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Menu

2020年6月26日

濁水溪 溪水流:看見濁水溪的冷與熱


作者:黃獻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前言

2020年二月陽明STS(科技與社會)所師生一行人到雲林林內、彰化二水、南投竹山、鹿谷等地進行兩天一夜的參訪,首日參觀了彰、雲平原上水利與電力的重要據點。受此行之啟發,我決定透過遊記與景點簡介書寫濁水溪與人們之間的關係,本文地理範圍設定在濁水溪流域上今日的林內鄉、二水鄉、竹山鎮(圖一),從濁水溪下游南岸、北岸,一路往回溯。本文並非嚴謹的學術寫作,但從這幾個歷史景點能夠發現對濁水溪「開拓與利用」的觀點顯然是為主流,對照近代有關濁水溪的公民行動,我認為不僅可以與過去開拓、利用濁水溪的觀點進行對話,同時反映出今日依濁水溪而居的人們對於前者有何省思,對於未來的生活有何想像。


圖一:本文重要水利、電力、歷史景點(改自google地圖)。

濁水溪下游南岸:濁幹線二號水門、林內工作站、烏塗發電廠

這天是彰雲地區難得的好天氣,空氣品質良好,可以看見藍天,STS所師生一行人與烏塗社區的總幹事林建安在林內的濁幹線二號進水口會合。站上堤防,我們看著濁水溪從東邊的竹山流進到林內,往西邊流從麥寮出海,仔細看還可以眺見四十公里遠的六輕離島工業區呢。我們跟著林總幹事一起走上二號進水口,它建於1920年(大正九年),原本只有三個閘門,戰後國民政府再多建一道。當濁水溪流經二號進水口時會將溪水引進沉沙池,再到「農田水利會集集共同引水工程林內分水工工作站」(後簡稱林內水利工作站)的八卦池分水工,分往五個不同的渠道。


圖二:林總幹事與我們一行人站在二號水門上(鍾庭宜提供)。

過去我們所站的這個堤防還未建造起來時,引水人員會以籠仔笱(或稱竹笱)攔水,每次濁水溪潰堤之後再重新製作,林內鄉在2016年開始舉辦「搶水節」,重現當時製作籠仔笱,並放置到溪中的情景。註一在一次濁水溪潰堤後當地的人將溪邊三星路上的芒果樹砍掉築成應急的堤防,後來要種植新的行道樹,正逢羅漢松植栽價格便宜,因此鄉公所就沿著三星路種了一整排的羅漢松,近年順勢操作,這條道路就成為林內鄉的「百萬大道」,與休耕期的花田、水利園區連成一片風景。同樣偶然之間成為景點的還有林內水利工作站內兩排落羽松,根據林總幹事表示,落羽松也是偶然之中所種的,經過了二十年,落羽松終究在原本不適合生長的土地上茁壯了起來,這幾年竟然成為遊客打卡拍照的旅遊熱點。

溪水從二號水門引進到林內水利工作站的八卦池分水工。八卦池,因其造型而得名,由於八角形最接近圓形,可以讓溪水在池中旋轉,進而產生動力。池子總共有七個渠道,兩個進水渠道,五個分水渠道,其中有一個就是通到六輕,這也是集集共同引水計畫中特別為六輕工業區所建渠道的起頭。細看圖四,左下有一個渠道通往「發電廠」,林內有一個發電廠?這正是我們的下一個行程「明潭發電廠濁水機組」(在地人稱烏塗百年發電廠)。


