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陳柏勳(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健康政策與法律組博士生)
今年夏天,一齣從「淑」女變成「俗」女的電視劇引起臺灣觀眾巨大的共鳴,不僅讓人們回想起1970年代的臺灣,也讓人思考快樂與人生的意義。《俗女養成記》(簡稱《俗女》)對於時代背景和器物的使用極為考究,讓40年前臺灣鄉村的情景栩栩如生,就當代醫藥文化研究者而言,此劇不啻為引領國人重新認識臺灣在地醫藥文化的透鏡。
《俗女》一劇講述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出生於臺南後壁的陳嘉玲,從小就被家人教導要當個功課好、有禮貌的「淑女」。不過,在臺北奮鬥20年後,39歲的陳嘉玲沒車沒房沒結婚,又沒了工作,成為魯蛇。但是,回鄉後經歷了一連串事件後,嘉玲決心當一個理直氣壯的自信「俗女」。本文嘗試鉤沉出這齣劇裡跟臺灣醫藥文化相關的三個主題,讓我們看到《俗女》生活中的「淑世醫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