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

《謊言之瓶:學名藥奇蹟背後,全球製藥產業鏈興起的內幕、利益與真相》書摘(I)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凱瑟琳.埃班(Katherine Eban)本書封由臉譜出版提供第七章 一天一美元◆一九八六年 印度孟買西普拉的尤蘇夫.哈密德博士是一位醫學期刊的重度讀者,每年的訂閱預算高達十五萬美元。一九八六年的某一天,他第一次讀到一種他完全不懂的東西。一名同行提到,「根據塔夫茨報告(the Tufts report),AZT是愛滋病唯一可用的藥物。」哈密德博士的當下反應是:「什麼是愛滋病?」就在五年前,也就是一九八一年,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U.S. Centers forDisease Controland Prevention ,簡稱CDC)公布美國境內出現一種罕見的癌症,叫做卡波西肉瘤(Kaposi’ssarcoma),患者都是住在舊金山和紐約的年輕男同性戀。隔年,醫界和媒體誤導性地給了這個令人費解的疾病一個簡單的名稱:GRID(男同性戀免疫缺陷症,gay-related immunede...

《謊言之瓶:學名藥奇蹟背後,全球製藥產業鏈興起的內幕、利益與真相》書摘(II)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凱瑟琳.埃班(Katherine Eban)本書封由臉譜出版提供本文摘自《謊言之瓶:學名藥奇蹟背後,全球製藥產業鏈興起的內幕、利益與真相》第七章 〈一天一美元〉 ,上篇內容請點此閱讀。麥克尼爾的報導第二天早上被發表在《紐約時報》的頭版,報導裡說,西普拉提供的愛滋病雞尾酒療法售價是每個病人每年三百五十美元,大約是一天一美元的價格,相較之下,西方藥廠的售價是一年一萬到一萬五千美元,不過這個提議目前被擁有專利權的跨國藥廠擋下,而這些藥廠都有布希政府在撐腰。麥克尼爾的報導等於「讓大壩徹底潰堤」,傑米.洛夫這樣回憶道。 全世界的報紙都在談論這件事。大藥廠面對全球蔓延的流行病,卻仍汲汲營營地只想保護自己的專利權,後面竟還有布希政府在撐腰。接踵而來的各種新聞報導終於點燃國際間的怒火,從費城( Philadelphia)到普勒托利亞(Pretoria)都出現街頭抗爭,甚至有人嚴正指控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