圖三:因無水庫,必須以臨時攔水設施(籠仔笱)由濁水溪攔水,工程費龐,每遇豪雨常遭沖毀(圖片來源)。


圖四:林內分水工示意圖(圖片來源)。

遊覽車緩慢地開進埋在稻田、芋頭田中的小路,幾經蜿蜒,兩棟風格截然不同的建築映入眼簾。米色的那棟是新蓋的發電廠,而另一棟菸樓造型,赭紅色的磚造建築就是主角「烏塗百年發電廠」。電廠建造於1923年(大正十二年),最早開始使用的發電機組已經完成任務退役了,新建的發電廠在安裝新的發電機組之後仍藉由濁水溪南幹渠的水繼續發電。最早烏塗發電廠被建造來供給電力到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的興建上,嘉南大圳完工後便不需要此發電廠的電力,因此由嘉南大圳組合讓渡予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台電前身)。戰後初期烏塗發電廠的機組持續運作,年平均發電量在9百萬度以上,現在看來微不足道,可是它們曾供應全台六分之一的電力呢。林總幹事邊走邊介紹,一邊領著我們走過一個小公園,爬上發電廠上方參觀取水口、沉砂池、取水道。「以前我們會在這條取水道上玩,但是現在已經加高並且將周圍圍起來。」他指著將水輸送進發電廠的取水道說。我們繞著發電廠上方的水池走了一圈,正巧看見在地人在電廠下方的出水口處撒網捕魚。

林總幹事接著領我們進到發電廠內部,推開鐵門一股沁涼襲來,別看現在這麼幽靜,過去發電機運作的時候可是會發出很大聲的噪音,員工都要帶著耳罩才有辦法工作,長久下來多少都會有職業傷害。在發電廠內我們看到了顯示不同幹線支線與不同機組的儀表板、颱風動態圖、安全標語以及橫式發電機組,建築內部還有一個隧道呢,裡面的每一個角落想必都發生過不同的故事,如果能夠讓曾經在這裡工作過的工程師親自為我們導覽,想來又是另一番體會了。目前要參觀發電廠必須透過向烏塗社區發展協會預約,這座百年發電廠預計將會規畫成博物館,讓更多人理解台灣電力發展的過程。然而如何讓電廠內部充滿汗水與人情的那些故事得以凸顯出來,另一方面也呈現發電廠與在地人生活上的相互交織,或許是在發電廠的進水道上遊玩的回憶,或許是利用發電廠洩出的水抓魚抓螃蟹,這些與在地人的相處模式如何被含括,進而形成一個對話的空間,這就考驗著往後策展者的視野與胸襟了。


圖五:烏塗百年發電廠(筆者自行拍攝)。


圖六:入水口(筆者自行拍攝)。


圖七:小公園(筆者自行拍攝)。


圖八:發電廠內部(筆者自行拍攝)。


圖九:橫式發電機組(鄒宗晏提供)。

濁水溪下游北岸:八堡圳、二水工作站與林先生廟

溪水從南投縣濁水進到彰化縣二水鄉,原來分為一圳、二圳兩個灌溉系統,臺灣總督府於1901年頒布公共埤圳規則後,合併兩圳及附近埤圳為同一系統,包括幹、支、分線總圳路長度達九百二十公里,灌溉彰化平原達一萬二千餘甲地。STS所師生來到二水源泉社區的二水工作站,此工作站負責調節沿著北岸渠道進到八堡一、二圳的水資源,並分配到各個地區,工作站一旁是著名景點林先生廟。

現在看到的林先生廟是日治時期所建,關於「林先生」的由來版本眾多本文不加贅述,但不管是哪個版本都提到先民運用籠仔笱引水,讓人深深佩服先民的創意與辛勞。林先生廟附近放了幾個籠仔笱模型(圖十),供遊客觀看,籠仔笱以竹與藤編成筍子的造型,編好之後以人力拖到溪邊,將裡面簍空的部分填滿石頭,最後再將底部封起來。可能有些讀者難以想像什麼是籠仔笱,不妨將之理解為以前的消波塊。籠仔笱在戰後仍持續被使用來築堤、引水,源泉社區的耆老回憶他們小時候還有製作過籠仔笱的回憶,他們說每當「做大水」河水潰堤的時候籠仔笱就會被沖散,需要重新再製作,十分辛苦。濁水溪南岸與北岸的人分享著共同的記憶,透過籠仔笱的使用訴說一段與濁水溪的共生關係,不只如此,濁水溪雖在地理上分隔了南北兩岸,但也因此孕育了諸多關於南北兩岸的互助、聯絡的故事。
  

