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Menu

2019年8月7日

身體感知與再現:中介自然、社會與自我的皮囊


陳柏勳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生)

書目資料:
衛爾康收藏館(Wellcome Collection)主編,周佳欣譯。《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Beneath The SkinGreat Writers on The Body)。臺北市:健行文化出版,2019


傳說中,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因為喝了上池的神水而能透視人體,行醫治病;凡人如我們,雖無法直視器官但仍能藉由醫學儀器觀看身體,甚至,經由文字語言來與身體對話。也就是說,我們這身皮囊不僅是生物性的存在,更溝通了社會文化與內心自我。

有別於來自醫學權威對身體的凝視與詮釋,長期支持醫學史研究與醫學人文推廣的英國衛爾康收藏館(Wellcome Collection),邀請十五位作家以優美的文字將不同器官的生澀醫學知識一一道來。藉由文字,身體成為敘事的對象與象徵,作者們在書中不但描寫各器官的客觀知識,也述說對自身皮囊的感知,在書寫身體的過程裡,更再現了身體的意象,以及身體如何於作者的日常生活裡中介了自然、社會與自我。

奈歐蜜.埃德曼(Naomi Alderman)從美食經過腸道化為排遺(糞便)的過程,思索歡愉與腐敗、慾望與死亡之間的哲學課題。這樣連結兩種矛盾情境的腸子,使得此器官在歐美的文化語境中具有神秘與焦慮的象徵。此則列為第一章,也暗示了這身皮囊終有腐敗死亡的一天。威廉.范恩斯(William Fiennes)的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讓他擁有經由結腸造口直視腸道的特殊經驗。腸造口成為作者觀察腸道消化、蠕動與產氣的窗口,而這個人工裝飾物也讓作者的生活模式、親密關係、乃至於身體意象(body image)產生改變。

身體區隔了內外世界,但也是溝通內外的橋樑。克里斯汀娜.帕特森(Christina Patterson)認為皮膚是人們內心與外界環境的界線。內心的情感不僅透過臉皮來傳達表情,甚至藉由皮膚的疾病來宣洩抑鬱的情緒,像是起泡、發癢或流膿。此外,皮膚的再生與癒合功能,使其成為一道介於人與世界之間的彈性屏障。視覺是現代人探索世界的主要感官。阿比.柯提斯(Abi Curtis)對眼睛的書寫裡提到視覺並非僅只是用來觀看和瀏覽,它其實與我們的意識緊密相關。眼睛向內與頭腦相連,向外,則透過視線與他者連結,無怪乎作者主張「眼睛是人們創造社會的地方」(頁69)。派屈克.麥吉尼斯(Patrick McGuinness)則認為耳朵連結了外部世界與內部世界,我們可以閉眼不看,但耳朵無法關閉、無法充耳不聞。來自印度旁遮普家庭的達爾吉特納格拉(Daljit Nagra)從他小時候的氣喘經驗來認識肺臟。他首先分享幼時治療氣喘的多元求醫過程,西藥、巫醫、藥水、符咒拼湊成他的疾病敘事。長大後,作者的氣喘改善而呼吸的節奏成為他在寫詩時的關注點,他認為「詩其實是個身體事件。一首詩會改變讀者對自身肋骨與橫膈膜的經驗」(頁155)。

生物性的身體亦是情感與文化符碼的載體。AL.肯尼迪(A. L. Kennedy)則從氣味的面向來書寫鼻子。人們透過進入鼻子的氣味,不只將當下的情緒永留腦中,更因各異的文化界定與氣味有聯結的人事物,以至於隨即產生的行為活動。試想,一縷幽香讓人想起了思念的某個人;一鍋炸得氣味四溢的臭豆腐讓人走避卻也引來饕客。這些行動皆因鼻子聞到氣味而觸動。安妮.佛洛伊德(Annie Freud)從繪製動物腰子的靜物畫中,娓娓轉述家庭醫師對腎臟解剖生理的介紹,作者進而連結到腎臟(Kidney, cwid, reins)在中世紀語言及文學中的隱喻感情的中心,以及《舊約聖經》裡包圍腎臟的白緻脂肪,使得腎臟被視為神聖的象徵。相較於當前社會對肝臟的勞動意象(爆肝、燒肝),西方文化裡的肝臟是富有生命與再生的象徵。伊姆迪亞.德克(Imtiaz Dharker)羅列肝臟在西方文化與生活裡的意象,勇氣、健康、重生,而肝臟生理上的自我再生功能也成為器官移植的常見器官,使得肝臟在現代社會增添了禮物的象徵。正如作者所說:「肝臟被視為是一份禮物,不容揮霍」(頁197-198)。

