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

[STS時事外電]為何科學家們擔心脫歐派主張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譯者:陳禹安
翻譯文章
MIT Technology Review (2016). Why Scientists Are So Worried about Brexit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1721/why-scientists-are-so-worried-about-brexit/ (Retrieved: June 25, 2016).

譯者前言
英國首相卡麥隆(Cameron)於英國當地時間2016220日宣布,將在同年623日進行題目為「英國應該繼續做為歐盟成員,或離開歐盟?(Should the United Kingdom remain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or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的全民公投。最後投票結果揭曉,脫歐派以51.9%48.1%勝出。既有臺灣媒體分析主要從政治經濟層面對於臺灣的影響切入分析,然而關注這時期英國科學社群動態的華語新聞較少,僅關鍵評論網彙整的新聞乙篇。故本次STS多重奏編輯群從長年關注科學、科技發展動態的《MIT Technology Review》網路期刊中一系列的脫歐相關討論中,挑選出一篇進行摘譯,該篇文章作者為Debora Mackenzie。除了呼應時事,也進而從經驗研究呼應上一篇張邦彥同學討論科學與政治的關係的文章


正文翻譯

本周四英國對於是否仍維持歐盟成員國的身分,如火如荼的展開公投。脫歐派陣營打五百萬土耳其移民入侵英國的議題,留歐派陣營(包含現任政府)則警告一旦脫歐,英國將陷入經濟危機中,兩陣營高喊的競選口號,使選民情緒隨之高漲。

通常這類鋪天蓋地的政治口水戰,冷靜、理智的科學家能避則避。

但英國研究社群將脫歐視為對募資及創新的一大威脅,所以他們不再只安靜地在場邊觀戰。民調顯示83%的英國科學家反對脫歐。許多科學家也站出來發表聲明:三月,共有159名劍橋大學皇家學會的研究員聯名宣稱此一措施是「英國科學界的一場災難」,因為這將妨礙年輕科學家在歐洲內自由移居。四月,據英國上議院的報告,「英國科學家社群意見近乎一致地」反對脫歐。

為什麼如此?部分是因為歐盟出資贊助會員國大量的科技研究。光從2014年到2020年間便挹注了74.8億歐元。脫歐派則主張,如果英國納稅人的稅金不需要上繳歐盟,就可以直接作為國內預算使用。

如果他們脫離歐盟的話將會招致嚴重的損失。英國在科學研究上佔有一席之地,產出全球16%具有頂尖影響力的論文,因此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往往不吝於核發英國的研究經費。在2007年至2013年期間,英國支付給歐盟54億歐元的研究經費,但歐盟在撥款時則核發了88億歐元給英國研究。

Illustration by Simon Landrein(繪圖者Simon Landrein

英國實驗室仰賴的公共研究經費的四分之一來自於歐盟,這比重在近幾年更是有增無減。脫歐後的資金削減,可能連累大多數英國在各領域研究的傑出表現。

倫敦大學學院的健康照護研究者Mike Galsworthy,發起了名為「歐盟科學家(Scientists for EU)」的社群媒體活動,他表示:「這不只是資金的問題,歐盟催化了國際的合作。」歐盟資助研究一部份是為了促進歐洲一體化(European integration):大部分的計畫需要與歐盟其他國家合作,經費才會核發。這不是件壞事,因為合作往往代表更多且影響力更大的出版品。

脫歐派認為英國能透過「聯合協定(association agreement)」繼續從外圍參與歐盟相關研究,如同挪威和突尼西亞等非歐盟會員國。但這對主持研究的國家行得通嗎?