圖十:籠仔笱(圖片來源)。

我們一行人進到二水工作站,聽完工作站人員概略的介紹之後,我們對濁水溪有了基本的認識,也瞭解到工作站依照水利協定分水的狀況。彰化縣是著名的農業大縣,有眾多務農人口,水資源對於農業生產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缺水期的時候。工作站依照水利協定調節水資源,冬天缺水期可能會發生一段時間內某些地方有水灌溉,另一個地方得要等到幾個禮拜後才有水的狀況,農民必須根據半年出一次的公告,算好時間,在有水的那段時間引水灌溉。

在集集共同引水計畫推動之後,一大部分的用水撥給了六輕工業區使用,水資源調度對農民的影響更加顯著。或許在豐水期,工業用水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工業不似農業,不同季節的用水量與用水需求不同,工業區供水必須全年穩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能排擠到缺水期時農業的用水。即使集集攔河堰水量調配策略的順序上以民生優先,農業其次,工業再其次,且工業用水欲優先時,應予農業補償。但歷史學者張素玢卻在幾個點上認為,工業用水已經實際上排擠農業用水。首先是水利局認為工業用水戶合理補貼農業,工業用水也不虞匱乏,是雙贏的作法。在缺水時期,水資源對工業用戶更能發揮效益,因此使得工業缺水時,農業支援變得理所當然。再者,集集攔河堰水量調配策略雖以「民生優先,農業其次,工業再其次」,實際運作時,卻是以工業為先。當工業用水不足,彰化、雲林農田水利會須辦理節水措施,調度農業用水給工業。工業用水排擠農業用水的結果是農民一方面為了避免受到枯水期的影響,一方面為了降低因水圳中的雜草、草籽帶來福壽螺卵,因此抽用地下水,造成彰化、雲林平原在集集共同引水計畫推動之後地層下陷日益嚴重。另外,由於溪水被攔河堰攔下來,也使得濁水溪下游乾涸,東北季風之際總是吹起揚塵,令南岸居民不堪其擾。註二

濁水溪水資源利用上的農工相剋現象,不禁讓我思索,當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手牽手歡天喜地地拍板了一個工業區的開發案,像是六輕、國工石化、中科四期,最直接面對的就是水從哪裡來的問題。水從濁水溪來,同時也從農民的生計來,從原本宜居的生活環境來。所幸在彰化與雲林有一些公民團體持續在監控工業用水狀況,他們看似渺小但在與學者、政治工作者相互串聯之後仍可形成一股不小的壓力。


圖十一:在二水工作站聽工作人員的講解(李欣蔚提供)。

向上溯流:隆恩圳、兩甲作一、永濟義渡碑與集集攔河堰

從南岸到北岸,接著往上溯流,更多歷史遺跡出現的同時也伴隨著更多的爭議的發生。2001年集集共同引水計畫中的集集攔河堰完工,此計畫係運用濁水溪的豐沛水量,灌溉南投、彰化、雲林等農田,同時供應六輕工業區的工業用水,築在竹山鎮富州里的象鼻山以及對岸集集鎮的獅頭山之間的攔河堰,將溪水擋下進行利用,攔下的水因充滿砂石所以在下游一公里多的位置造有一沉沙池(圖十二)。
  

