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2日

林鳳營 X 泛科學爭議:一些STS觀點的思考

BY YMSTS IN 1 comment

作者:張邦彥 林鳳營 X 泛科學的爭議,近日在網路上延燒。一開始,溫朗東先生在臉書批評:「泛科學很坦然承認,有收味全的錢來製作採訪專輯,然而也會秉持著科學精神來檢驗林鳳營牛奶的品質。據此,面對公眾的質疑,泛科學架起了一道以科學為名的防線,覺得科學歸科學、社會歸社會、政治歸政治。」[1]言下之意,批評者認為沒有純粹的科學和政治,泛科學利用科學的修辭,迴避它的社會責任。 泛科學的主編於是做出如下回覆:「溫先生以為我們是把科學歸科學,社會歸社會,政治歸政治,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一直認為科學跟社會跟一切是分不開的。做這個案子的前提也是如此。」[2]接著他說:「我希望測試大家對於收費這件事的判斷。」看起來泛科學是有意識地在進行一場攸關政治與社會的試驗,而籌碼是它科學知識傳播者(甚至是生產者)的媒體屬性。 科學與政治的關係,似乎在一開始就成為攻防的焦點。而這個焦點也是STS一直以來...

2016年6月13日

[醫學與STS外電]與糖尿病共存:超越選擇和控制的照護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譯者:陳禹安 翻譯文章: Mol, Annemarie(2009). Living with diabetes: care beyond choice and control, The Lancet, 373(9677): 1756-1757. 譯者前言: 本文為作者Annemarie Mol於2009年投稿於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的「批判觀點(Perspective)」中「醫學的藝術(The art of medicine)」類型文章,標題為「與糖尿病共存:超越選擇和控制的照護(Living with diabetes: care beyond choice and control)」。作者為荷蘭特文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的政治哲學教授,其學歷為荷蘭烏特勒茲大學(University of Utrecht)的臨床...

2016年6月8日

〈邊陲案例:心理壓力職災工作坊〉現場筆記

BY YMSTS IN No comments

作者:蘇子軒、何思凱 2016年6月2日晚上在台大公衛學院的工作坊中,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的執行長黃怡翎,與世新大學社發所的陳信行老師,受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林宜平老師之邀,就職業災害的議題進行分享。兩人分別有處理過勞案例以及長期關注工殤協會職災案例的豐富經驗,並在去年和今年出版了新書:《過勞之島》和《看見不潔之物》。 工作坊當天的核心議題圍繞於:當前職災、過勞的認定有什麼困難?精神疾病碰上職業災害,精神醫學界、職業醫學界、法律界又如何因應?而從富士康連環跳樓案、燿華電子女工陳巧蓮憂鬱案、台塑六輕張倍逢自殺案,到近年來頻傳的過勞案件,這些揭示了什麼社會意涵、反映了哪些職災求償制度的不足?以下分別摘錄兩人分享之內容: 《邊陲案例——心理壓力職災工作坊》 活動海報 一、黃怡翎:職災與過勞求償制度 「不到五天,就有一名勞工過勞發病!」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