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

文明化與「棄跡」:那些我們視而不見的尋常生活——《便所》書介

BY passsager IN No comments


作者:何函育(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

本書書封由健行文化提供


廁所是所有人每天不只得報到一次的生活關鍵場所。它的清潔便利,足以保障日常事務能順暢進行,但人們很少覺察到那些關於廁所的隱微投注與努力。建築或都市規劃者很少第一步就將精力專注於安排公共廁所,除非是位居公共衛生情況較不穩定的「特殊場址」、抑或為了彰顯特定目標。許多時候,廁所配置是建築法規中理應存在,卻很少被精緻討論的「基本常識」--那是整體設計後,留待室內設計師、水電師傅及施作工班火線打點的「殘餘空間」,以及有待維護管理者經營的「例行事務」。

弔詭的是,廁所越是運作順暢與管理得當,就越如同其他各式基礎設施一樣:雖位處人們的目光範圍,卻難以映入眼簾。舉凡交通運輸節點、百貨公司、連鎖餐飲店等,不管公或私部門的廁所,其維護工作及清潔人員,若不是成為理所當然的背景,以最不干擾的方式運作,或有意無意地選擇與人潮使用尖峰時刻錯開。就是要到了便捷順暢中斷之際,廁所的重要性才會重回視線所及。可曾想起,多半要在偶然親身經歷「觸目驚心」、氣味惱人的不潔景象時,才會在請求協助的片刻須臾,猛然想起這些人,確實以不只是背景的角色存在著?也許在這樣的時刻,人們才會倏地驚覺便利文明的基礎,其實建立於視而不見的設施、日復一日與不潔共存的操持維護之上。

撇開嚴肅或深具道德批判的論述方式,《便所》一書,活用了不同類型的線索與多種比較手法,以相對平實的文字,引領讀者理解日本排泄空間演變。究其內容,排泄空間的意涵,實已超乎單純的廁所,更涵蓋關於排泄處理的集體服務等範疇。這麼一本由日本出版社兒童編輯部自行企劃,輔以多處地方博物館、國際知名的衛浴馬桶公司提供的素材,經公私部門下水道、衛生紙與廁所專家或愛好者協力編纂的科普著作,繞過了科學專業知識的艱澀語彙,也避免過快掉入進步歷史敘事或所謂的「衛生現代性」之中。相反地,這群來自同一國度、不同背景的作者,反而更能揮別單一作者或第一人稱撰寫的限制,透過一個個關於廁所與便溺處理的故事,試著抽絲剝繭地去理解,那籠罩在免治馬桶大國神話下,蘊藏著排泄空間有快有慢、複雜而歧異的演變印痕。

從廁所到「排泄空間」的敘事轉變:社會-自然視野中的技術史
做為「日本再發現」系列讀物之一,《便所》與其同系列並獲得「日本雜學大獎」的首部名作《人行道》,有著共同的關懷:藉由尋找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道出那些習以為常、卻超乎想像的日常風景變遷軌跡。這也許正是「雜學」類型出版品的獨特之處:它乘載了人們對日常生活的關注,也扮演著將科普知識趣味化的傳遞者角色。儘管不採取科學專業知識的論說筆法,但大量採納豐富照片、地圖、圖示,並輔以訪談及訪談的故事敘述形式,對廣大的一般讀者而言,不但是書架上特別親人的一區,還是開啟閒聊話題的好幫手。

廁所的話題看似教人難為情,其實曾出現過不少討論著作。這些豐富的嘗試,不禁讓人驚嘆日本大眾文化對生活事物關注,能發展出雜學大賞的獎項,並支撐起自身在嚴峻出版市場中的不同活路。諸如文豪谷崎潤一郎【註一】在《陰翳禮讚》中,以其文人之眼審視居家改建經驗,對比及評論和洋廁所蘊含的美學原則,並道出日式建築格局及其文化意涵,是如何不同於西方潔淨明亮的精神信念。或者,中文二版大受好評的《廁所大不同》,是藝文工作奇人妹尾河童親身造訪古今、不同藝文人士家戶廁所後,以豐富的建築素描與人物訪談而發行的趣味小書。又如建築史學大家藤森照信,那具有科普色彩的論著《天下無雙的建築學入門》,曾致力些許篇幅,比較鄉野與都市的廁所樣態,並細膩推敲建造理由、構築材料與形式演變等。

相較於前述作品希望談論的文化比較,或是廁所形式變遷的縱深考察,《便所》則融匯了出版社企劃與下水研究會的構想,進一步在廁所與便器形式變化的基礎上,延伸觸及建築視野較難施力的水肥處理方式及衛生紙之發展變化。這意味著,《便所》將亮點從聚焦於個人或家戶層次的排泄課題,轉而擴及特定社會轉型中,更大的環境新陳代謝面向。

       具體而言,《便所》一書跳脫了衛生、潔淨等「常識性」分類,而是透過關注「排泄空間」漫長文化與歷史的命題精神,抽絲剝繭地理解「常識形成的過程」。例如,家戶排泄物不僅曾是農民眼中的良好肥料來源,也是水肥業者賴以維生的「黃金」。一位業者在下水協會的交流會中,提及水肥及其從業者社會角色的轉變。他提到,自己原來是義務志工性質,來幫忙街坊鄰居收集水肥,並提供給需要的農民;一直到越來越多人主動貼補,並遊說其收取清運及器材維修費,才正式考慮「入行」。然而,隨著沖水廁所的普及、化學肥料的興起及農業面積的減少,失去用武之地的人類排泄物,才讓他目睹了水肥從「農業良伴」,到必須另尋購置合適土地來傾倒或掩埋處理的「廢棄物」,自己也不再像是個協助街坊鄰里處理生活事務的志願者。