圖十二:從南岸沉沙池流出的溪水(筆者自行拍攝)。

集集鎮往竹山鎮方向,一過集集大橋,在道路旁邊有一個不清楚牌子標誌寫著「縣定古蹟隆恩圳」,現在幾乎被掩沒在荒煙蔓草中(圖十三)。建於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隆興陂隆恩圳灌溉了社寮四里(社寮里、中央里、富州里、山崇里)兩百年,是過去生活在四里的人賴以為生的水圳,也是先民開拓、利用濁水溪的證據,沒有這條水圳,就不會有社寮四里水稻、香蕉等農產的豐收。註三沿著台三線往竹山方向前進社寮里,路邊有一個石碑「二甲作一甲田園減則嚴禁阻撓諭示碑」(圖十四),再前進到社寮紫南宮還有「永濟義渡碑」(圖十五),小小的社寮四里就有三個與濁水溪相關的歷史景點。在隆興陂隆恩圳修築之前,濁水溪常常將康熙、乾隆年間所開墾的良田沖毀,不僅農民無以餬口,當局也無法徵到稅收,彰化知縣胡邦翰為民請命准予「免改則陞科」政策獲准,減輕農民賦稅。後來知縣張可傳為震懾地方官商勾結、阻饒減稅,設立「兩甲作一」碑使佃農得以安心。為了解決農業生產問題,社寮望族張天球、陳佛照、陳同升、曾石等人號召在地居民開鑿隆興坡,引濁水溪水灌溉,範圍達社寮地區四百多甲。永濟義渡被則是1879年(清同治五年),為了聯絡社寮、濁水兩地,由董氏家族發起地方造船義渡,以董氏之店名「永濟」為船號,直到日治時期集集吊橋完工才取代義渡。註四

1993年政府推動集集共同引水計畫並興建集集攔河堰,興建攔河路高架道路時工程幾乎要填掉隆恩圳,注意到這個狀況的地方人士聯合在地社團發起抗爭,另一面透過竹山鎮長許文欽趕緊將隆恩圳申請為縣定古蹟。當時整個水道前段八百餘公尺已遭封閉,僅存一百七十公尺左右得以保留,並設置解說牌,保留的部分減去日治時期增建的部分長度,真正於清朝興建的水道已不到一百公尺。


圖十三:隆恩圳與上方的高架道路攔河路(筆者自行拍攝)。


圖十四:田園減租與兩甲作一(筆者自行拍攝)。


圖十五:永濟義渡碑(圖片來源)。

集集攔河堰竣工之後富州社區並未就此安寧,中央政府在集集攔河堰興建之後禁止開採攔河堰以下的河砂,但是921震災過後,濁水溪的輸砂量從每年五千四百萬噸激增到兩億四千萬噸,上游的疏濬必須不斷進行,南投縣政府因此在濁水溪上游規劃砂石專區,一來疏濬溪沙二來增進財源,並且興建讓砂石車通行的道路。2003年,南投縣政府決定在濁水溪南岸設置這條專用道,沿線的幾個村莊,包括水里鄉玉峰村,鹿谷鄉的清水村、瑞田村,以及竹山鎮的社寮里、富州里、中央里,首當其衝,不僅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商業活動、農業生產也都會受到波及。即便在地居民發起抗爭,依然無法阻止這條道路的開發,對於發展文化觀光、特色旅遊的沿線社區來說砂石車儼然是不速之客。如今緊鄰著隆恩圳的這條砂石車專用道,偶爾有一些小客車將它當成便道往來社寮與集集,車子開過沙土飛揚,在這條路上行走的車子越來越多,但這一段社寮四里里民抗爭的過往卻日益被遺忘。註五


圖十六:砂石車駛過專用道揚起陣陣沙塵(筆者自行拍攝)。

行經社寮四里能感受到濃厚的農業氛圍,沿途盡是稻田、芭樂果園、火果龍田、茄子園、楊桃樹等作物,伴有涼風吹拂與溪水流過水道的潺流聲,中午還能聽到長照據點熱鬧喧嘩聲,這裡是一片可愛的土地,土地上的人們在日出而作的規律農忙之餘,也盡可能地替未來生活在這裡的子孫發聲。兩百年前,祖先們要的是水,現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要乾淨的空氣,不論如何他們都沿著濁水溪而居,生命都與濁水溪相連。本文從濁水溪下游南岸、北岸一路溯流,止於攔河堰,但濁水溪的故事正如溪水般,即使攔河堰已經截去大半,仍不停歇。溪流之處就有人家,人類與濁水溪勢必得共依存,公民行動是對濁水溪開拓與利用的單一敘事進行反思,並嘗試納入更多聲音的行動,但第一步或許是開始對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提問起,水從哪裡來?電從哪裡來?父母親經常回憶起遊玩的小溪在哪裡?對於生活在濁水溪流域的我來說,對濁水溪不應該感到疏離。

