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勳(部立臺南醫院中醫科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書目資料:鄭佩雯、劉婉君,2018,《臺南府城漢藥店誌》。臺南市: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本書封面,出處
「喜歡看爸抓藥。上百種草藥收納於木櫃抽屜或玻璃罐,他總立即尋出,拉開抽屜,一手持秤,一手迅速抓藥,將秤中草藥等量置於紙上。我總覺他和藥草存在非言語、表情的默契,藉手的溫度、觸覺感應他們。」
——李欣倫,〈城〉,《藥罐子》。
這段是身為中醫師女兒的作家對父親調劑藥材時的側寫,是否也勾起您跟著/帶著家人到漢藥房買藥材的情景?
漢藥店曾是臺灣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厝邊,卻少有以漢藥店為題的學術專書。所幸,相隔近十年,臺南市政府(含縣市合併前的臺南縣政府)目光獨具地出版《南瀛漢藥店誌》(謝明俸,2009)與《臺南府城漢藥店誌》,此乃臺灣地方政府與學術界難得之舉,本文評介將以《臺南府城漢藥店誌》為主,揭示其特色與學術價值,並試著提出漢藥店研究可繼續延伸的方向。
作為第二本漢藥店研究的專書,《臺南府城漢藥店誌》(簡稱《府城》),在《南瀛漢藥店誌》(簡稱《南瀛》)的肩膀上,文學背景的鄭佩雯與劉婉君記者,兩位作者不但走訪縣市合併前臺南市各區的漢藥店,更開創了研究漢藥店的新視角。
首先,在《南瀛》總論提及的漢醫藥史、臺灣漢醫藥發展與製藥器具等基礎上,《府城》更全面地介紹臺灣的漢藥文化與當前爭議。舉例來說,《府城》的總論納入了藥王信仰、藥籤、神明單、寄藥包、賣藥團等特殊習俗。作者也延伸《南瀛》的臺灣漢醫藥發展時間軸,不僅補充臺灣科學中藥的興起、臺灣對2015年諾貝爾生醫獎的青蒿素研究所帶起的中西醫結合討論,更特別的是,由於《府城》研究期間適逢中藥專業從業人員「中藥師」設立與否的爭議,使得作者大篇幅地勾勒臺灣中藥從業人員的法規制度,以及漢藥店發展的困境。
其次,作者特別彙整府城漢藥店的今昔轉變與代表人物,並且獨立成章節。藉由臺灣最古老城市裡漢藥店的變遷,作者具體而微地歸納漢藥產業在臺灣這百年來的興衰,極具代表性。作者透過具有政治、社會、文化代表性的漢藥界名人,讓我們看到府城漢藥業是如何跟澎湖移民、日本漢方醫學組織、中藥商全國聯合會、科學中藥廠產生連結。還有,最讓筆者印象深刻是作者特別整理了漢藥店裡女性的身影。過去探討漢藥產業的研究雖有提及經營藥店的女性,但多是輕描淡寫地帶過,然而,近年來學術界已逐漸關注醫藥產業裡的女性操作者,無論是女性在家務工作中的療護角色,或是女性中醫師透過「家庭主婦是廚房裡的藥師」的意象,將漢方養生調理的觀念予以普及至臺灣與日本。換言之,《府城》將漢藥店的女性經營者獨立成章,不僅可跟當前學界研究做呼應,更有意識地開拓漢藥店研究的新視角。
再次,相較於在分述各漢藥店時強調創辦人與師承的關係,《府城》的訪談更具深度與技巧。《府城》除了記錄漢藥店的創辦人與目前營業者的學習經歷,更透過店中的匾額、獎牌、照片等器物鉤沉出漢藥店之間的人際連結,或是跟政商名流的往來互動,像是發源自臺南鹽分地帶的臺南幫(代表人物如:吳三連、侯雨利與吳修齊等人)政商集團的家族常會團購四珍膠(由龜版、鹿茸、黨蔘、枸杞熬煉而成)來調理身體。作者的訪談亦重視藥材辨識與炮製之實作,恰如其分地引用訪談稿與照片,帶領讀者進入漢藥店的工作場所。作者也透過文字為訪談對象向政府發聲,延續《南瀛》對漢藥店發展困境的關懷,作者在《府城》的總論及分論將漢藥店經營者對藥材政策的看法化為文字,值得政策制定者閱讀、傾聽與慎思。
不過,《府城》仍有可以完善之處。從引用文獻觀之,2016年《康健雜誌》的〈搶救中藥房〉系列報導是作者常援引之資料,或許也影響了作者對此議題的立場,就人文社會研究而言,我們不僅想清楚看到作者的立論,更希望能夠看到有哪些反對此立場的論述。比方說,在陳述中藥師爭議時,作者可以加入西藥團體的論述,讓讀者能全面地理解此政策爭議對漢藥店的衝擊,像是前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王惠珀就認為「中藥西藥都是藥」,並將藥材比擬為迪士尼卡通裡的灰姑娘經仙女的施法變成王妃,藥材的有效成分須經過藥物化學的優化才能發揮藥效。【註1】由此可以讓讀者清楚瞭解西藥團體對中藥、乃至於漢藥店的看法。相較於漢藥店強調藥材須經君臣佐使配伍組合才有療效,王前處長的論述更能反映且強化政府以西藥制度管理中藥的論點。
