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Menu

2021年9月14日

「收聽如何重返潮流:Podcast自媒體經營與社會溝通」講座紀錄

主辦單位:臺北大學社科院臺灣發展研究中心、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主持人、講者:
陳韻如(Podcast《臺灣人臺灣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副教授)
與談人:
蔡宇哲(Podcast《哇賽心理學》、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鄭人豪(Podcast《逆食NEWS》、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專員)
記錄者:郭昱琳(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學士生)、陳重安(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社會學家尼爾.波茲曼早在1985年出版的《娛樂至死》一書中提到,印刷術主導的文字中心時代已逐漸被圖像中心思考所取代,圖像取代文字成為人們理解世界的主要途徑,當時正是電視在美國社會蓬勃發展的時期。而我們也可以從現今發達的影音平台或網路社群見證波茲曼的預言。然而,在這個被稱作「沒圖沒真相」的時代,收聽Podcast卻蔚為一股潮流崛起,也有愈來愈多人投入Podcast創作,這與前述圖像中心思考的社會生活型態有所不同。

為了瞭解以聲音為主要傳播形式的Podcast如何興起,臺北大學社科院臺灣發展研究中心、臺北大學社會學系主辦這場講座,邀請3位Podcast創作者:《台灣人台灣事》陳韻如老師、《哇賽心理學》蔡宇哲老師、《逆食News》鄭人豪專員,以線上講座的形式來與大家討論Podcast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對Podcast產業的想法和觀察,並開放參與者提問。

本文就「為什麼想做Podcast」、「Podcast的優勢和特色」、「持續經營的挑戰」及「產業觀察與未來展望」,整理講座的內容與討論過程。

收聽Podcast於近期掀起一股潮流/圖片來源

為什麼想做Podcast

主講者韻如老師就自己觀察,將Podcast經營者的創作動機分成3大類:

1. 提升知名度與流量,增加受眾。這類經營者通常是自帶流量的名人或品牌。

2. 傳遞理念與知識。這類經營者多為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宗教領袖。

3. 記錄生活,出於興趣。

韻如老師提到《台灣人台灣事》的誕生,是想為自己創造一個說台語的機會,內容主要談一些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包含性別、人口生育政策和台灣女性故事。不過,擅長的題材和點子很快就用完了。因此,後來從日常找尋靈感提問和答案,將內容與歷史、文化、時事等廣泛連結,這種做中學的新經營模式,帶給他可以長期經營的收穫和樂趣。

與談人宇哲老師提到《哇賽心理學》的製作動機,是出於專業知識的生產者,向大眾傳遞科普知識的社會責任;而對人豪專員來說,《逆食News》除了是媒觀工作的一環,同時也出自個人自大學時期以來,對媒體議題和廣播節目的興趣。《逆食News》如同過去媒觀製作的電台節目,都是將基金會的理念與想法傳達給大眾的管道。

有趣的是,雖然網路上流行稱Podcast創作者為「Podcaster」,但講者們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名Podcaster。韻如老師認為,雖然Podcast創作既彈性又有趣,但它並不像一般工作或職業能提供穩定收入,或代表某種社會地位,因此他個人的身分認同才會難以和Podcaster連結,而Podcast也並非滿足創作動機的唯一選擇。這不禁令人好奇,Podcast究竟擁有什麼不同於其他管道的優勢而能吸引許多人投入呢?

講者與其經營之Podcast節目/擷取自講座海報

Podcast的優勢和特色

韻如老師認為,製作Podcast不會影響既有的生活安排,讓他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作息下創作。在製作Podcast時,所使用的設備開銷並不貴,而是花較多的時間在網路學習剪輯、錄音等軟體服務教學。此外,Podcast是個門檻相對低且開放的產業,對軟硬體設備、專業知識、技術、資金等都沒有太嚴苛的要求,基本上只要願意花時間學習、製作,人人都有機會加入創作的行列。

相較於影像,Podcast製播門檻較低/圖片來源

宇哲老師與人豪專員則認為,比起文字或影像,聲音也有能留住觀眾的優勢。宇哲老師認為文字的優點是向外傳播速度快,但閱讀時間較短,以致對概念和脈絡的沉浸時間較少。調查顯示,人們普遍不會花超過2分鐘的時間停留在一篇2000字的文章。而Podcast節目雖需要較多的時間,但他發現有6成的觀眾會好好地將約30分鐘的《哇賽心理學》聽完,這對知識脈絡、理念的深化是更有效的,因此Podcast更有助於幫觀眾帶入情境,成為一項傳遞資訊的優勢。

除此之外,比起中性的文字,聲音這種具個人特質的傳播方式,更容易讓聽眾對知識產生連結感與親密感。宇哲老師認為這項特點同時是一把雙面刃,一旦聲音不符個人喜好,就不容易吸引聽眾。他曾遇過有聽眾覺得與主持人的聲音不對頻,而不想收聽他們的節目。在這之下,更需要努力以內容品質來取勝。

人豪專員認為,Podcast的優勢是有更高的受眾黏著度。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群媒體通常較強調與觀眾的互動,因此經營者得不斷產出內容,而受眾也多是被動地接收演算法帶來的資訊,然而這樣快速且單向的運作邏輯,其實並不適合知識累積與富知識密度內容的生存。相較之下,Podcast更像是聲音版本的部落格,受眾通常會需要主動尋找偏好的節目內容,而非被動地接收資訊,也因此受眾黏著度往往更高。

