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子勤(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
精神科醫師)
精神科醫師)
2018/8/15由左岸文化與誠品書店合辦的分享導讀會,邀請本書中文版推薦序作者郭文華主講。在一個小時的演講中,郭文華提供聽眾閱讀本書時的背景資訊,也提出本書對台灣讀者可能的在地啟發。
由作者提供
名字重要嗎?
開場自我介紹時,郭文華從自己的「名字」談起,似乎已經開始連結到本書的主題。郭老師客氣地說,「市面上有三個郭文華,只有不出名的那個才是我」。
「名字」確實是人們理解許多事情的起點。郭文華提及自己過去在麻省理工學院曾參與原廠藥的臨床試驗研究。大眾對於「原廠藥」也許會直接連結到「好藥」或「新藥」,但藥物世界的實況並不只是這樣。從美國回台後,郭文華持續進行一些藥物相關的社會研究,但他認為台灣民眾離這些議題仍然很遠,並沒有很多公共的討論。他慶幸《便宜沒好藥?》這樣一本書在台灣出版了,透過這位哈佛畢業、口才與文筆都極好的作者J. Greene,終於有機會將藥物的議題呈現給大眾了解。
藥物產業的刻版印象
提到新藥的研發,有些刻板印象總是反覆出現,例如這是「需要投入高度資金」、「研發時間長」、「知識密集」、「品質管理嚴格」、「具創新價值」的一個產業。而這些印象都形塑了製藥產業的特殊性。
相較之下,「學名藥」的刻板印象就與原廠藥相反:「便宜」、「品質堪憂」、「不具創新價值」等等。在台灣,學名藥似乎也已經被貼上了某些標籤。透過這本書,讀者將發現,在美國也有這樣的現象,而本書作者正是企圖要澄清這些刻板印象。
由吳嘉苓老師提供
學名藥的存在感
雖然學名藥在台灣已被貼上一些標籤,但這些藥物其實仍低調地存在於台灣的市場與生活中,也受政府的法規所管理。那麼為何這些學名藥仍然給人「比不上原廠藥」的印象呢?郭文華認為,這必須從一些歷史背景來了解。
舉「普拿疼」、或者「維骨力」這些令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其實都是原廠藥開發時所使用的「商品名」,某種程度而言就代表了一種「品牌」。而這樣的一種品牌與專利,也就是新藥產業宣稱的「知識」所在。更確切地說,這個足以宣稱專利的知識就是藥物的化學主成分。然而,在主成份以外,製藥產業其實仍有其他技術存在,例如賦形劑、副成份等等,這是大眾未必會注意到的細節。
藥物的個人性與公共性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多少有一些使用藥物的個人經驗或偏好。而在公共政策的討論中,藥物該如何管理規範,並無法只仰賴這些個人經驗或偏好來決定,所以難免在討論藥物議題時會出現一些爭議。例如近日某些藥物因為中國原料的問題必須回收,或者是某些醫師談到使用原廠藥與台廠藥治療患者的經驗差異等等。在這些爭議背後,究竟有哪些結構性的因素存在呢?郭文華認為這正是此書所提供的主要概念。
相較於市面上談論「吃甚麼藥才對」的書,本書真正要談是:「為何你還迷失在原廠藥的迷思裡?」進一步,它可以促使讀者從這樣的迷思中跳出來,看見這個產業的相關細節。
作者的兩個尊重:歷史發展與技術細節
相較於貼標籤式的議論,郭文華認為本書具有兩種STS(科技與社會)研究風格的元素,首先是尊重歷史的發展,其次是尊重技術細節。作者以豐富的資料說明歷史沒有想像中簡單,也深入描述藥物產業的各種細節。有這樣能力的寫作者並不多,本書作者J. Greene正是非常具有這樣資格的人。
郭文華簡介J. Greene在哈佛大學時期就跨領域雙修生物學與人類學,碩士時轉了一個彎跟著A. Kleinman、Jim Yong、P. Farmer等著名學者做公共衛生的研究,進而開始注意到藥物的重要角色,最後他跟隨醫學史大師A. Brandt,從歷史角度切入,探討藥物相關議題。在這樣的背景與環境下,作者逐漸累積出書寫這個主題的材料與能力。
藥品生命週期(出處)
打破藥物生命週期的迷思
作者之所以需要引用大量歷史與技術細節,是因為自1984年《藥價競爭及專利期間延長法案》(Hatch-Waxman Act)出現後,各界普遍存在著一個「藥物生命週期」的想像。在這樣的生命週期中,一個藥物似乎循著可預期的生命軸線演化:從一開始得到創新專利,接著進入開發;開發完成後維持優勢到專利過期,接著競爭者(學名藥)出現,於是此藥便不再具有創新的價值。從J. Greene的研究看來,這樣的「藥物生命週期」想像是與歷史發展不符的,而這也是他為何需要用一整本書來釐清的脈絡。
名字裡面有甚麼?