除此之外,本書總論中字句的主客觀性應作出區分,尤其是關於困境與爭議的介紹時,以利讀者持平理解困境或癥結之所在。例如第59頁「加上中藥店利潤低、收入相對較低,年輕一代藥師投入意願不高」,此句有價值判斷與推論性質,建議附上佐證資料或是來自某人之訪談稿。總的來說,瑕不掩瑜、大醇小疵,《府城》不但是在記錄歷史,此書本身亦是反映臺灣漢藥店發展史的一面明鏡。
介紹《府城》一書的特色與開創性之後,筆者試著在此書所提供的豐富資料上,指出漢藥店研究可往前邁進之面向。又或者說,《府城》的內容可以對往後的漢藥店研究有哪些助益?
一、從地方誌到全球史的漢藥店。美國的中國史家Sherman Cochran(中文名為高家龍)在他的名著Chin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中華藥商:中國和東南亞的消費文化》,上海辭書出版)透過五間知名漢藥店/漢藥商的發展史(例如:北京同仁堂、日本的仁丹、虎標萬金油等),一方面深描漢藥店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藉此刻畫近代東亞的歷史,此外,Sherman
Cochran更指出藥品全球化的過程中,也需透過在地化的行銷才能拓展,也就是說,二十世紀初期漢藥的全球性與在地性是息息相關。
就《府城》一書的資料而言,臺南的漢藥店不只藥材來自全世界,在人才流動與人際關係上,亦可看到與世界接軌的證據。例如清領時期漢藥店亦是阿片產銷鏈的一環;日治時期府城的漢藥店老闆黃欣與康再成兩人都參與過日本的皇漢醫道復活運動。在在顯示研究漢藥店除了深描在地特色以外,還可關注漢藥店發展史與全球史之間的連結。
二、扣連政治、社會、日常生活史的漢藥店研究。臺灣多數漢藥店研究聚焦於藥店老闆的生命史或是師承過程,但此類研究取向僅能取得漢藥產業史的資訊。借鏡中國學者們對北京同仁堂的研究,可以打開我們認識漢藥店的不同面貌:北京同仁堂後代樂崇熙透過家族訪談的方式,提供豐富的同仁堂家族內部資訊,也讓我們一窺藥店家族的日常起居,以及家務等同店務的情況。而北京出版社的北京口述歷史系列叢書,更藉由同仁堂的老藥工與北京地區耆老的口述史料,重建二十世紀前半葉北京城的歷史記憶。
其實《府城》的作者也有幾則資料有產業史以外的訊息。比方說作者透過漢藥店的匾額或是舊的客戶名冊,發現漢藥店與政商顯耀之間的互動,像是臺南幫的家族習慣團購四珍膠作為養生;天一中藥廠創辦人陳三元曾任中藥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參與過全國中醫藥的政策制訂;甚至順隆參莊還有1950年代行政院長、立法院長、考試院長題字的牌匾。其實,倘若翻開日治時期臺南地區的醫師世家,不難發現許多西醫師的家族多為漢醫或漢藥的背景。易言之,研究漢藥店可以補充政治、商業或社會史重要人物的日常生活。此外,如就產業史而言,作者在總論扼要整理的架構,特別是21世紀以後的現代化、科學化與全球化,值得跟討論臺灣西藥產業史的《藥向前行:臺灣藥品行銷發展》相互參看,可對臺灣藥業發展有更全面的認識。
三、納入身體又連結政策的漢藥技術研究。《府城》分論的各家漢藥店幾乎都強調藥材辨識與炮製技術的重要性,甚至強調這些技術的優劣反映出執業道德。然而,這些技術是各店的商業機密,使得目前學術研究少有相關的探討。中國醫藥大學張賢哲應為少數系統性整理漢藥相關口訣的學者,其中藥材辨識與炮製技術極為強調身體感官在鑑別藥材優劣真偽所扮演的角色。不過,由於張文多以條列式來呈現這些口訣,難免有將技術去脈絡化的情況,筆者建議漢藥技術之紀錄可參考日本作家鹽野米松紀錄傳統手工藝者的方式,不只用受訪者的語言來記錄,更得仔細描述技術實作時的情景。雖然科學哲學家Michael
Polanyi指出傳統是一種無法詳細言傳的身體技藝,無法透過文字的規定來傳承,如此一來反而彰顯《府城》的作者盡力以文字留存漢藥技術的用心。
於是乎,相較於政府法規政策以文字為漢藥產業所設下的規範,這些漢藥技術反而是一套漢藥產業自主形成且具有共識的行業規範。科學史學者Steven
