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Menu

2016年12月28日

旅遊書裡看不見的新加坡──讀《赤道上的極地》

作者:持串鈴的吟遊者

提到新加坡,你會想到什麼?亞洲四小龍、魚尾獅、海南雞飯、孫燕姿、環境乾淨、高薪、還是全球競爭力?當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喊出八年內超越新加坡時,[1]你我是否認真知道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

當我們稱羨新加坡的乾淨守法、薪水高、競爭力高,卻依然執行中古時期的鞭刑制度的這點,是否讓你我不禁思索新加坡:可以算是理想的現代國家嗎?

赤道上的極地:新加坡微民族誌》的作者吳易叡來自精神醫學的訓練背景,又到英國牛津大學取得醫學史博士,在因緣際會下來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任教三年,適逢李光耀逝世,親身參與新加坡這幾年來社會的常與變。吳易叡以人類學式的觀察、散文的筆法,來刻畫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但事實上,吳易叡真正想做的是批判這如同楚門世界的社會,也反身性地讓讀者思索自身社會的現況。
圖片來源

殖民的滋味

十五世紀前後,歐洲商人受到神祕東方的香料吸引,繞過好望角經過現在的東南亞。當商船發現麻六甲海峽是進出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之地時,歐洲各國便前仆後繼地佔領該處,也開啟了新馬地區幾世紀來的殖民統治,新加坡逐漸成為東南亞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縱使二十世紀中葉李光耀將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脫鉤,讓這李光耀口中昔日的漁村,成為當今的亞太營運中心,殖民的痕跡依舊留存在民眾的日常生活。

讀到〈咖啡烏口誦〉一章提到在新加坡點咖啡之 Must-Know 攻略,讓我想起之前到馬來西亞擔任醫療志工的經驗。咖啡(Kopi)絕不能用在台灣便利商店買咖啡的邏輯來點餐,當地的咖啡糖冰正常代表的是微焦風味的南洋咖啡,加了煉乳與很多冰塊,也就是說,少糖之後乳香也會減少,有時少冰還得加錢,且保證喝下一口血糖馬上飆升。同樣的情況在新加坡也出現,為此,新加坡人發展出許多咖啡術語來解決不同糖、冰、乳比例的咖啡。

咖啡、糖、煉乳,在世界史研究中常被視為殖民與帝國的象徵,代表的是二十世紀以前的帝國在殖民地生產的經濟作物。雖然是掙錢的經濟商品,但咖啡與糖也被視為勞動後的慰藉,或者說,是勞力被剝削的暫時麻醉品。目前常見的罐裝煉乳是十九世紀誕生於美國紐約,在南北戰爭時被軍隊所使用,而煉乳進入東亞與東南亞,則是在二十世紀初期另一波帝國主義下,隨著軍事與科學一同傳入。一杯 Kopi 的滋味,讓殖民與帝國的歷史記憶繼續留存新加坡。
咖啡(Kopi)比例的實作教學圖/圖片來源 Photo Credit: Dominigu  N

移民,離心又向心

中國東南沿海山多田少,多數居民以漁業為生,如遇天災飢荒戰事,就算朝廷實施海禁,大多仍選擇遠渡重洋移居海外,因此東南沿海可說是華僑的發源地。1840 年清英鴉片戰爭,東南沿海開港通商,歐洲商辦進出口貨物之餘也從事人口販賣,像是在 2014 年彭于晏主演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電影可以看到,劇中被黃飛鴻解救的港口工人,很大的比例是送去東南亞擔任殖民帝國統治下的苦力(coolie)。

不管是主動移民或是被動販賣,東南亞都成為多民族交會的十字路口。本書作者吳易叡提到他至南洋理工大學到職報到時,還需填寫種族的欄位。在新加坡,政府將族群劃分為四類: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其他族。為了避免新加坡獨立時的民族暴動,政府在公共政策上盡可能按比例原則給予資源。