結語

濁水溪是一條精彩的溪流,順著她走,時而熱鬧,時而冷靜。熱鬧之處眾聲喧嘩,如農村武裝青年透過《濁水溪已經出代誌》、《台灣母親你要帶阮去兜位?》、《濁水溪 溪水流》等歌曲表達環境訴求;也如富州里民了生活環境,為了歷史遺跡的保存奮力奔走,發起抗爭。這些充滿激情的場面,顯現了水利計畫下,被排除了人、物與議題。而冷靜的場景如同一個公園、一座博物館、一條路,它們伴隨著水利技術的更新,開發案的完成,技術系統的穩固而出現,同時也蓋上了一塊新的濁水溪敘事。如此繽紛卻一冷一熱的景象是否有相互併置,理出它們之間的關聯,並進行分析的可能呢?


圖十七:農村武裝青年在田間開唱(筆者自行拍攝)。

我認為在以濁水溪為主軸的書寫中這是可能也必要的。以濁水溪為書寫主軸使得原本地方的歷史將不只是地方史,而是能將地方的人事物安排進不同的分析視野,進而產生不一樣的意義。文中提及的這些歷史事件與遺跡正是因為放在以濁水溪的脈絡之下,才能更加適切地理解它們。這樣的工作張素玢在《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已經開啟了一個大門,她藉濁水溪與人的各種關係將農業、經濟、環境、社會運動等議題開展。從這扇大門進到濁水溪如果要再推進,我想,正好是STS研究可以處理的工作,並且作為本文的結論再適合不過。不是只有火熱的,進行中的社會行動、環境行動,STS研究者必須追蹤,那些看似冷卻下來的,與濁水溪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歷史遺跡、水利設施、抑或道路、公園、博物館,它們是標誌著過去火熱爭議過去的標的物,它們也為STS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打開黑盒子的契機,時時刻刻引導研究者去發問:為何是這幾些古蹟留了下來,它們是特別被挑選,還是有一群人在努力推動保存,抑或有其偶然性?為何這邊有這條路,十幾年前並沒有?為何水資源館是如此敘述濁水溪的故事,策展者提到了什麼,漏了什麼?這正是STS爭議研究的中心關懷。這些發問不僅觸及歷史標的物,也將能關照技術物以及環境行動(這幾個議題在濁水溪上又特別顯著),並且將這幾個分類範疇打破,重新安排濁水溪與我們的關係,進而描繪出濁水溪不同的一面,更重要的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她將與我們更加親近。

註解:

註一:王威雄(2016)。早期農民製作「籠仔笱竹簍」 攔水灌溉 20161202 公視中晝新聞〉,《公視新聞網。網址: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42558

註二:張素玢(2014),〈濁水溪的歷史難題〉,《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頁:185-232。新北:衛城。

註三:劉昆明(1995)。〈鑿山引水育良田 隆興坡─川流歷史200年功成身退〉,《美哉南投》3,頁:100-102。此外關於隆恩圳修築的故事可以參考部落格《繁花盡落林圮埔》的〈竹山古蹟:社寮隆恩圳的故事〉一文,網址:https://reurl.cc/j71m9q

註四:關於永濟義渡碑的故事可以參考部落格《繁花盡落林圮埔》的〈永濟義渡碑的故事〉一文,網址:https://reurl.cc/qdZYKD

註五:陳佳珣(2005)。〈砂石情仇〉,《公視我們的島專題報導》。網址:https://reurl.cc/4R1OpL

作者介紹:
黃獻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追蹤南投縣魚池鄉的咖啡產業起始與發展過程,探討此案例中國際準則與在地技術之間的關係。

*本文感謝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林宜平老師給予寫作上的建議,惟文章內容仍由作者自負。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