉,《中國中醫藥報》2017年6月23日。
林品石,《中華醫藥學史》。
陳昭宏(2017),《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劉士永(2010),〈醫學、商業與社會想像:日治臺灣的漢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科技醫療與社會》11: 149–200。
劉士永(2017),〈日本殖民醫學的特徵與開展〉,《東亞醫療史 — — 殖民、性別與現代性》。
張哲嘉(2017),〈近代早期的東亞傳統醫學〉,《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
作者簡介:蔡令儀,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診所中醫師,關心台灣中醫的執業環境與困境,研究主題為「日治初期臺灣漢醫鼠疫防疫史」。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