各民族有其群據就如同《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所述,會館是華人移民最常聚集的機構,周圍易發展出華人社區,甚至出現如當鋪、中醫藥產業等「族群經濟」。[2] 吳易叡在書中介紹一條名為「死人街」的華人街區,街上有善心人士籌建的「大難館」,是未婚的年老苦力晚年下榻、等死之所,一樓訂好棺材後,便到二樓等待死亡。雖然新加坡政府近年來將該街道重新整頓,表面上現代整齊乾淨的街區,仍掩蓋不了葉落無法歸根的焦慮,民眾對死亡依然恐懼,祭祀、命理、風水、與亡靈對話更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

台灣大都市少見的歌仔戲班,依舊於中國年節時出現在新加坡;年菜裡的撈魚生與撈起菜餚互道吉祥話的儀式,在電視旅遊節目中被視為新加坡的傳統,然而,這樣的傳統僅能追溯至 1964 年。也就是說,越離散、越遠離中心,人們就越需要傳統,就算是被發明的傳統,那也沒關係。
圖片來源

毛細管似的國家權力

「新加坡」此一名是怎麼來的?維基百科寫到「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十一世紀時一位名叫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在前往馬六甲的途中來到了的新加坡。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他於是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英語: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而魚尾則是因為新加坡是一個海島,她的一切都跟海密切相關。」[3]這圖騰的魚尾象徵了新加坡與海洋的密切關係,獅子的形象似乎也暗示了李光耀的強人政治。

吳易叡到了新加坡不久,便遇到總理李光耀因身體不適住院的消息,自住院開始關於他死亡的謠言逐漸發酵,縱使用了機械式呼吸器,官方媒體還是用「醫師持續密切觀察」、「沒多大變化」來回應,顯然,大家早已忘記李光耀預立的拔管醫囑,依然不拔,直到命終。
圖片來源 Photo Credit:elsapu

管身又管心的日常

從強人政權的脈絡來思考半球形經緯線的寓意,我們便能發現作者在全書的關懷:「人的境況」。執政黨以特殊的選區畫分控制議會、沒有私人媒體只有為政府發聲的官方媒體、沒有去個人資料的選票、電影審查、限制集會、鞭刑等,這些是顯而易見的國家權力展現。

然而,吳易叡從日常生活的微民族誌中,發現許多隱微卻影響深遠的生命與政治。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認為權力不只在大的、公開的場面的展示,同時也在微小的、隱密的、日常生活空間中的作用,政治、道德、權力等各種力量,就像水的毛細管作用一般,滲入日常生活每個可能的角落,控制了我們的生命與身體而不自知。

舉例來說,新加坡的「公共租屋」,概念上類似台灣在兩蔣時代興建的國宅,是新加坡引以為傲的都市開發政策,簡潔俐落且講求功能的設計,其背後理念是按照國家的家庭與人口計畫來構思,十到二十坪大、二至三房,其預設是兩個子女的核心家庭,整齊劃一的建築設計也讓治安與清潔毫無死角,加上鉅細靡遺的人口登記制度,公共租屋成為國家監控人民生活的工具,建築物也是施行人口政策的一環。

自殺,是精神醫學關注的議題,受過精神醫學訓練的吳易叡也發現,新加坡政府對自殺的態度十分特別。在台灣,每當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時,規定要標註「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但是在新加坡,防治自殺的標語寫著「生命要珍惜,行為要負責」,誇張的是,倘若自殺未遂還有一口氣,更要面臨刑法的逮捕與定罪!也就是說,自殺與犯罪僅是生死之隔,如此看來,精神病院關著政治犯,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圖片來源 Photo Credit: kan tsung-al

