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無竹令人俗:當代竹工藝的STS思考

BY passsager IN No comments

作者:黃獻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故事從兩幅作品講起。竹山文化園區內有兩幅巨幅的人像作品併置。左邊的那一幅是立體的,以竹編成的社會主義社會學家馬克思。右邊的那一幅是層積材竹板,上面雕刻著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人像。這兩幅以不同工法製成的作品除了是竹工藝的展現,併置的兩個人像隱隱然有對話的可能,身為STS訓練出來的我,不禁思索,策展人透過兩位人物的併置試圖帶出什麼訊息呢?在談我的想法之前,本文就從這兩幅畫的工藝展開,像偵探般地從竹編、層積竹材與工藝師帶入整個產業的發展演變,帶著讀者剖析竹工藝的醍醐味。最後將這兩幅人像作品放回更大的展示空間──竹山文化園區,談策展人的理念。即使本文篇幅有限,我仍希望透過「竹」的書寫,回應幾個問題:作為教育場所,透過裡面的「物」如何連結起個人的生命經驗與更廣大的時空?策展人透過「物」安排之下要說什麼話?同時透過策展,竹工藝可以如何被重新安排到...

2020年4月22日

科學家的生涯結構與研究組織變遷:John Walsh讀書會場記(上)

BY passsager No comments

作者:鄒宗晏(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公共政策學系John P. Walsh教授於2019年十月初來台講學,分別在台大、交大與師大進行專題演講。Walsh主要的研究領域為組織理論、科學、科技與創新與智慧財產權政策,並以社會學的觀點探討研究型組織如何回應政治環境的變化。近期的研究著作主要聚焦在美、日本大學與產業連結的關係、研究工具型專利 (research tool patents) 對生醫研究人員的影響以及國家和企業在專利角色上的差異。 負責邀請的台大公共事務所黃心怡教授,協同EASTS期刊、台灣STS學會,在Walsh教授到訪前舉辦讀書會,進行相關著作的研討。本次讀書會包含「科學家的生涯結構變遷」,以及「學術不端與科學組織偏差」這兩個單元,閱讀五篇研究論文,探討當代科學社群特性的重要研究。其中四篇論文,來自Walsh團隊,另一篇則出自於EASTS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