綜觀本書的架構,作者從「學名」的概念談起。郭文華說明,學名藥的英文「generic」這個字至少有兩個含意:一個是「產生」、一個是「類別」。新藥「產生」的同時也代表一種新的「類別」出現。從這個角度切入,作者提醒學名藥的歷史其實由來已久,並不是有了藥廠、官方管理者、法律才開始的。真正的歷史發展是甚麼?這就是本書的主軸之一。
從命名開始談起,作者展示了藥物的命名史,凸顯了人類建立世界秩序的企圖,但也充滿了各種權力競逐的張力。建立起名字的同時,便建立了一種秩序與類別。有了這樣的秩序與類別後,也就留下了品牌經爭的空間。
沒有學名藥這種東西?
作者回顧沒有學名藥的時代,試問為何人們可以忍受這個狀態這麼久?郭文華舉例說明:今日的消費者是否能想像,市面上只有一個品牌的可樂存在呢?學名藥的出現,某種程度是讓使用者不只有機會喝可口可樂,也有機會選擇喝百事可樂。此外,某些後來才出現的學名藥品牌,其實早就開始為原廠代工生產藥物了。反過來說,某些原廠品牌,也可能在評估成本/利益後,自己開立生產線開始生產藥物。這些都呈現了原廠藥廠與學名藥廠之間的多重關係。
相似性的科學
回到可樂的比喻,郭文化簡介第三章的重點在於回顧:科學如何判定,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喝起來是否一樣好喝呢?也就是如何判定:兩種藥物是否相似呢?作者回顧歷史上人們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出現了哪些光怪陸離、不可思議的現象。
替代的規則
第四章開始,作者繼續談政府透過法規建立了判定標準後,接著必須有相對應的政策來扶植學名藥的生存。其中很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的制度中(例如健康保險),開始去評估用學名藥取代原廠藥是否值得?這樣的取代過程在美國是否成功,又如何進展?郭文華賣了個關子:「歷史的發展永遠出現在意外中」。這也是這本書引人入勝之處。
學名藥消費的自相矛盾
第五章作者進一步分析藥物產業中更多重的互動關係:其中包含消費者、醫師、藥師等等。儘管藥物在許多方面具有商品的特質,但事實上又不只是商品。如果只是商品的話,互動關係也僅止於廠商(藥廠)與消費者(患者)之間,那麼醫療產業中的其他角色(例如醫師或藥師)也就理當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學名藥的消費確實存在著很特殊且複雜的互動關係。
由郭文華老師提供
本書在台灣的可能啟發?
總結來說,這絕對不是一本談論「吃甚麼藥才對」的書。此外,作者在這本書中,一方面呈現了「醫療化」其實是一種「創新」,但同時也是一種壟斷。這也與近年更細膩的醫療化理論中提及,醫師並不是醫療化過程中唯一的主角,至少還有病人組織、健保(第三方支付)、以及生技製藥產業這三種角色,本書某種程度呼應了這個部分。
對台灣的讀者而言,郭文華老師建議各類讀者在閱讀本書的同時,可以對照台灣的現況做一些對照,無論是台灣的法規、市場、健康保險體系等等。其中他認為,這本書有機會開啟一個重新檢視台灣學名藥體制的機會。簡單而言,我們有一個撕掉學名藥標籤,扭轉學名藥刻版印象的機會,也是一個開啟更多對話的機會。
*作者簡介:林子勤,精神科醫師,現職為伯特利身心診所醫師,9月起將於陽明科技與社會所進修,關注當代醫療與社會爭議。
**本文感謝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郭文華老師及陳禹安審閱,惟文責由作者自負。
本文由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贊助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