滾輪上追求健康的人民

台灣的健保制度被部分醫界人士批評的一無是處之時,新加坡的醫療儲蓄帳戶制度(Medical Savings Accounts, MSAs)常被視為不錯的替代方案,然而,醫療儲蓄帳戶制度真的是醫療保險的模範嗎?簡單來說,此制度是平日提撥一定比例的薪資所得進入個人專屬帳戶,當有醫療需求時再從該帳戶之存款來支付醫療費用,這種落實使用者付費的概念被認為可以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也維持醫療與藥物價格因情況所需而有不同的彈性,相較於台灣政府做為單一保險單位的全民健保,新加坡的醫療保險似乎是醫療專業主義的烏托邦。

但仔細深思,我們會發現相對於由政府負擔民眾健康的台灣,並喊出「健康是您的權利,保健是您的責任」,[4]新加坡政府則不願負責民眾的健康,人民是國家的財產,但國家卻將健康視為個人的責任。

吳易叡即從新加坡民眾的日常,指出醫療儲蓄帳戶制度的缺點。首先,老年是醫療需求最高的時期,但也是收入最少最不穩定的時期。在新加坡的商業區,為了求得有固定薪資進入醫療帳戶,常有七八十歲的長者從事餐飲服務或清潔打掃的工作,還有一群失業或是無法從事服務業的人們,要不就是在街頭擔任不會表演的街頭藝人(因為乞討是犯法的),或者在地鐵出口販賣小包面紙(沒有口香糖,因為亂吐口香糖是犯罪的),不然,就像作者遇到的老嫗,從超市買菜後在到街上叫賣來賺差價。你可能會好奇為何不種菜來賣?從小漁村變成高度都市化與商業化的新加坡,怎還有閒田拿來耕種!就連工業都外移、引進大量外籍移工,要找的粗活糊口都很困難!

再者,政府與個人為了避免造成大量醫療花費,維持健康變成全民運動。每年超過三百場的馬拉松、一套號稱來自台灣的「返老還童功」風行新加坡,成為民眾自救的管道,政府更將維持健康與全民國防的概念落實在學生的教育上,幾近一試定終生的升學管道,學生不只要努力念書,還要認真運動,每年施測的體適能成績是折抵兵役役期的依據,藉此鼓勵公民強健體魄,子女在學期間家長不只要選擇補習班,還得幫子女報名健身房課程,運動不在只是單純的維持健康,而是與國家、醫療、休閒,以及階級製造有關的社會活動。

充滿矛盾的新加坡
 
圖片來源 Photo Credit:Andrea Shaffer
台灣在稱羨新加坡的同時,應該深思新加坡政府建構的美好樣貌背後的陰暗面,這便是《赤道上的極地:新加坡微民族誌》在走筆行文間暗藏的伏筆。

這個安樂島因為強人政權與嚴刑峻法,讓最炎熱的赤道國家卻有著理性冷漠的人民,人民害怕政府,卻又希望成為工作穩定的公務人員。口中的香甜咖啡卻有著苦澀的殖民戰亂記憶,看似和諧的族群政策卻存在著無法歸根尋找傳統的焦慮,政府對人民身心採毛細管式的監控,卻不願為人民擔起維持健康的責任。

讀完本書,面對充滿著矛盾的新加坡,我們很難心安理得的稱讚她是科技、進步、現代的國家,當看到那些與表面美景相矛盾的「人的境況」,我們開始懷疑這些對新加坡的掌聲與美言,是否過於膚淺不實。 但回過頭來說,如同作者在自序中所質疑:到底亞洲的現代經驗,若不是現代性憲章的完成,那是什麼?


[1] 《自由時報專訪》〈柯文哲:八年內超越新加坡〉2014-12-01檢閱日期:20161104
[2] 蕭新煌主編,《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南港: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1)。「族群經濟」係指相同族群的創業者和受雇者,在某一個行業一起進行的生產活動。


作者簡介:持串鈴的吟遊者。本名陳柏勳,雖是中西醫學雙主修,但對長時間拿蛇杖有些過敏,偏好不務正業地持串鈴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吟遊走唱,喜歡在書肆、藥肆和廟埕採集故事,也樂於分享藥簍中的奇聞軼事。


本文經說書授權轉貼,原文刊登於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