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女書店
2021女書店女性主義系列課程第六場(8/7),特別邀請到方念萱老師與我們分享全球#MeToo運動的發展近況,以及國內外#MeToo在新聞/社群媒體等媒介的中介下,如何交織共構,又將如何推展。
社群媒體與#MeToo運動如何交織共構?/圖片來源
念萱老師首先以美國、中國、韓國近年的#MeToo事件與發展為例:美國華盛頓郵報對紐約州州長郭謨(Andrew Cuomo)案以「正義值得等待」為題,顯示出在當今以求新、求快、求點閱關注的數位媒體生態下,「慢新聞」產製以時間為成本所換取的公正、準確與公眾信任,相較於速度,如何作為另一種新聞的價值評判標準;中國近日的吳亦凡案,觀測中國官方對此事件的回應與處理,與其說是將其看成性別議題,實際上是作為整頓、控制網路飯圈(fans)文化的證據,藉以達成淨化娛樂圈的效果;在韓國,一間連鎖超商因廣告上出現「貌似厭男」的手勢(用手指捏),遭致男性情感受到冒犯,要求受指責的一方(包含女性主義者、企業、國家警察機構和國防部)出面道歉,反映在數位時代下,一個圖像、海報或鏡頭語言的呈現如何被擷取、化作資訊、快速傳播,進而形成一個宣示;同時,當女權主義逐漸在韓國社會取得聲量與響應,也被形容造成高度緊張的社會氛圍,並遭致保守勢力相應反撲。
從國外經驗看#MeToo運動的崛起與反挫,念萱老師援引Kate Manne在《厭女的資格》中所提出父權秩序的辯證與執法部門(分別為「性主義 Sexism」與「厭女」)架構,揭示在厭女文化的腳本下,「厭女的資格」與「同理他心(himpathy)」現象如何貫穿在社會文化以至網路環境中,「誰有資格理所當然地去對誰要求什麼」,以及當擁有權利的男性犯下性暴力或做出涉及厭女的行為時,為何會獲得同情與關懷。而當我們仍然必須透過媒介化、訴諸語言文化的方式在各平台上進行表意,看見傳統新聞媒體、網際網路、影音圖文符號串聯等媒體如何受到社會文化影響,中介、再現、共同架構並框限出我們所認定的「真相」,便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念萱老師以#MeToo運動在台灣的發展與困境進行觀測,與大家分享以「台版#MeToo」為標題的新聞在台灣各大報紙媒體出現的詮釋語庫(interpretative repertoire)分析,揭櫫在法治推展外,新聞報導作為我們接觸#MeToo事件的一個重要介面,是在什麼樣的框架之下生產敘事。其中不只是記者守門的問題,更涉及媒體新聞勞動、KPI績效與商業市場競爭的流量與業績考量:當以「台版#MeToo」作為關鍵字來為新聞入標,在流量上已失去有效性、不再具有點擊與連結的效益,媒體便選擇置換成其他的新聞標題;而當「鄉民正義」成為新聞強調的台版#MeToo效應,或是娛樂化的報導取向,都會削弱對行動的呼籲。
隨著社群媒體女性主義(hashtag feminism)興起,#MeToo #GirlsHelpGirls 等hashtag的社群串聯功能是否在自媒體的使用上能夠發揮力量,形成一個更大的反抗聲浪?訴求的交會點又是什麼?是值得持續思考的議題。而若我們終究必須仰賴媒體作為中介,「意識到媒體如何在交織複雜的情境下決定內容的輸出,而不是將媒體視為真相的傳遞者」,也是重要的練習,念萱老師勉勵大家。
※本文經女書店授權刊載,原文發表於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