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

[科學史與STS外電] 小心!有人在學術引用賽局裡出老千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翻譯文章:
Biagioli, Mario(2016). Watch out for cheats in citation game, Nature, 535(7611): 201.


譯者前言:

                本周STS多重奏配合科學史與STS學者馬利歐比亞裘利(Mario Biagioli)來台參與「知識、權力與公民科學:歷史與規範的觀點」研討會以及應邀於陽明大學進行的演講,選譯了比亞裘利今年七月份的《自然》期刊(Nature)中世界觀(World View)專欄刊載的文章──〈小心!有人在學術引用賽局裡出老千〉(Watch out for cheats in citation game)而文章內容恰好呼應比亞裘利在陽明大學演講的主題──規範欺瞞:研究不端的新生態學〉(Metrics and Fraud: the New Ecologies of Academic Misconduct)。關於馬利歐比亞裘利的學思歷程以及其研究如何受到美國法學界重視,研究研究研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廣冀助理教授已分別有專文介紹,譯者不敢掠美。而在閱讀這篇譯文時,讀者也可以反思在不斷有論文造假風波以及重視世界大學排名的臺灣,如何理解文中被《自然》期刊編者所引用的這句話──「所有科學評價的度量規範註定會被濫用(All metrics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are bound to be abused.)」的涵義。
圖說:比亞裘立於陽明大學演講的宣傳海報

正文:

   當科學家行為不端時,「不發表就完蛋」的文化時常被責難。有些研究者選擇偷工減料,竄改數據和圖像,或捏造結果,以確保學術論文發表並獲得隨之而來的報償。這當然該被視為研究不端(misconduct)。但有新一類的不良行為正隨著另一種相關但不同的壓力所驅動,那就是:「沒有影響指數就完蛋」。

   科學家再也無法只發表他們的研究,他們的研究還得被視為是擁有影響力及保質期的工作。影響指數的需求以學術論文作為規範網絡的中心,並將論文在哪裡發表,被引用多少次作為規範的特色,而在這樣的標準下取得高分便成為科學家及論文發表人的目標,他們甚至願意為此詐取分數。

 總的來說,這些新做法並非試圖生產以假的證據或宣稱作為基礎的文章。相反地,他們是用作假手法以確保論文得以發表、增加他們的影響指數並且抬高作者的重要性。這些手法都是現在進行式,而且對於科學家們來說近在咫尺。關於研究的新聞已指出文章作者提供造假的電子郵件地址作為同儕審查建議名單的常態。這些作者進而使用這些地址提供足以支持論文發表的審查報告。「審查及引用」的迴圈再進一步地透過偽造審查報告要求引用審查者研究。其他人則駭進學術出版社資料庫來得到更多審查論文的邀請,以便讓自己的研究趁機插入當成這些文章引用的對象。 

   所有科學評價的度量標準註定會被濫用。葛哈德法則(Goodhart’s law) 指出(以最可能是第一位做此宣稱的英國經濟學家命名),當經濟的一項特徵被選為當作經濟的指標時,它便無可避免地終止了作為指標的功能,因為人們會開始以此作文章。

   然而,我們今日所見不只是玩弄科學度量指標,還有一種因度量標準而起的騙局,姑且稱之為後製的研究不端(post-production misconduct)。這似乎和其他形式的研究不端一樣普遍,至少300篇論文已因干涉同儕審查而撤稿。

   這類的研究不端有個奇怪特徵,論文中所載的科學工作本身並不常被質疑。而造成後製的研究不端的種種因素旨在透過引用獲得價值,而非文章本身。從這角度來看,文章是否被科學家閱讀並不重要,文章的引用能被軟體機器人(bots)算到才重要。

   這意味著比起捏造數據以及其他形式的傳統研究不端,後製的研究不端不一定會使用造假的結果玷汙科學紀錄。但它的確侵害了論文發表系統的可信度。而這現象在學術後進國家更為常見,也許是因為那裏的大學更看重度量標準,藉以快速達到全球排名可見度。

   這狀況該如何改變?後製的研究不端已不再只是個人所造的業,一個學術新銳在不管事的資深導師下飆高產量。後製的研究不端愈來愈多是從合作研究中產生的。因此,要掌握其蹤跡來把關已經超越同儕審查的範疇,同儕審查本身往往便是這些造假作法的下手目標。

   引用和同儕審查的迴圈的揭露一般仰賴數據分析,透過審查的行文、審查的周轉時間、引用模式、以及作者和審查者在不同研究發表間的關係進行分析。多數的揭露僅能透過調查團隊的人員仔細審視期刊資料庫才能達成。但學術出版社認為這類資訊是私有的,所以當不當行為被發現且期刊撤回論文時,它們幾乎不提供任何資訊。畢竟,這樣的調查暴露了他們的系統服務的缺失。(這也就是為什麼新型的調查機構如銷論文觀測站(Retraction watch)公眾審查平台(PubPeer)是如此的重要)


   有鑑於人們已對後製的研究不端及其如何破壞公共資助研究的評價漸漸有所覺察,資助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科學社群應該要求發表者提供更多的訊息以供調查。

   科學社群必須瞭解到,不同於過往的造假者,學術不端不再只是尋求關注。許多學術造假者並非以發表一系列備受矚目的研究為目標。那風險太高了。他們希望透過抄襲以及暗地操縱同儕審查系統出產相當不顯眼的研究,但正是這些研究能給他們那種符合學術機構績效指標的履歷。他們的目標很高,但也不是太高。

        而這些科學社群的機構也必須瞭解到這狀況,這裡指的並非那些世界頂尖大學,而是那些試圖進入世界頂尖之列的大學。正是這些機構最為鼓勵使用這學術度量標準,最終導致後製的研究不端的猖獗。這種熱愛度量標準、影響指數、引用統計和排名的大學稽核文化,不只是強化了這類新的不良行為。正是它使研究不端成為可能。

譯者介紹:

陳禹安,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長庚大學醫學系學生。研究主題為非癌症類末期病人撤除維生設施的爭議以及其與癌症末期病人的撤除維生設施醫療實作比較。

*本文感謝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郭文華教授提供翻譯上的建議,亦感謝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賴品妤同學為本文進行校對,惟文責由譯者自負。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