身體敘事常伴隨著疾病敘事,讓我們看到身體和疾病如何再現出多元的社會與文化。來自非洲尚比亞的卡優.欽戈尼(Kayo Chingonyi)則從血液看到了疾病、汙名與全球衛生之間的連結。生在愛滋感染率超過10%的地區、父母死於愛滋病的生命經歷,使得作者對血液疾病、針頭充滿畏懼,也讓作者對血液疾病感到羞恥,直到經醫院檢驗確認沒有病毒感染,才讓作者放下自己對此病的羞恥感。心跳加速可能來自內心,也可能是內分泌的催化。戚本杜.奧努佐(Chibundu Onuzo)讓我們看到甲狀腺腫大與內分泌素過猶不及的病人之日常生活樣貌,也在文末點出由於甲狀腺的異常在生理上好發於女性,使得此器官與疾病有著性別化的論述,無論是十七世紀人們認為女性的甲狀腺腫可凸顯修長的脖子,或是焦躁的症狀在當代社會裡坐實了女性情緒化的刻板印象。

我們對器官的詮釋,不單來自文化,更與醫療制度和科技發展息息相關。該不該割闌尾,不僅關乎此指頭大的器官是否發炎,更與該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有關。常在美國旅行的英國人奈德.包曼(Ned Beauman)對闌尾切除手術的探討,讓我們看到美國商業保險制度下,作者對這個不定時可能會發炎的器官感到苦惱。也就是說,醫療制度也會影響人們對身體的理解。馬克.瑞文希爾(Mark Ravenhill)經歷的膽結石手術經驗,讓他更認識膽囊並反思身體與文明變遷的時差。作者意識到人類文明的進展已經遠遠超過人體進化的速度,我們正用農耕生活時期適合有一餐沒一餐的消化系統,來適應不斷進食、大吃大喝的後工業社會,因此,他對膽囊的切除,甚至是小時就割除的闌尾並不會懷念,他認為文化、歷史或機緣都會影響到身體某部分的失去或存留,身體並非一成不變。在大腦一章,菲力普.克爾(Philip Kerr)介紹腦葉切斷術(lobotomy),這個褒貶參半的醫學手術。此手術之所以曾經惡名昭彰,在於施術者可能在尚未釐清確切引發精神異常的大腦部位時,操作此手術將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然而,隨著醫學知識與科技的發展,前顳葉切除術是針對藥物難以治療的的內側顳葉癲癇病人的標準治療方案。

本書最後一章安排了湯瑪斯.林區(Thomas Lynch)書寫的子宮。有別於純然讚頌生命的起源,作者從女性生殖器官的語言和字意強調生與死的連結,墳墓(grave)與妊娠(gravid)係出同字源,而子宮(womb)跟墳墓(tomb)也僅是發聲子音的不同。此章與第一章的腸子相互呼應,傳達出這副皮囊在生與死之間的連結、展演與中介。

總的來說,這本《皮囊之下》透過文字所呈現的身體對話之旅,既是醫學科普之作,亦是透過身體感知的敘事與再現來理解西方社會文化之窗口。身體中介著自然與文化、自我與世界,不同社會文化有相異的方式來跟身體對話,在全球化的今日,讓我們從身體的語言來觀察與理解多元文化看待身體、醫療與世界的方式吧!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贊助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