Shapin曾以法國紅酒業為例,說明紅酒產業將傳統技術與紅酒口感予以規格化,不只提升紅酒的品質、開拓市場,並且成為產業政策的依據,產業也在行銷紅酒的過程中培訓並認證品酒師,將身體感予以專業化。換言之,回到漢藥產業,藉由更多《府城》這類對漢藥店/漢藥師傅的訪談和研究,漢藥業可逐漸凝聚自主管理規則之共識,進而作為藥材管理政策制定之參考,更提升產業的專業形象。
總的來說,《臺南府城漢藥店誌》是近年來臺灣漢藥業研究不可多得的著作。在暌違近十年後,此書在《南瀛漢藥店誌》的基礎上提出創新的漢藥店訪查觀點與技巧。作者亦關照當前漢藥產業發展的困境,希望透過文字與圖片不僅止於留下紀錄,更提供對漢藥店有興趣、有使命的朋友繼續向前探索與發聲的養分,不啻亦在撰寫歷史。
後記:越在地,越全球
我很佩服作者付出的心力,甚至是文字背後所流露的使命感。這本書讓我想起陪家人到中藥房抓藥的情景、想起對藥材的好奇、也憶起希望家裡開中藥房的白日夢。作者在〈後記〉引述拒訪店家的回應:「文化局要挖掘傳統,衛生局卻在消滅傳統,妳寫這嘸效啦」不僅對作者是一大衝擊,我讀完更有一種哭笑不得的複雜情緒。作為中西醫雙主修又跨界到人社領域的我,在身份上屬於衛政體系但興趣卻在社會文化,中醫藥這種「活著的傳統」該如何理解與自處,一直是我思索與研究的課題。
看似前途無量的中醫藥產業實際上仍充滿阻礙。隨著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促進各國初級醫療功能而重視傳統醫藥、中國傾國家之力推廣中醫藥,但也引來安全性的質疑。正如店家直言,此課題充滿著極大的張力和角力,無論是在全球或在臺灣。因此,我期盼有更多中醫藥相關的在地研究,一點一滴具體且踏實地來釐清這個議題,因為在地的爭議亦會反映出全球大環境的變遷與衝突。
【註1】王惠珀,2015,〈藥政管理一國兩制的隱憂〉,《藥學雜誌電子報》。Vol.31
No.3。http://jtp.taiwan-pharma.org.tw/124/002-007.html。 檢閱日期:2018年10月7日。
延伸閱讀
陳昭宏,2017,《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臺北:政大出版社、國史館。
樂崇熙,2013,《清平樂:北京同仁堂創始人樂家軼事》。北京:東方出版社。
定宜庄、張海燕、邢新欣,2014,《個人敘述中的同仁堂歷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鹽野米松著,英珂譯,2012,《留住手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Polanyi, Michael (1958). Personal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台北:商周出版社)。
作者簡介
陳柏勳,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興趣是聽故事也樂於分享故事,研究關懷是傳統事物與現代社會的對話與互動,以藥物與食物議題作為主要的研究切入點。
*本文感謝蔡令儀同學協助審稿,惟文責由作者自負。
*本文感謝蔡令儀同學協助審稿,惟文責由作者自負。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贊助支持
深深感謝陳醫師的書介,文末指出幾個研究方向確實是我想做但力有未逮的,其他像海外漢藥店僑批的金融流通功能也很有趣,希望更多人一起探討這個產業的價值。
回覆刪除謝謝本書作者的回覆。
回覆刪除正如我所言,本書為漢藥產業研究提供紮實的資料,就學術而言已有極大貢獻。我僅是提出一些漢藥產業研究方向的淺見,期盼此議題能因這本書而繼續發展,無論在深度或是廣度。
關於您提到海外僑胞的金融流通與漢藥店的關係,由於文章篇幅關係,也是我未能提及的面向,有興趣的話可以延伸閱讀《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 與馬來西亞》一書的[族群政策與客家產業:以新馬地區的典當業與中醫藥產業為例/張翰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