談到Podcast的功能和定位,韻如老師認為Podcast就像其他媒體,是與大眾溝通、傳遞訊息的工具。宇哲老師認為,Podcast的出現是科技發展與大眾既有需求的必然,因為大眾過去透過電視、報紙雜誌、廣播等滿足閱聽的需求,而現在隨著科技發展,影音串流平台、社群媒體、Podcast等逐漸成為我們滿足需求的方式,觀眾相較以往掌握了自主權,能自由決定要在任何時間、地點接收到想要的內容。此外,許多人收聽Podcast是在通勤、休息、跑步或在做家事的時候,這也呼應人豪專員指出,Podcast擁有不需與其他傳播形式競爭眼睛注意力的優勢。

持續經營的挑戰

雖然Podcast展現出另類的優勢與特色,但創作者在實際製作節目及永續經營的挑戰,也是講者和在場參與者的關注重點。在講座中,講者們皆指出創作者與聽眾社群互動的重要性。

首先是「創作者如何兼顧自身理念、興趣與受眾點閱率的平衡?」儘管創作者重視節目傳遞價值和理念興趣的意義,但也在乎節目是否得到更多關注和成長。韻如老師提到經營過程中,不曉得內容是否受聽眾喜愛,曾有聽眾留言好評但卻與後台點閱數據不符,也從數據發現聽眾對某些節目題材有較多或較少的興趣。不過,韻如老師認為媒體經營是個雙方反覆互動磨合的過程,並非單方面地只從創作者角度去建立個人品牌,或只從受眾角度為他們量身訂做節目內容而已。對個人特質強烈的文化產業來說,即便有清楚的受眾設定,也難以完全迎合聽眾,而這就得仰賴雙方大量的媒合與互動,才能找到其中的平衡點。

唯有透過大量互動才能找到平衡/韻如老師簡報 

宇哲老師認為Podcast聽眾在平台上,往往採取較主動的角色,因此節目名稱、主持人資訊、節目簡介、架構及主軸等資訊或關鍵字清楚的話,會更容易被聽眾找到。就知識型節目而言,即便是逆風、不符合社會共識的節目也有必要性,安排上可以與大眾喜愛、流量高的節目穿插播出。如果定位清楚,可以得到黏著度高的聽眾支持。

另外,關於「創作者如何在起步過程中持續經營,克服放棄念頭?」除了前述的做中學,韻如老師也提到聽眾的回饋帶給他很多的動力,包含自己台語文能力的提升,以及節目的性別價值和理念,得以傳遞給過去未曾接觸相關議題的人的感動。例如有60幾歲男性聽眾寫信反映只知道女性在家庭付出很多,但透過節目才知道原來女性在歷史中有這麼多貢獻,讓韻如老師很感動。也有年輕聽眾在節目中發現長輩智慧與談話的趣味,讓年輕人也想要回家與長輩對話。人豪專員也說,收到聽眾說節目受用,是持續創作節目傳遞理念的動力之一。 

產業觀察與未來展望

Podcast做為一種產業,如何有獲利和更多商機?韻如老師認為其實大家還在摸索階段,但這個階段讓較少技術、資金的素人在Podcast有更多的發揮機會,現在也能在市面上看到愈來愈多Podcast周邊服務,包含麥克風、收音平台、聲音轉換成逐字稿的軟體、後製剪輯服務等。

人豪專員呼應韻如老師的看法,並提出未來趨勢值得關注的事情,包含若Podcast未來產業專業化,是否會像現在的Youtube,提高新進和業餘創作者參與和生存的門檻?各平台因競爭推出節目獨家專屬內容,會對創作者與聽眾造成什麼影響?以及Podcast節目訂閱付費機制的出現,對創作者是否會有正面效益?

有線上參與者提問,Podcast若有血腥或暴力言論,未來是否可能會有像Facebook的言論管制機制?宇哲老師認為現在技術上較難管制,因為各播放器是向Podcast託管平台拿訊息,即便播放器可以管制在其平台上流通的內容,甚至將特定內容下架,但這些不被接受的作品仍可能在其他的播放器平台上傳播。而法制上的管制更困難,因目前政府無法規範國外平台,節目仍可以放在國外平台,只能先靠群眾力量和創作者的自制力,並觀察國外就這方面的做法。人豪專員說道,社群媒體有許多影響兒童健康的內容,但台灣目前沒有監理網路的法律,很多時候要仰賴平台,但平台比較不箝制言論,主要考量的是如何處理公關危機,比起法律,商業平台對創作者有更大的影響。

 內容監管機制仍未能跟得上聲音產業的崛起/圖片來源

小結

綜述整場講座討論,Podcast興起顯示聲音做為傳播媒介,在視覺中心主流中展現出另類定位和優勢。Podcast不競爭視覺注意力,能吸引特定情境下的受眾社群收聽,而聽眾的回饋及與創作者的互動,不僅呈現出Podcast的高黏著度,也不斷供創作者思考和拉扯節目內容的安排。素人創作者以較低的參與門檻開始創作,透過Podcast傳達價值理念,有較高的機會吸引外界注目和競爭,同時,亦以各自興趣或者是定位策略做經營,反映Podcast在臺灣尚在摸索和發展中的面貌。Podcast平台的崛起與潛力,值得我們更多的關注。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