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于宏燦教授導讀演講場記

BY passsager IN No comments

作者:陳禹安(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 本書書封由時報出版提供 2018年7月時報文化出版了美國醫師作家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的新書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譯作──《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以下簡稱《基因》),並且在8月與誠品書店合作,邀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于宏燦教授、《基因》一書的審訂者和導讀人,進行兩場新書導讀演講,分別是8月25日敦南夜講堂的〈實驗如何變魔鬼:基因研究的歷史〉,以及8月30日信義演書場的〈面臨兩難的科學:基因研究的道德爭議〉【註一】。 STS多重奏受時報文化執行企劃林進韋先生之邀,派員記錄兩場新書演講內容。兩場新書演講分別介紹該書的上、下半部,本文將併陳這兩場演講的異同之處,將演講內容分為:說書與說書人,上、下半部的書籍導讀,講者的觀點與補充,共計三個小節進行...

2018年11月27日

《專業之死》書摘——確認偏誤:因為你「早知道」

BY passsager IN No comments

作者:湯姆.尼克斯(Tom Nichols) 本書書封由臉譜出版提供 確認偏誤:因為你「早知道」 「確認偏誤」是最為常見,也最討人厭的一種障礙物,動不動就會妨礙具建設性的對談順利進行,而且苦主還不限於專家與素人之間的對談。所謂的確認偏誤,指的是人有一種傾向是會去留意跟我們成見相符的資訊,接納能強化我們固有看法的事實,然後忽視對我們想法構成威脅的資訊。這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而且我可以跟你打賭,只要你曾經跟任何人為了任何事情起過任何一點爭執,那你一定都曾經用確認偏誤讓對方氣噗噗,包括你,也包括我。 比方說,如果我們認為左撇子代表一個人很邪惡(畢竟英文裡代表邪惡與猙獰的單字之一sinister,其拉丁語的本意就是「左手邊」),那麼每個左撇子的殺人犯就都是你有先見之明的證據。我們會覺得報紙一翻開,全部都是這樣的新聞,畢竟凡有這樣的報導出現,我們絕對不會任其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