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Menu

2018年6月24日

廣義科技研究的政治與社會介入:孔恩、SSK、與軍火科技史(三)


傅大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教授)

(此演講稿來自傅大為老師新書稿《STS的緣起與多重建構》第七章的縮減演講版。此為2018STS年會演講稿的第三篇,總共有三篇。第一部分請由此,第二部分請由此。)


【圖12008 學會成立發起人合照

最後就是,我提一點反省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這是2008年學會成立發起人合照(圖1),在座很多朋友都有在這個照片裡面,但是另外有些朋友好像不見得在裡面。所以這是很有趣的,我們最後來談一下,所以幾個要思考的。

台灣STS做政治社會介入研究時,實質內容為何?當然有相當多的經驗研究這個是沒錯,但是這些研究比較起來說,與從一般政治經濟學、或批判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科技與醫療,有何不同?有什麼不一樣?我覺得這是個問題,我不是說這些政治經濟學或批判社會學這個不好,它們當然都很好,但是我們這個像陽明的STS的研究生常常碰到社會系的研究生的時候,他們常常說,你們這些東西,我們社會系都有講,那你們這個STS研究到底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這樣子。所以有什麼不一樣?STS的特色?我想問這個問題。

台灣STS做社會介入研究時,除了具有相當強的批判正義外,採用STS理論工具的程度為何?其實我滿期待下午杜文苓的演講。那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問的問題,我們要去思考這個問題。

那麼台灣STS研究的核心關懷為何?是否過於變動不羈而有點發散?我自己有的時候會有點擔心,當然有些朋友不會擔心,覺得已經做得非常積極有幹勁,這是一個問題。

台灣STS理論的主流為何?有沒有任何主流?SSKSCOTANT 我們年會裡面的paper有的時候明白地說這個是ANTpaper倒是不少、或者是我們台灣STS理論是按不同目的而拼裝起來的,有點像拼裝車,當然拼裝車很好,但是這個理論的拼裝車到底好不好還有待檢驗,這個論點是陳瑞麟過去提到的,他對這個情勢的發展是有保留的,我也有。或是有一個說法是說,STS就是跨領域交流嘛,不同領域的,從科學家工程到人文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只要對科技有興趣,對醫療有興趣的,我們就在STS這個跨領域平台裡面,來大家互相交流。那有時候我會對我們陽明的研究生說,如果STS只是做跨領域交流的話,那我們STS研究所應該要教些什麼?應該要教如何有效率的辦好一個國際會議,或者如何有效率辦好一個國內跨領域的交流,這樣就好啦。因為大家都對科技與醫療有興趣,我們對歐美的那些認識論批判等那些東西其實不重要,大家只要跨領域交流就一定能激發出很好的東西出來,那如何辦會議的時候有很好的點心,避免即溶咖啡等,很好的激發大家繼續討論的這種,如何在圓桌討論的時間上能夠非常精準,讓大家都能夠說話發聲,或者有一種是多元整合,把這些東西統統整合起來,或者乾脆是在地的STS?現在「在地」這兩個字,在台灣很吸引人這樣,但是呢在地的STS是什麼呢?它是不是能夠真的解決STS什麼問題啊?那麼在地STS我們今天還是常常就回到林崇熙當年的拼裝車那篇,他沒有非常明白地提供任何一種STS的理論,但是卻在台灣的STS界有這麼大的影響,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議題。

好,最後,我想稍微談一下,台灣以中文引介STS的歷史歷程。我不談中國大陸的,因為中國大陸的非常駁雜。因為這個也是我最近在想的一個問題就是說,STS的引介透過特別是中文的引介到台灣來,對於很多的學生、研究生或是STS之外的一些其他朋友,他們對於中文引介的STS的話,他/她們接觸的機會是很大的。

所以兩本《科技渴望系列》的研究,這個當然是當初第一砲打出來相當重要,裡面有哪些東西呢?ANT、技術史史學、女性主義科技研究、技術哲學(這裡指Langdon Winner)、社會世界論、愛滋防治常民專家。大概主要的幾個,另外有傅柯之類的那些東西,後來談的人很少。有點像是這樣子的一種。另外有一些像《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這個Donna Haraway,《我們從未現代過》阿等等這類的。在經驗跟歷史研究上面呢,我們有《利維坦與空氣泵浦》、《科學革命》、《巴斯德的實驗室》、《柯倫醫師吐真言》、日本的《九道工法》還有《老科技的全球史》。大概是我能夠臨時想到的一些,可能有些漏掉了,但是就是說比較是透過翻譯把歐美甚至日本對於STS一些認真的研究用中文在台灣介紹出來。

那個這個引介的歷史,它的特徵是什麼?大家可以想想看。同時我再加一個問題說,為何甚少這個社會介入型的STS的引介?上面那些例子中,其實社會介入型的相當少,也許Haraway的那邊有一點,《九道工法》、《老科技的全球史》當然也有一些介入型的,但是就是回到我剛剛講說SSK的第一波跟第二波的那種對於當代社會跟政治介入的這種東西呢,就相當少。我覺得這些是我們在學會十年的時候可以進一步反省的。好,這個我今天就用這樣的演講跟大家請教,謝謝大家,謝謝。
本文由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贊助支持

全文逐字稿:楊文喬。
校對、編輯:蔡令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