來看看瑞士的例子吧。瑞士不屬於歐盟會員國,但瑞士人在2004年得以自由進出歐盟會員國[註一],而且取得部分歐盟研究計畫資格。2014年,在類似英國脫歐公投中的反移民壓力下,瑞士亦進行公投,50.3%民意反對大規模移民的提案。當時,沒有人提及這將如何影響科學界。

但歐盟的伊拉斯謨高等教育,立即將瑞士學生從交換學生中除名,這計畫正是年輕科學家的搖籃。瑞士的實驗室本是歐盟科學計畫的主要參與者,甚至領導旗艦級的人腦計畫,但歐盟突然抽走資金,迫使科技部得出面營救。歐盟總部後來同意給予瑞士暫時性的「局部結盟」,主要補助基礎研究的計畫。

瑞士暫時性的「局部結盟」將在二月結束,歐盟堅持如果要完全結盟,瑞士必須像挪威一樣同意人員自由流動,這讓瑞士又回到原點。沒有完全結盟,瑞士得付出代價才能參與歐盟研究計畫。

「我們沒有理由認為英國在脫歐後會做得更好」,任職於劍橋卡文狄什實驗室及歐洲研究院(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的研究員Athene- Donald這麼說道。為了達成結盟協議和得到歐盟研究經費資助,英國得同意與歐盟會員國間的人員自由流動,而這正是大多數脫歐者最反對的。

而後歐盟資助的科學研究將花費將更多。如同瑞士,和歐盟從外部結盟的國家得支付歐盟研究經費,再爭取聯合計畫。這需要比按時繳納會費、爭取計畫的歐盟成員國投入更多管理,國家因此多出額外的負擔,研究人員估計將花費比原先多出20%的支出。英國也將失去作為歐盟會員國決定花費項目的權力。

失去歐盟對科學實驗的資金尚未對瑞士經濟造成損失。但是,五月的民調顯示只剩21%的人認為人員自由流動是件壞事。倡議者也正組織另一次公投。

德國海德堡的研究員,同時是海德堡與英國曼徹斯特人腦計畫中的神經型態模擬平台的經營者,Karlheinz Meier表示,若脫歐真的發生,希望英國能找方法繼續參與計畫。他說:「他們不會破壞和歐洲的研究合作,那太瘋狂了。」

但英國可能沒有太多選擇。英國財務大臣George Osborne上周表示,他不得不大幅削減公共開支以支付脫歐成本,估計到2020年總額將高達1000億美元。他說,那將包括迄今碰不得的醫療保健預算。科學研究預算似乎更難以倖免。

包含勞斯萊斯(Rolls-Royce)和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在內的英國高科技公司都站出來反對脫歐,另外還有一個數位新創公司的聯盟Coadec(The Coalition for a Digital Economy)。所有公司都要求單一市場以及削減成本的共同規範,再加上對計畫主持人最重要的人員自由流動。

其他研發人員則在英國上議院聽證會提出自己的見解。歐盟正進行全球最先進的磁控核融合試驗。英國原子能機構(U.K. Atomic Energy Agency)告訴上議院,英國的歐洲聯合環形加速器(JET reactor)給予英國物理學家及工程師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如果在計畫的下一階段,法國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 reactor)得以遞送核能,那麼研究也能在沒有英國的情況下繼續進行。英國將全盤皆輸。

而在醫藥方面,歐盟挹注33億歐元的醫藥研究先導計畫(Innovative Medicines Initiative)如今已不開放給瑞士執行。作為英國在研發上最大的商業投資者,藥廠告訴上議院他們很擔心英國實驗室在脫歐後產生的結果。由於英國是藥物研究的主要參與者,這意味著對於亟需新藥的發展將更加緩慢。

又一次,英國[註二]全盤皆輸。

[註一] 20041016日,瑞士聯邦議會通過加入《申根協定》的協議,200565日,瑞士全民公投以微弱多數通過了《申根協定》。20081212日瑞士正式加入申根區。

[註二]此段原文為”Again, we all lose.”呼應上上一段的全盤皆輸,而此段以藥物的例子進行呼告似乎也暗指全人類的全盤皆輸。


*本文感謝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賴品妤同學及其友人R給予翻譯上的建議及校對,惟文責由譯者自負。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