其實,這已是跳脫單一學科知識或建物尺度出發的廣闊視角,能試著指出廁所並非傳統與現代兩相對立概念下的產物;相反地,是在既有農業水肥收集與運用,以及新式沖水廁所與下水道之間,有跡可循的一連串嘗試性結果。其中,不僅有成有敗,更有其試圖回應的時代課題。這些點滴,隱隱道出聚落變遷、乃至交通運輸方式與人體廢棄物處理的動態關係。更明確地說,排泄空間的命題,確實調和了今日將自然與文化分立審視的慣性思維,也提供一處著力點,引導人們從生活場景的歷史故事中,反思「文化實為人與自然環境串接,人也進而從中賦予自身與自然意義」。人們得以從書中窺見,一群致力推廣科普知識和環境教育的「排泄專家」,如何看待時代更迭與技術演變,並以其歧異多樣的背景和興趣特質,回應水肥處理變遷及地域差異的複雜課題。

敏銳的讀者或許已發覺,這相當神似人文社會科學或政治生態學的「社會-自然」概念。它雖暫且拋開了既定的「進步(現代)」、「落後(傳統)」分類,但能將科技與「文明」視為特定時空脈絡下,人—環境互動的關係及產物。換言之,若能將《便所》提供的豐富相關故事與史料,轉化為一種「排泄技術史」的觀看之道,或許能很生活化地以廁所為例,試圖在人、環境、科技密不可分且專業分工繁雜的當代社會中,重新省視既有理想範型的發展淵源及其侷限,也未嘗不是晚近尋求科技反身性或東亞視野的一種閱讀方式。

由日本排泄空間歷史中回望台灣
《便所》原有機會更結構性地回溯排泄空間的文史淵源,或由貼近人們生活反覆操演的維護經驗處入手,但似乎受限於預設讀者的廣泛面向與分析材料的豐富性。書中故事及處理技術的描繪,相對集中於資料與經驗豐碩的江戶時期與近現代,也較缺乏明確的對話概念。不過,倒也因此在喜愛文史故事的一般讀者與好奇異文化史料的研究者間,搭出一畦公地。至於不大熟稔日本歷史的朋友亦無消擔心,本書猶有許多動人及可讀之處。除了文中時不時友善地提醒特定時空脈絡、事件對便溺空間或舉措的影響,許多情境和生活經驗亦與早年或鄉間的台灣相仿,或能勾起中、壯年世代回憶及促成跨世代對話之處。

舉例而言,日本與台灣都曾經歷由農業聚落轉型為工商或都市型態的社會情境。對於教人愛恨難分的水肥,兩地同樣有過從「黃金」到「廢棄物」的形象轉變。不管是童年的「可怕」如廁經驗,或是幫忙務農,而須到茅坑取肥、或向商人購肥的經驗,都是居民目睹了大規模都市化前後變化的共同記憶。更不用說,後來因人口集中都會所帶來的大量的水肥,如何成為居民與政府的生活難題。水肥量的激增,不僅一度危及農民與水肥收集業者的生計和運銷儲存策略,也屢屢因惡臭,成為都市居民和政府眼中的大麻煩。有趣的是,東京錯綜的既有水路網絡,造就了綿密的「下肥」輸送通路;而台灣則因山川流域限制,發展出以牛車、貨車為主的陸路網絡。再如推行沖水式廁所、衛生紙的漫長歲月裡,兩地都有人仍對戰爭所中斷的器物與制度變革,抑或相關器物遭戰時徵用或毀棄等事件記憶猶新。

其他令人感到熟悉的例子,尚有中學歷史課本裡,經常提及日本政府的衛生改革與萬國博覽會。本書則提供了說法不同,而顯得處境相似的有趣線索──看似針對漢人隨處便溺陋習的處罰法令和公共廁所的設立,抑或萬國博覽會裡難言成功的收費廁所實驗,都曾發生於早年的橫濱及台北——這些制度改變,其實都是消極或積極回應外國住民要求與聚落變遷樣貌,才開展的試驗,而非自來有之的「先進觀念」。至於今日生活習慣的形成,和對於特定「衛生文明」的想像,則又是另一段衍生而複雜許多的故事。儘管台灣與日本的排泄空間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卻也很難忽略政府性質、殖民地政策變化、人文與自然環境差異,以及戰後不同的局勢走向等因素,如何在知識與技術細節裡留下差異。或許,這正是台灣引介《便所》中文版,值得延伸思考之處:東亞對西方現代性的共同感受、內部差異與矛盾。

若說《陰翳禮讚》以動人筆觸,強調廁所富含的日本美學風範,來抵禦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便所》則揮別了感官文學的浪漫,及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的沉重框架,以圖文並茂和平易近人的文字,刻劃排泄空間動態演替的成敗興衰。這種由日常經驗出發、強調文明化過程的筆觸,不僅透過文明與「棄跡」的並置,試著鬆動人們對潔淨衛生的既定形象;同時,也提供些許「契機」,讓做為台灣讀者的我們,期許自身也能挖掘出遭文明拋擲的「棄跡」中,還懸而未解的支線訊息,甚至,帶點反省啟蒙意味地,邁向持續對自我與他者的提問。

【註一】谷崎潤一郎,為日本著名的小說家,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被日本文學界推崇為經典的唯美派大師。

*作者介紹:何函育,臺南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關注城鄉環境與社會變遷課題,亦關心歷史文化保存爭議,近年以都會污水處置、基礎設施及環境治理為主要研究核心。
**本文感謝健行文化出版社提供書籍,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鄒宗晏同學協助審稿,STS多重奏主編完稿編輯,惟文責由作者自負。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