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

中藥濃縮技術跨國移植過程中的「!」與「?」

BY YMSTS IN 1 comment

作者:陳柏勳  「醫師啊,這個藥粉跟傳統的水(煎)藥,哪個比較有效?」 「藥材都有分等級,科學中藥有沒有啊?」 對於常到中醫尋求醫療的民眾想必對「科學中藥」並不陌生,此結合現代(科學)與傳統(中藥)的拼裝字詞,指涉的不僅僅是塑膠罐裝的濃縮藥粉或藥丸,背後更是臺灣中藥發展歷程的縮影。以下,本文將簡述中藥濃縮技術在跨國移植下轉變傳統中藥使用的劃時代過程「!」,以及過程中使用者產生的疑惑「?」。 不足與缺乏 明代以前的臺灣瘴氣時疫盛行。雖然當時原住民在生活中累積了一些醫療保健的經驗,但仍沒有完整的醫療體系,藥材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眼裡僅是極具經濟價值的商品(如:香料)而非藥品。將藥材視為中醫藥專業使用的藥物,須待中醫醫術傳入臺灣,1684年臺灣納入清朝的版圖,中國華南地方移住臺灣的人口增加,臺灣與中國沿海地區之間的帆船貿易日趨興盛,臺海兩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