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

成為「台醫」:寫在「廢止舊醫案」即將百年之際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吳孟翰(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碩三)       立法院長游錫堃在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中拋出了「台醫」的名詞後,蔡令儀醫師一字千金的娓娓道出近代中醫、漢醫、台醫等名稱的系譜。然而所謂的「中醫」一詞的出現,不止是意識形態的產物,亦是中國追求現代性的展現,更涉及了一代人對於國家的想像、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以史為鑑,筆者在此利用1929年發生的「國醫運動」來映照所謂「台醫」的可能。       1929年余巖(雲岫)在中央衛生委員會提出了《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余巖指出,當今的「舊醫」除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的理論都是憑空捏造之外,中醫在調查死因、疾病預防上亦無法勝任「強國優生」的責任。余巖所關注的是公共衛生的問題,當時中國境內有許多傳染病正在流行:廣東一帶有令人聞之色變...

2020年7月6日

真的沒有「臺醫」嗎?中醫與漢醫的歷史脈絡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蔡令儀(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碩四)   今(2020)年第十二屆國醫節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中醫有百年歷史,而漢醫有千年歷史,漢醫傳到韓國叫韓醫,傳到日本叫漢醫,傳到越南叫東醫,他個人認為,如果傳到台灣能改叫臺醫、臺藥也很不錯,或者把中醫改成漢醫也無所謂。」因此引來許多討論。 圖片來源:中醫藥迷因     儘管中醫藥迷因以及不少民眾認為中醫界更大的問題在於健保、年輕醫師受訓、工作環境等現況困境,應該優先對於這些問題發表看法,不過或許是想正本清源,游院長對於「中醫名稱問題」其實已經頗有一段時間的思考才有感而發。筆者稍微追溯一下這些名詞,可以發現「中醫」、「漢醫」各有不同的脈絡。   根據〈「中醫」一詞前世今生考〉這篇文章指出,《漢書.藝文志》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裡的「中醫」指的是「中等的醫師」。將醫者分三等第是常見的分類方式,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